APP下载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及思考
——以浙江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际金融实务》为例

2020-12-20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考核院校资源

李 敏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教育对教学的广泛影响,开发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立体化教材、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混合式教学是将课堂教学(线下教学)与在线教学(线上教学)相结合(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将课程教学标准、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习题作业、教学微课等建成数字化资源并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将资源向师生开放共享。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对课程平台中的数字化资源加以应用,开展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堂测试、课后复习、主题讨论等活动,形成与线下课堂教学的互补效应,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近年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项目积极推进在线课程平台建设,有效推进了各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及应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课堂教学互动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带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提升等,已在高职院校被普遍接受并形成共识。随着在线课程平台建设的不断深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混合式教学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需要教师从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上不断优化,也需要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上不断改进,共同促进混合式教学应用效果的提升。

一、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应用

1.开发立体化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前提是要开发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教学微课、动画视频等立体化资源,数字化资源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国际金融实务》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核心课程,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获得了浙江省第二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立项。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是要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在线课程平台。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发建设课程微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先后在学校在线课程平台、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开展教学应用,课程资源不断迭代更新,数量和质量不断优化。课程开发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学微课、动画视频、题库、案例、拓展资源等。丰富的课程资源借助平台的教学功能,能够满足学生预习、复习、练习、测试、考试、讨论、做笔记等各教学环节的需求。与传统纸质资源不同,课程平台中的微课、动画视频等立体化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动画等视频资源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查缺补漏,这比阅读纸质书本更具趣味性,大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将线上资源融入整体教学设计,拓展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

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时,教师将线上资源融入整体教学设计,将一些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课后在线完成,这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有效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运用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后作业、讨论互动等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学习,将更多的课余时间用于课程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师可将一些受课时限制无法在课堂讲授的知识点,布置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自学完成,对于存在的疑问,通过在线答疑等方式予以解答。在线课程成为了在课堂之外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的有效媒介。基于课程平台的运用,教师能将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有机融合,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3.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互动效果

通过在线课程平台的应用,教师可以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创新,增进师生教学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国际金融实务》课程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国际金融热点的应用能力。为此,教师设置了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现实问题的观点。由于该课程具有专业性强、热点变化快的特点,如果学生不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没有事先储备相关的分析要点,很可能出现在课堂上三言两语简单表达的情况,这会让讨论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借助课程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学习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任课教师在课程平台上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讨论题目,让学生课后先查阅相关资料,并在平台中的讨论区发帖讨论。这样学生对于所讨论内容就先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形成了一定的观点。在接下来的课堂讨论活动中,学生可以基于前期平台发帖的内容来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于已经经过事先准备,学生的课堂发言内容会更加具体详实、条理清晰,这样的课堂讨论能够实现同学之间观点交锋、内容互补的良好效果。因此,以课程平台为载体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大大增进了师生互动,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4.全过程跟踪,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

混合式教学能够对学生在线学习过程实施全过程管理,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在线课程平台可对学生开展在线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考核,教师可将学生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两部分表现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考核评价。课程平台实现了对学习过程和具体教学环节的跟踪,对学习者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效果进行个性化分析和评价,改变传统教学中一次性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把过程评价落到了实处,提高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为教师全面掌握“学情”,把握人才培养规律,提高教育教学针对性提供了依据,促进了学习者对学习行为的自我管理,强化了对自主学习的引导。《国际金融实务》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线下教学(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课堂表现占20%、课程实训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50%。其中,课程实训成绩主要以学生利用平台完成作业练习、发帖讨论、观看视频自主预习和复习、完成测验、笔记等方面的线上成绩作为主要评分依据。

5.为欠发达地区院校提供范例,带动教学水平的同步提升

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在国外高校也被广泛应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有充裕的资金投入作为开发数字教学资源的保障,而这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是难以实现的。受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城乡二元化等影响,目前教学资源地区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欠发达地区在线课程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国际金融实务》课程通过跨校应用等途径积极带动西部职业院校开展在线资源的应用,为在线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的院校提供了混合式教学应用的样板和资源,为这些院校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带动了同类院校相关课程教学水平的同步提升。

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思考

1.完善线上线下整体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在原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简单地增加线上教学,让学生在线重复完成相同的教学内容。这种简单的重复,会导致学生忙于应付线上学习任务,而失去了真正学习获取相关知识的初衷。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让线上教学成为线下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时,需要教师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进行整体化教学设计。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要求,合理设计哪些知识点要线下教学、哪些知识点要线上教学,如何将线上教学有机融入整体教学设计中,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完善教师建设应用在线课程的激励机制

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数字化资源开发、平台资源维护及更新、线上教学任务布置及跟踪、线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考核反馈等各环节认真完成来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师要比仅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更好地激发教师建设及应用在线课程的积极性,院校需要完善相应的教师激励机制。现阶段,有的院校已将教师建设及应用在线资源认定教学工作量,而也有一些院校尚未认定教学工作量,仅仅靠项目考核或教师自觉的方式来完成,这导致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师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在工作量考核时没有明显区别,这会阻碍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为此,建议院校能够将线上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入教学工作量,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从制度上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广泛实施。

3.完善在线课程建设应用的考核机制

现阶段,对在线课程项目的考核已从初期注重建设阶段过渡到了建用并重的阶段,对平台资源的应用、用户活跃度成为考核的重要方面。比如学生观看视频时长、完成习题总数、发帖数量、笔记次数等都成为用户使用情况的监测点。随着课程资源的不断积累和丰富,资源数量会越来越多,学生要把一门课程的全部视频资源看完可能要花费8 个小时乃至更长时间。一个学期中,学生如有多门课程需要完成在线课程学习任务,则课后观看视频等在线学习负担就变得非常繁重。从项目考核的角度,学生需把全部资源看完以及把平台中的各项功能都进行使用,这样才有利于课程通过项目考核。但从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每个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和关注点是有差异的,学生只需选择其中需要的一些视频来学习即可。在项目考核教师、教师考核学生的层层传导下,一些学生为了满足考核要求,可能会采取“刷视频”的办法来应付,而不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这导致在线课程的应用偏离了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初衷,可能会出现为了考核而应用的情况,导致在线资源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建议项目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在线课程建设应用的考核机制,不能简单地使用KPI考核,而是应侧重从教学改革的应用效果出发来对课程进行客观考核,进而提高在线资源的应用效果。

4.教育主管部门加强顶层设计,避免多平台的重复建设

现阶段教师建设在线课程的平台非常多,如国家教学资源库平台、中国大学MOOC 平台、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学校自主学习平台等等,这为教师开展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多种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教师为了对应不同的项目申报及建设要求,需要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平台上建设及应用,由于不同平台在功能设计上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给教师和学生应用带来了诸多不便,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为了确保平台用户数和活跃度,有时同一门课程的开课班级中,一部分学生使用A 平台,另一部分学生使用B 平台,以满足不同项目的考核要求。这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偏离了平台建设和应用的初衷。为此,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能加强平台的顶层设计,无需教师在多平台重复建课,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把精力真正用于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混合式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考核院校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内部考核
我给资源分分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