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疗效
2020-12-20李波
李 波
(勉县医院,陕西 汉中 724200)
眼表疾病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眼角膜损、化学烧伤和角结膜肿瘤伤等几种类型,轻度患者出现轻微刺激感,重症患者会导致视力明显降低,甚至出现失明,影响生活质量[1]。轻度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重症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治疗,临床效果不佳,且术后复发率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羊膜移植技术被应用到手术中,为眼表重建提供新的手术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移植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眼表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2~64岁,平均(41.72±1.4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1~63岁,平均(40.87±1.3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手术:选取患者合适体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实施全身麻醉,切除胬肉,移植角膜缘移植片,在显微镜引导下进行缝合固定。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行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常规消毒铺巾,行全身麻醉后,切除病变及坏死的胬肉组织,角膜切除范围需超过胬肉头部0.5 mm,深度与角膜前弹力层相当,并将角膜纤维结缔组织与血管组织一并切除,并切除4~5 mm的宽球结膜,显露巩膜表面,分离复发性胬肉。对于化学烧伤患者,要先进行环形切除4~5 mm的宽球结膜,彻底清除坏死组织,露出正常角膜及巩膜后,给予止血处理;对于睑球粘连者,要进行仔细分离。取大小适合的羊膜移植片覆盖于角结膜创面,用0~10号丝线将羊膜固定在角膜缘,并间断缝合。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组织中应保留角膜上皮1 mm以及结膜组织2 mm的角膜缘组织,所取组织应当低于症个角膜组织的1/3,上皮朝上,缝合于术眼角膜缘植床上,保持其长轴与角膜平行,植片角膜侧对侧为角膜中央。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使用荧光素钠染色确认,阳性为未修复,阴性为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时间。(2)视力改善和术后复发率:视力提高1-2行为提高,无变化为未提高。观察患者半年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角膜上皮修复时间
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3.07±0.51)h,对照组修复时间(3.54±0.74)h。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4,P=0.002)。
2.2 视力改善和术后复发率
观察组视力提高率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68.42%(26/38);复发率为5.26%(2/38),对于对照组的18.4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8、5.208,
P=0.009、0.023)。
3 讨 论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是临床常采用的方式,对累及范围小的眼表疾病患者,单一的角膜缘干细胞手术可重建角膜表面,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对眼表面积受损的患者,治疗效果仍不理想[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视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眼表疾病通过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可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术后复发率。羊膜可促进复合型上皮移植膜的建立、眼部上皮组织的增生与分化,达到重建角膜眼表的功能[3]。角膜缘具有更新与再生能力,可维持角膜细胞脱落的平衡。而羊膜与角膜缘干细胞联合应用,利用角膜缘干细胞使受损角膜表面得到修复、稳定,阻止新生血管及结膜上皮侵入,利用羊膜改善角膜缘基质环境,为角膜表型的上皮细胞提供基底膜和基质成分的胶原支架,使其立于其上,促进上皮细胞移行及眼表上皮化,达到角膜重建。
综上所述,眼表疾病可通过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利于改善患者视力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