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班工坊”建设的天津实践

2020-12-20杨荣敏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鲁班工坊职业

杨荣敏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在教育部大力指导下,天津首创并大力推进“鲁班工坊”建设,致力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同行、共创美好未来的开放姿态和大国担当,得到合作国政府与人民的普遍欢迎,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可。

一、“鲁班工坊”建设基本情况

2015 年8 月,天津市开始筹划建设“鲁班工坊”。2016 年3 月8 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建成我国在海外第一个“鲁班工坊”,也是亚洲第一个“鲁班工坊”;2017年5月18日,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在英国建成欧洲第一个“鲁班工坊”;2019年3月28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在吉布提建成非洲第一个“鲁班工坊”,吉布提总统盖莱、总理卡米勒共同出席了揭牌仪式。2018 年12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葡萄牙期间,亲自见证了葡萄牙“鲁班工坊”签约。截至2019 年,天津市已先后在亚非欧三大洲建设8个“鲁班工坊”。

2018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宣布,要在非洲设立10 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新时代“鲁班工坊”建设指明了方向,海外“鲁班工坊”建设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天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承担非洲“鲁班工坊”建设任务,努力争做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先行者和试验者。

二、“鲁班工坊”建设主要做法

(一)建立推进机制,形成建设合力

“鲁班工坊”是输出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传播大国工匠精神、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亲自出席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启动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清亲自协调推动葡萄牙“鲁班工坊”建设,并为葡萄牙“鲁班工坊”揭牌。天津市成立了“鲁班工坊”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市委常委和副市长牵头、市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政府统筹协调,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形成建设合力,加快推进“鲁班工坊”建设。

(二)强化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持

2018 年,天津市委印发《关于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的八项举措》(津党厅〔2018〕71 号),明确要将“鲁班工坊”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天津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我市职业院校在海外设立“鲁班工坊”试点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函〔2018〕16 号),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协同相关行业产业,在海外试点设立“鲁班工坊”。为保障“鲁班工坊”建设顺利推进,天津市开辟了“鲁班工坊”项目建设“绿色通道”,项目工作人员不列入因公临时出国批次限量管理;设立了“鲁班工坊”项目专项建设和奖补资金,职业院校可按照相关规定捐赠相应设备,支持项目建设。

(三)创新建设模式,推动多元合作

目前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推进“鲁班工坊”建设[1]。一是依托校际合作建设“鲁班工坊”。如泰国“鲁班工坊”、葡萄牙“鲁班工坊”,均以天津职业院校国际合作办学、对外合作交流为基础,在海外选择优质合作院校共同建设而成;二是依托校企合作建设“鲁班工坊”,如印度“鲁班工坊”、吉布提“鲁班工坊”,配合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战略,致力培养本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三是依托政府间的战略合作项目建设“鲁班工坊”,将“鲁班工坊”纳入国家外交和政府间合作的战略规划,如在“澜湄合作”框架下的柬埔寨“鲁班工坊”。三种建设方式各有特点,共同之处在于嵌入合作国国民教育体系,紧贴合作国国情民情,坚持产教融合、平等合作、优质优先、强能重技、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和实惠。

(四)开展标准研究,坚持质量立坊

在教育部大力指导下,设立了“鲁班工坊”研究与推广中心,对“鲁班工坊”建设规范与基本标准、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教育质量与教学评价、品牌应用与全球推广等进行系统研究。基于“鲁班工坊”建设实践,天津市先后开展了《鲁班工坊建设标准》《鲁班工坊质量监控评估标准体系》研究[2]。《鲁班工坊建设标准》紧紧依托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重点以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作为师资能力标准;以教育部主导下研制开发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为合作专业建设的标准;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优质赛项装备为专业教学装备的配置标准,从“鲁班工坊”的场地要求、标识LOGO、教育教学、师资要求和教学装备等多个方面对“鲁班工坊”项目建设的核心要素进行了规定。《鲁班工坊质量监控评估标准体系》以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对“鲁班工坊”开展整体评估,在遵循质量、发展和绩效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总体发展、运营管理、建设成效、特色项目和负面清单”五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34 个主要监测点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3]。此外,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基于“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带一路”视域下海外“鲁班工坊”建设的标准化模式》获得了2018 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支持研究。

