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肌肉出血的护理体会
2020-12-20马萍,龚燕*
马 萍,龚 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儿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出血是指自发的或者在损伤后,皮肤粘膜、肌肉或内脏有出血表现,可以是首发表现甚至唯一表现,常因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或凝血因子的缺陷所致,因出血重者可能在短期内危及生命,轻者引起功能障碍。我科发生8例肢体肌肉出血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8例患儿,男6例,女2例。年龄45天~5岁,平均2.1岁。8例患儿均发生肢体肌肉出血,新生儿出血可能是由于新生儿缺乏维生素K,可能是孕妇体内的维生素K不太易通过胎盘,婴儿血中的维生素K肝内储存和水平都很低,也可能是母乳中的维生素K的含量很少,甚至都低于市场上奶粉里面所含的维生素K,还可能是新生儿肠道细菌少,新生婴儿的免疫能力和吸收都比较弱,所以肠道的细菌很少,维生素K在体内的形成是需要肠道细菌的参与。本院8例患儿都有以上不同原因导致肢体肌肉出血,持续发热,体温在37.8~39.7摄氏度,持续3~5天,有4例在出生后的1天后,出现了胃肠道出血,有呕吐或者是大便当中有血,开始持续的发热,病情较为严重,在胃肠道出血的同时出现了肌肉出血的症状,肌肉出血也是血友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患者皮肤、粘膜出血导致皮下组织、口腔粘膜、舌头、齿龈等部位收到伤害,是出血多发的原因。
1.2 治疗方法
均经血管超声检查除外静脉栓塞,凝血功能检查均有异常,PTA《70%,APTT》50S,其中外院转诊患儿经血友病检查确诊为血友病甲。治疗中均运用凝血酶原复合物10u/kg/d,qd,连用3天,vitk110 mg/d,qd,连用3天,血友病甲患儿补充凝血因子V皿浓缩制剂5天,直到血化验W皿因子活性正常。发现肿胀8小时内冷敷,后1~2天均予以硫酸镁湿敷,再予以芒硝外敷2~3天。
1.3 转归
8例患儿出血均得到控制,均在治疗一周后肢体肿胀逐渐消退,活动受限消失,出血肢体未留下畸形。复查血管超声,肌肉出血消失,7~10天痊愈出院。
2 护 理
2.1 卫生护理
营造安静环境,房间温度保持在23~25摄氏度,相对的温度在54~64摄氏度,让患儿的体温维持在36.4~37.3摄氏度,同时要热情接待患儿的家属,讲解患儿护理相关方面的知识,帮助患儿换衣服、测体温、剪指甲、洗澡、称体重、对患儿的相关信息进行仔细的标记,比如:性别、姓名、床号等相关记录要做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要做到零污染的护理。
2.2 伤口护理
出血早期8小时内均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置于出血处,每2小时冷敷15~20分钟,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患儿疼痛并利于止血,注意不要将冰直接放在皮肤上,以免皮肤冻伤,以及引起小婴儿低体温和硬肿症。8小时后予以硫酸镁湿敷1~2天,后予以芒硝外敷3~5天,出血后肿胀症状逐渐消退至恢复。
2.3 皮肤护理
患儿刚出生不久皮肤肤质较嫩,易被细菌感染,为了避免患儿出现感染的现象,同时减少感染风险,对患儿的皮肤护理是很关键的,主要就是常换体位,患儿大便之后要随时更换尿不湿,用温水对患儿的皮肤进行轻轻的试擦,特别是拉了大便之后对臀部用温水从前向后进行擦洗,擦完之后把身体涂上达克宁霜或者是紫草油,保持身体的全方位清洁,做好皮肤、口腔、脐带等的相关护理,每天都要进行一次沐浴,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尿不湿的更换。
2.4 镇静
肌肉出血剧时肢体肿胀疼痛,小婴儿不会言语表达,仅会表现为烦躁哭闹不安,可运用口服水合氯醛0.3~0.5 ml/kg/次,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3~5 mg/kg/次,但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以防止出血加重及瑞士综合症。
2.5 饮食护理
在肌肉出血的同时可能会伴随着其他出血的症状,患儿的出血的一个巨大原因是因为新生儿体内缺乏维生素K,导致新生儿缺乏维生素K原因很多,有些是由于孕妇体内的维生素K量少婴儿无法吸收;也可能是婴儿在喂养的过程没有摄入维生素K;还有一些是婴儿自身免疫差等多种原因,总而言之,就是孕妇的饮食和婴儿的饮食中缺乏易吸收、营养的东西,所以对患儿和哺乳期女性饮食护理很重要,主要吃一些易消化、易吸收、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随着饮食护理患儿得到营养的吸收,患儿一旦疼痛减轻,即会出现主动肢体运动,主动保护意识差,特别血友病患儿应避免磕碰引起再次出血,故家长的保护至关重要。
3 结 论
对有出血倾向患儿, 应仔细询问病史,出生后易出血者常为遗传性或先天性的凝血功能障碍,皮下出血,肌肉关节出血者常为凝血因子缺陷,而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者常为血小板因素或血管因素所致出血,对后天所致的伴有除出血外的其它临床表现者多为继发于某些疾病,应针对原发病做进一步考虑。护理到位,健康宣教,良好的医患沟通,医护配合,能避免医患纠纷,避免并发症的发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