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教学模式

2020-12-20李慧慧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师制小班导师

李慧慧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2019年初,《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在扩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充分挖掘办学资源,社会各方如何加强保障,高职教育如何实现“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教学方式”,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以遵循,学生层次更是参差不齐,即使是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扩招入学新生层次也相对较低,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专业认知能力不足,个体差异较大,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大国工匠要求。

一、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为响应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加大高职实践教学环节比例的要求,各专科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均设置了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只是片面地加大经费投入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等,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训项目和实际产品脱节

部分高职院校校企融合开展不够深入,教师深入企业未形成常态化,缺乏对行业发展的了解,实训项目很少来源于实际产品,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类实训项目偏少,且和整个学科体系脱节严重,学生缺乏完整的产品意识,难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综合创新能力得不到训练,导致毕业后很难直接融入项目设计。

(二)师资来源相对单一

尽管《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均明确提出“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匮乏,大多数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向讲台,缺乏实践教学能力和企业工作经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普遍比较单一,很多院校多采用集中实践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仅仅由学校专职教师构成,缺少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指导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长期的、持续性的、系统化的专业指导,且不能够从设计实际产品的角度给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指导。[1]

(三)教学模式未能体现分层教学

当前高职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仅有少数单招录取的学生在中职期间参加各类型职业技能大赛,这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较薄弱,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略显不足。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但是对于优秀学生未能兼顾,亟须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模式,让优秀学生能够脱颖而出,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提升专业整体内涵建设。

(四)教学实施未体现校企深度融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但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传统教学实施的主体仍是学校,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教学目标仍致力于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未对接最新技术和市场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重知轻能”现象。

(五)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刚刚出台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实行多元评价”。但很多高职院校在实践类课程考核方面仍存在写篇实训报告,随便交个作品就能通过的现象。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化,容易出现部分学生为了侥幸通过课程考核临时突击现象,未体现过程考核,考核结果与课程标准脱节,导致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创新创业能力。[2]

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当前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小班导师制模式。

二、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

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模式注重校企深度融合,更贴近当前高职专业发展需求和学生特点,利于实践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企业工程师和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共同担任实践教学导师和课外创新实践导师,能够及时发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设计缺陷,进而优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

第二方面,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突出实践教学小班指导,一方面缓解了实践类课程教师的指导压力,避免了实践教学“放羊式”管理和教师指导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提升了指导效果,导师能够根据学生基础合理选择不同的实训项目,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第三方面,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强化校企联合,实训项目或课外实践创新项目来自企业真实产品,解决了传统实训项目和实际产品脱节的现象。

第四方面,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注重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精神培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工明确,任务清晰,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校自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以来,一直都在摸索实践教学改革,从早期的一名教师负责一门实践类课程、到企业参与实践课程指导,到最终形成有企业工程师参与的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模式,初步形成了一套可以实施的教学方案。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采取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校企融合,共同推进导师遴选制

在实践教学导师遴选方面,原则上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强对专职教师的企业锻炼和企业工程师的理论指导。校外导师聘请方面,学院出台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聘请合作企业的中高级工程师参与实践课程教学和创新实践指导,引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校内导师遴选方面,要求实训导师必须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并承担或者参与一定数量的纵横向研究课题或作为指导教师参与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指导。在实训课程实施中,采取双向选择方式,既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实训题目选择导师,也让导师挑选自己中意的学生。

(二)改造项目,准确把控实施时机

高职学生在知识基础和个人能力方面都很难胜任实际项目的设计开发。因此,从合作企业引进的项目必须筛选、剪裁和改造才能作为实训题目。为保障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学校选拔业务精湛的专职教师,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对企业项目共同把关,确定哪类企业项目改造后适合作为实训项目和如何改造才能作为课程实训项目。

在实践教学导师制实施的时机方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采取选择在“单片机项目开发实训”、“电子工艺实训”和“物联网工程应用实训”等高年级综合类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导师制。此时学生已经过将近两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若能在实训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实际产品有针对性开展实践教学训练,将使学生在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文档编写、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

除了在教学计划内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导师制之外,我们还选拔优秀学生加入工作室,组成不同方向兴趣小组,指派一到两名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职教师共同担任导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这种导师制一直延续到学生毕业,一方面增进了师生之谊,另一方面保证了课外创新指导不断线,在学生中间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局面。“传”就是兴趣小组导师通过带领兴趣小组开展项目设计,将项目所需专业知识传授给专业兴趣小组成员;“帮”是指兴趣小组成员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帮助同组内接受知识相对较慢的成员;“带”就是在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时,让兴趣小组的成员分散在各项目小组中,以带动全班学生开展实训项目的实施。这样既可以缓解实训导师的指导压力、确保实训指导的效果,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三)督导把关,加强实训项目审核

为保证实训项目来源于工作实际,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融入工作岗位,在实践教学环节,实训项目的来源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校内外实训导师通过对学徒制合作企业的实际产品和老师所承担的纵横向课题进行遴选和剪裁,将部分设计环节引入课堂,形成最终的实训题目。第二种形式为学生自主申报实训题目,但需同时呈交项目实施方案和创新点,上报实训导师。所有实训题目都必须上报学院教育教学督导组,审核通过后作为实训项目。

(四)协调资源,全面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合理配置专兼职教师,做到每组导师都由专职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构成。优化学生分组,避免强强结合,力争做到以强带弱,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果。

(五)三方联动,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衡量实践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不能简单地效仿传统理论教学评价体系,要注重导向、激励、全面、科学化管理等方面的因素。评价体系不能仅仅考核学生,同时也要对实训导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3]

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通过审核学生日常考勤、项目中期考查表、小组互评表、项目验收表、答辩记录、项目实施方案、产品说明书等材料,给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一个相对全面的评价。对于导师的评价一方面要检查教师日常指导登记表、项目评审表、答辩记录等;另一方面导师所指导学生作品的创新程度和复杂程度是检验导师指导效果的重要标准。

四、建立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机制体制

实践教学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在学生技能培养、就业优势、教师技能提升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为后续教学实施提出了问题和挑战,亟须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

(一)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

实践教学导师制实施的成败取决于是否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是否有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导师。但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兼职教师的稳定性、相关制度的支持程度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4]

(二)明确的导师激励机制

为提高校内导师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力度,需将校内导师工作绩效纳入年终考核。如果不能将工作业绩纳入年终考评中,工作好坏无任何奖惩措施,将严重影响教师担任实训导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实践教学实施的效果,必须从学院层面出台相关制度文件,鼓励教师担任实践教学导师。[5]

五、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价值

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模式更贴近当前高职专业发展需求和学生特点,利于实践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优化课程体系

企业工程师和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共同担任实践教学导师和课外创新实践导师,能够及时发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设计缺陷,进而优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

(二)提升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突出小班指导,一方面缓解了实践类课程教师的指导压力,避免了实践教学“放羊式”管理和教师指导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指导效果,导师能够根据学生基础合理选择不同的实训项目,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能够显著提高。

(三)实践教学和实际产品零对接

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突出校企深度融合,实训项目或课外实践创新项目来自企业真实产品,解决了传统实训项目和实际产品脱节的现象。

六、总结

高职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教学模式创新突出、优势明显,是解决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和学生就业难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实施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教学成本、师资、项目来源、评价激励、理念推广、制度支持等,只有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多方联动,实践教学小班导师制教学模式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导师制小班导师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V eraW an g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