(五)成立“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形成协同效应

由天津职业大学牵头成立“鲁班工坊”建设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该组织秉持平等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进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服务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建立“鲁班工坊”建设规范和标准,共同打造“鲁班工坊”国际品牌,共建共享“鲁班工坊”建设经验和成果。联盟在教育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开展工作,接受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管理,其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开展“鲁班工坊”的标准开发、项目立项和质量监管工作;组织“鲁班工坊”建设与发展研究的相关会议和培训,搭建“鲁班工坊”建设交流合作平台,共建共享“鲁班工坊”建设经验和成果,推动“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开展“鲁班工坊”相关学术研究,编辑相关出版物,发布相关报告和信息,为政府、社会和成员提供咨询和建议,发挥高端智库作用[4]。

三、“鲁班工坊”建设成效

(一)丰富和拓展了人文交流的内涵和领域

2017 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将“鲁班工坊”打造成对外人文交流国际知名品牌。“鲁班工坊”一方面与世界分享中国的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和职业文化,搭建中外人文交流新的桥梁;另一方面通过培养国际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为表彰“鲁班工坊”为泰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2017 年,泰国王室授予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诗琳通公主纪念奖章”;2018年泰国国王授予“鲁班工坊”所在的大城技术学院最高奖项“国王奖”。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对印尼“鲁班工坊”给予高度评价。2018 年,在中印两国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期间,中印双方共同举办“中印职业教育合作论坛”,宣传和推广印度“鲁班工坊”合作办学模式。

(二)培养了一批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已建成的8个“鲁班工坊”与海外院校合作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等24 个国际化专业,通过教育和培训,有效提高了当地员工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提升了合作国家工业化发展水平。吉布提“鲁班工坊”投入使用后,开启了中吉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合作的新篇章,填补吉布提没有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空白。泰国“鲁班工坊”学生获得第11 届东盟技能大赛“工业自动化系统”铜牌和第27 届泰国国家劳动技能大赛工业自动化专业赛项金牌冠军奖。同时,天津市为推动“鲁班工坊”建设,逐年增加外方共建学校来津留学生指标,从最初的10名已增长到2018年的80名,未来将根据合作专业发展需求继续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并积极探索“中高本硕博”应用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

(三)有力推动了优质产能“走出去”

“鲁班工坊”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服务和产品输出,既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培养了急需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降低了运营成本,又为中国技术、管理、标准、产品“走出去”搭建了平台,为未来中国企业的业务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英国“鲁班工坊”已在英国建立了中国食品展示窗,为天津食品集团的产品出口提供了平台;印度“鲁班工坊”为在印的中资企业提供“订单式”培训,培养中资企业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国有控股合资企业“七二九体育器材开发公司”在泰国“鲁班工坊”建成集文化体验、产品展示销售、技术研发实践、运动训练比赛为一体的创意文化体验中心;中国职业教育优质装备大批量走出国门。

(四)扩大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泰国成立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研究中心,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国的机电一体化国际化专业通过泰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估认证。英国“鲁班工坊”的中餐烹饪专业教学及测评标准进入英国国家职业教育框架。特别是葡萄牙“鲁班工坊”的建设,标志着以天津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教育,经过40 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领域所积累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果,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认可;标志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标准体系,经过天津的国家职教示范区建设,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鲁班工坊”建设的“天职”实践

