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生家庭对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影响
2020-12-20邱丽君
邱丽君
(河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著名文学家、新思潮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标志着芥川文学出发点的《罗生门》[1]被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拍摄为电影,“罗生门”一词更是成为了当代流行语,意指事件几方各执一词不明真相。另外,《杜子春》[2]成为日本小学国语教科书必选文章。《蜘蛛之丝》[2]曾多次被选入中国高等教育日语教材。日本文艺春秋1935年为其设立了日本纯文学新人作家奖“芥川龙之介奖”。芥川龙之介就是这样一位在日本文坛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作家,他的创作与其成长环境密切相连,剖析他的作品可以发现无处不渗透出原生家庭对其带来的影响。透过他的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找出他幼年生活的影子,而且能够深切感受到在小说中他用精炼的心理描写技法细腻地刻画出人性中存在的利己主义。
一、原生家庭的恶性遗传
在众多作品中最能反映芥川龙之介内心世界的应该是他的遗作——1927年3月发表的《河童》[1]。《河童》向读者展示了芥川对其身世的无奈与痛苦。芥川的母亲在他7个月大时得了精神分裂症,在他11岁时去世。这使芥川产生了巨大的恐惧,他觉得自己生来就是不健康的人,在自己身上隐藏着种种隐患。甚至觉得自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上,自己会像母亲一样精神分裂,会突然死去。[3]《河童》中芥川借小河童说出自己的心愿:“只是临产时父亲会像打电话一样,嘴巴对着母亲的生殖器大声问道,你到底想不想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仔细想好后,再回答我。”“只听他妻子腹中的孩子似乎多少有些过意不去的样子,小声回答说我不想出生。首先我爸爸可能遗传给我的精神病就十分可怕。而且我相信,河童的存在是罪恶的。”文中的“遗传给我的精神病”是指芥川龙之介本人一直担心母亲的精神分裂会遗传给自己,他认为自己不应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但人类的婴儿没有决定自己是否出生的权利。在小说中芥川赋予河童决定自己是否出生的权利,文中的小河童不想出生,“助产妇立即将一只粗大的玻璃管子插进巴古妻子的生殖器,向里面注射了一种液体,随后巴古妻子的肚子像泄了气的氧气球一样瘪了下去了”。在小说中河童可以选择自己是否出生。小河童拒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表白正是芥川龙之介心中的呼声,芥川并不希望自己来到这个世上,他借河童的口吻来抨击日本当时的社会,诉说着生活的苦恼、悲伤以及对未来、前途的惶恐和不安。
在《河童》中河童王国贴出的海报:“招募遗传义勇军!!!号召身体健全的男女河童!!!为扑灭恶性遗传因子和不健全的男女河童结婚!!!”同样也反映了芥川担心生母的恶性遗传基因会带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母亲的精神分裂给芥川幼小的心灵带来的伤害,在虚拟的河童王国中得到释怀,这里没有鄙视、没有讽刺和嘲笑,相反在河童王国,为有恶性遗传因子不健全的河童招募配偶,以此消灭恶性遗传因子。
“特库本来就是胃病,这一点就很容易让他陷入忧郁”,这也是芥川龙之介自身的写照。芥川自幼体质虚弱,1921年3月,芥川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海外视察员访问中国,他从上海出发,一路游览了杭州、苏州、扬州、南京、芜湖、汉口、长江、郑州、洛阳、龙门等地,最后到达北京。在这为期四个多月的考察中,旅途的劳累使芥川身体状况每日愈下,他认为自己身体中充满不健康的遗传因子,身体孱弱并伴随精神分裂的可能。回国后第二年甚至发展到不能执笔写作而拒绝了所有约稿,身体健康问题一直困扰着芥川。1927年7月芥川吞下大量安眠药自杀,在他的遗书中有关自杀的动机是这样写的:“对将来充满了不安。”芥川的一生都在为母亲的恶性遗传所困扰。
《河童》的发表距芥川龙之介自杀仅五个月,当时因极度的神经衰弱和失眠症,芥川已经精神恍惚,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自己会突然像母亲一样精神分裂。这时姐姐家因失火住宅被全部烧毁,姐夫被怀疑为骗取保险金故意纵火,而卧轨自杀,留下了无依无靠的姐姐和高利贷借款,痛苦不堪的芥川龙之介不得不拖着病体帮助姐姐料理了一切后事。姐夫的死使他的身心都受到了重大打击,身为家中唯一有经济来源的芥川龙之介需要承担照料养父母、生父母以及姐姐的生活重担。芥川心中萌生了人已死,不应该再追究其责任的想法。姐夫已经自杀,他所借的高利贷也应随之消失。[3]在《河童》中有相关情节的描写,我的钢笔在一个月前被河童偷走,当一个月后我在街道遇见他并叫来巡警对他进行询问时,竟然因为那只偷来的钢笔被河童当做玩具送给孩子,而这个孩子一个星期前又死去,因此巡警判河童无罪释放。在河童国的刑法第1285条中写道:“不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当使之发生的事由消失之后,便不得惩罚该犯罪者。那位小偷河童曾经是一位父亲,但他现在已经不是了。他的罪责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二、养父母家的传统文化氛围