天津职业大学(简称“天职”)在“双高计划”项目建设中,大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在境外创设办学机构,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2019年,成功建设南非首个“鲁班工坊”,开发了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输出“天职”模式、“天职”标准和“天职”方案,为打造国际化“天职”品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9年5月,在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德班理工大学代表团应邀访问学校,并参加了“服务‘一带一路’鲁班工坊建设国际论坛”。代表团对建设南非“鲁班工坊”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对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成果和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给予高度赞赏。双方商定共同努力,快速开展南非“鲁班工坊”建设。面对南非产业急需,南非“鲁班工坊”首期确定了物联网应用技术、增材制造技术两个专业,开展学历教育及职业培训。

(一)实训基地建设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包括NB-IoT 物联网技术学习区和智能教室展示体验区,各区域实践平台技术指标完全符合物联网产业相关技术要求,可满足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和实践需求。物联网技术学习区配置11套NB-IoT物联网全栈式实验实训箱和1个共享型综合实验学习云平台,每个实验实训箱所提供的资源可以满足物联网专业课程的全栈实验和实训需求,能同时满足30 人学习;智能教室展示体验区通过智慧教室平台的集控中心,可对教室内的投影设备、教学电脑等室内环境设施进行智慧融合、集中控制,包括电源、设备开关、音频视频切换、门禁控制和教室环境调节等功能,灵活管理教室设备设施,以智能的云端和终端操作界面,实现一体化控制和可视化管理。

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建成了布局紧凑、功能多元的3D打印实训基地,能够基本满足3D打印技术教学和培训工作。建设面积120m2,包含熔融成形打印教学FDM 区、数据采集与设计区、激光光固化成形教学SLA 区和内雕技术教学区等4 个功能区,能够满足3D 打印典型工艺实训教学要求。同时,对实训室内侧墙进行改造,通过展板展示操作规程、设备介绍,通过展示架安放师生作品,充分体现增材制造技术的特色。

两个实训室外面,建成了2000m2的“鲁班广场”,与鲁班工坊实训教室内外呼应、浑然一体。在广场中心位置树起了鲁班工坊标志物,标志物的设计、加工、运输均由学校教师完成,德班理工大学与学校共同完成了广场建设。

(二)专业师资培训

德班理工大学首批派出8名专业教师,每个专业4名教师,在天津职业大学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EPIP 教学模式、专业及其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等四项内容,通过培训,全面提升南非教师对中国职业教育的认知、课程教学能力和实验实训设备的实操能力。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能力培训主要是6 个模块,分别是专业开发及课程设计、单片机应用开发能力、实时操作系统应用能力、感知和识别技术、云平台对接、综合项目应用开发。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师资培训主要是4个模块,包括数据采集与创新设计、FDM 熔融打印、SLA 光固化打印、内雕光刻技术。

(三)教学标准开发与教学资源开发

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和技术技能是树立“鲁班工坊”品牌的重要支撑。在项目实施初期,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分别组织了专业标准开发团队,立足南非发展现状与趋势,厘清产业中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借鉴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教学标准,结合德班理工大学三年制本科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以国际化视野为德班理工大学专门开发了三年制、一年制专业教学标准。

根据专业标准,按照核心能力要求,开发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开发了嵌入式系统与设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物联网识别技术、物联网微操作系统、NB-IOT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敏捷关技术、物联网典型应用项目实践(提供智慧工业综合场景、智慧交通综合场景、智慧家居综合场景等多个物联网场景)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开发了产品创新设计、增材制造技术实训、反求测量技术等3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针对南非的教育特点和现有条件对课程体系、实训室规划、实训计划等方面提供定制化和体系化设计与服务。

五、结语

下一步,天津市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育部领导下,全力推进非洲“鲁班工坊”建设。同时,继续提升泰国、葡萄牙等“鲁班工坊”建设水平,围绕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为当地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进一步完善“鲁班工坊”标准与评价体系,优化建设机制,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继续为“鲁班工坊”建设提供天津智慧、天津经验和天津模式。

猜你喜欢

鲁班工坊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超级『鲁班』
星月工坊
『万工始祖』鲁班
聪明的鲁班
职业写作
星月工坊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