芥川出生于明治时代的商人家庭。父亲在东京的新宿和入船经营了两家牧场。因母亲在他7个月时精神失常,11岁时去逝,于是芥川从小被舅父抱养,严格地说芥川是由舅父和舅母养育成人。11岁时芥川正式过继到舅舅家成为养子,随舅舅姓芥川。因此,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中更多的是来自养父芥川家的影响。养父芥川家是一个封建士族家庭,世代执掌宫廷茶礼、茶器,每年都会参加宫中的祭祀活动,家里传统文化气氛浓厚。芥川家延续十几代都为士族,而士族子弟的必修课包括文学、演艺、美术等,因此养父母全家对茶道、插花、舞蹈、音乐都颇为精通。养父擅长中国画、俳句,养母又是江户时代著名博学家细木香以的外甥女。和芥川一起生活的养父养母以及姨妈皆热爱文学,堪称爱好文艺的家庭,因此芥川从小涉及各种书籍,特别是中日古典文学,并深受其影响。[4]家庭中洋溢的文学传统影响着芥川的少年时代,芥川年少时便熟读《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十岁时就作出了幻想主义俳句,中学时期就擅长汉学,是一位少年天才。养父母家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对芥川的思想、情趣和艺术创作都带来了影响,正是由于在养父母家芥川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芥川才创作出《罗生门》《鼻子》[5]《杜子春》等多部经典作品。其中《罗生门》和《鼻子》这两篇作品使芥川从一位不知名的新人作家一跃成为日本文坛中耀眼的新星,确立了其文学地位。芥川对《今昔物语》中的故事进行改写创作了《罗生门》,并于1915年发表。芥川初中期的多数作品都是以古典文学作品为素材,加入新的内容,此后的《鼻子》更使芥川在文学舞台中成为受人瞩目的新星,赢得一致好评。
芥川的小说虽然引用旧的人物和一些故事情节,但他笔下的人物却被赋予了现代人的心理轨迹,并对其进行了理性的阐释。芥川龙之介在古典文学中加入了近代小说所追求的主题,对历史题材的小说赋予了它近代小说的特点,运用旧壶添新酒的创作手法给古典文学赋予了新的生命,同时又使人看到新作品也不觉得陌生。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对芥川这种创作手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多次被日本初中国语教科书选用的作品《杜子春》是芥川将中国唐代小说《杜子春传》的原有故事保留了三分之一,以原作为基础,加入自己对日本社会、文化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挖掘出了新的意义,从而得出了与原作完全不同的结论。芥川龙之介从中学时期就擅长汉学,在养父母家庭环境中培养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养天性使其能将古典文学故事赋予新的生命,从而使整个作品充满了优雅的气息。
三、感悟人性的利己主义
芥川从小寄宿在舅父家,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因为没有亲生父母的庇护,过早地看到了人间冷暖、人人为己的利己主义的一面。这些生活的体验都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中,使其作品充满了对家族制度的不满。
1914年在东京帝国大学英语专业就读的芥川龙之介和吉田弥生相恋,吉田弥生是青山女子学院英语专业的才女,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在上大学期间双双坠入爱河希望永结同心。芥川准备向吉田家求婚时,却遭到养父母的极力反对。芥川母亲死后,父亲又娶了芥川母亲的妹妹,因此生父新原家和芥川家关系恶化。而吉田弥生和生父母新原家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芥川的养父母对此非常芥蒂,再加上认为吉田家与出身于士族名门的芥川家不相配。在养父母的压力下,芥川的初恋以失败而告终,初恋的挫折使芥川一蹶不振,让他感受到人间无处不在的利己主义。养父未站在芥川的立场考虑他的婚姻,而芥川又因寄人篱下无力反抗,这一切让芥川对人生产生怀疑。养父母一味只关心家族利益,而不考虑自己感受的利己主义加深了芥川对养父母的不信任,并埋下厌世主义的种子。初恋失败后芥川想通过写作走出痛苦,1915年创作了短篇小说《罗生门》,1916年又创作了《鼻子》。而这两部作品将芥川由一名业余文学爱好者,推上日本近代文学舞台,成为冉冉升起的巨星。
关于利己主义,芥川龙之介在给恒藤恭苑的信中这样写道:“世上有没有摆脱利己主义的爱,自私的爱难以跨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难以治愈人生的艰难、痛苦和寂寞。如果世上不存在没有利己主义的爱的话,人活着将会多么痛苦。周围的人是丑恶的,自己也是丑恶的,并且要每天面对这些丑恶强迫自己生活下去,是一种痛苦。”从这段书信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初恋失败的打击给芥川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伴随着芥川的后半生直到自杀。在他之后的作品中也都体现了人性的利己主义和对人性的怀疑。
《鼻子》受到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赞扬。《鼻子》中运用了诙谐幽默的手法将在日本古典文学中获得的素材赋予近代的主题,讽刺了被自己的长鼻子而受尽折磨的高僧,因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失去自我终日郁闷不堪。《鼻子》中通过内供和尚内心世界的变化,将开始希望鼻子变短而受到嘲笑后又希望鼻子变长的心理富有层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人的心中,自具备两种矛盾的感情。见人不幸,无人不会不同情。然而此不幸者,一旦摆脱困境,不知怎的,反让人觉得怅然若失,说得过分点,心里巴不得他重陷不幸中去。虽非有意,不知不觉中竟然生出一种敌意来。”“内供尽管不明其中缘由,但总感怏怏不乐,无非是因为他从池尾众僧的态度中,隐约观察出这种旁观者的利己主义。”芥川借内供的心理变化对旁观者人性中的利己主义进行了犀利讽刺,除此之外芥川还对身为高僧的内供和尚的爱慕虚荣进行讽刺。作为一名高僧应重视的是内在的修养,对佛学的研究、自我的提升,而内供却因为鼻子长短而备受其苦,被庸俗的所谓的自尊心摆布。这段情节的构思来源于芥川龙之介的养母所做的一件日常生活小事。他的养母为了虚荣,把在家门口小店里买的蛋糕,用东京有名的点心店“风月”的盒子装上送人,这件事被年幼的芥川看到觉得十分羞耻,过着中下层阶级的生活却向人伪装出上流社会人士的丑态让芥川难以忍受,可以说芥川借内供的虚荣心对养母的虚荣心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鼻子》中长鼻子内供的故事出自日本古典小说《今昔物语》和《宇治拾遗物语》[4],但芥川对整个人物进行了新的加工,添加了内供的心理变化以及周围旁观者的利己主义。而这些都来自芥川的亲身经历,来自在养父母家中日常生活的感受。
另外,对内供虚荣心的刻画也与芥川的初恋破灭有密切关联,养父母认为女方家和芥川家不相配,芥川龙之介应该迎娶一位名门贵族家的女儿,这样才体面。芥川对养父母的这种虚荣心、利己主义深恶痛绝,但身为养子的芥川却没有力量反抗。而采取借用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对现实世界进行描述,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讽刺了这种为了体面萌生的虚荣心进而采取的利己主义行为。这样的写法比直接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更容易让身为养子的芥川接受。对于芥川这样一位没有反抗能力,连自己的婚姻都没有话语权的人来讲,根本无力对养父进行直白而激烈的批评。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也是他作为短篇小说家展现其才华的处女作,笹渊友人认为《罗生门》的创作动机是芥川在初恋破灭后,自己对养父母的所作所为没能力反抗而感到羞耻,却又无能为力,最终只能以文字的形式来宣泄内心的痛苦。[6]原作《今昔物语》[7]中没有心理描写,而芥川的小说中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把人类的利己主义刻画出来。在《罗生门》中将强盗改写为被裁员的仆人,无处安身在罗生门里避雨,他原本不想沦为强盗,但听了拔死人头发老妪的一席话改变了想法,认为人为了生存可以去做强盗。于是他扒去老妪的衣服,并抢了老妪手里的死人头发,消失在黑夜中,小说以这种开放式的结尾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遐想。
《罗生门》整篇小说围绕人类为了生存而产生的利己主义。在这篇小说中,他巧妙地将《今昔物语》中的第18回“登上罗生门看到死人的强盗”插入第31回“在军营卖鱼的老太婆的故事”,使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更具有说服力。在小说中又穿插了被拔头发的女尸,原来是一直干着以蛇肉干充当鱼干来卖给士兵行当的奸商。日本人不吃蛇肉,更不允许作为食品来出售。这个死者生前用蛇肉当鱼肉来欺骗客人,死后被老妪拔去长发也无可非议,二者都是为了生存下去才这样做。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整篇文章中所有的出场人物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损害别人利益的事,而这些事在小说中的人物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这篇文章是芥川在初恋失败后不久创作的作品,对于养父母的利己主义的失望,作为养子身份的无奈都凝集在这个作品当中。养父母以损害了芥川和弥生的爱情为代价,保证了自己家族生活水平不下降,这和《罗生门》中出场人物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有相似的地方。
四、结语
芥川创作出数百篇优秀作品,其中无不体现着原生家庭给其带来的影响。他的原生家庭包括亲生父母和养父母两个家庭。生母在他年幼时因精神病发作而离世,这使芥川一生饱受恶性遗传的困扰,怀疑自己和母亲一样,患上精神病突然死去,从而产生了厌世心理。在养父母家的文化熏陶下,芥川自幼博览群书,培养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也使芥川对人性的利己主义格外敏感。可以说正是芥川特殊的原生家庭才造就了这位日本文坛巨匠。芥川的作品笔墨不多,但细微传神,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刻画了人性。芥川的逝去被视为日本大正文学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