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12-20何星妍

关键词:伦理思想自然界手稿

何星妍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伦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构建自己学说体系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异化问题的方案。可见,《手稿》中始终有一种反省和批判当下社会状态的精神性状贯穿于其中,稍稍留意即可窥见其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学思想。研究和把握这种思想对于新时代背景下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解之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理论渊源

每一种思想理论都来源于特定的社会实践,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状况的认识和把握,脱离现实基础而独立形成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为了提炼《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必然要从其思想渊源和历史演进的角度加以分析。《手稿》写于欧洲19世纪中叶,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状况密不可分。

第一,《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基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整个欧洲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温情被打破,开始变得失衡与不和谐,矛盾愈来愈突出,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态理论,来指导人们重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于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在历史的呼唤中登场。

19世纪是工业文明生成并逐步占据统治的时代。当时的欧洲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机器大生产的时代开启,生产力飞速发展,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深切地感受到这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伟大革命,更是一次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它引起了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种种变化。近代工业文明在推动社会发展、展示其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后,马克思敏锐地察觉到机器大生产条件下,资本家对财富狂热追逐的背后是以无节制攫取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人对自然的征服与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生态环境危机已出现端倪。

与此同时,在完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后,马克思开始探讨政治经济学的奥秘。他开始系统地查阅政治经济学文献,消化吸收其中的科学合理成分,批判其为资产阶级辩护的局限与不足。这一阶段,马克思发现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探寻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并寻求解决之道的密钥所在,开始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深刻批判,并于1844年撰写了这部《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无情地剖析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遵循他发现的现实基础展开对自然伦理的阐释,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异化问题的最佳方案。

第二,《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对前人理论成果的批判与继承。历史上的一些思潮流派包括古希腊时期的朴素自然观、近代科学革命和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然观等等,都对《手稿》中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古希腊时期的朴素自然观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它以思辨的方式试图对大自然给出合乎理性的解释,并以“矛盾”形态来解释自然万物都处于一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1841年,马克思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并获得了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进行了细致研究,辩驳澄清了以往哲学对其存在的曲解,指出了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除此之外,马克思还客观指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由于缺乏科学的“解剖”与“分析”,因而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的缺陷。这一时期形成的古希腊朴素自然观无疑影响着马克思,为马克思逐步形成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提供养分。这标志着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这一生态伦理思想的深入展开。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手稿》中生态思想的形成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16~17世纪是机械自然观萌芽以及经典力学降生的时期;18~19世纪的产业革命昭示着人类社会开始迈向工业文明。19世纪下半叶,取得突破性飞跃的自然科学为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尤其是这一时期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都有力地证明了自然界中的所有运动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为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石。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就能够依靠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1]300正是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科学革命的推动下,马克思恩格斯摒弃了形而上学的思维循环,科学分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运动的、联系的、普遍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具有科学进步性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三,《手稿》中生态伦理理论的直接源泉。在哲学史上,德国古典哲学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作为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哲学理论对人类世界的发展意义深远,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也对马克思生态伦理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德哲学高扬人的主体性,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新航程。他对形而上学、道德、自然、自由等问题的研究,推动了近代西方哲学转向一个全新的理论视域。从总体上看,康德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自然和自由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理性的自由和人类的价值。他提出的“人为自然立法”这一重要理念,充分肯定了人的理性价值,同时,也指出人是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不能对自然任意妄为,人要在进行道德判断的基础上认识并改造自然。但康德理论的局限在于,认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强调自然的不可知性。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批判其思想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忽略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二元论。

黑格尔认为自然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结果。首次系统地提出:“人与自然是互动的,一方面,人原来不仅是一般地与外在自然发生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是依存的关系。”[2]黑格尔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谐共生的,要想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实践的作用无可取代。人能通过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并超越自身,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这一思想为马克思《手稿》中的人化自然理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费尔巴哈强调自然界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他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为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需要,因而自然与人一起构成哲学的最高对象。但是,在自然和人之外不存在任何东西。马克思继承了其唯物主义生态本体论的思想,批判性地指出了费尔巴哈割裂人与自然之间的辨证联系,没能真正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只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最终落入了唯心主义的陷阱。

二、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

作为马克思生态伦理观关注的焦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连接整个环境伦理体系的主要脉络。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考察转向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生态视域下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

第一,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感性对象性活动”是马克思在《手稿》中,为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感性对象性关系。在感性对象性关系中,自然界是以人为对象的对象性存在物,人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对象性存在物,自然界就是人的另一个‘我’,是人的‘他在’。”[3]马克思基于感性对象性关系,认为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的本质力量设定在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1]298。而这些对象是被需要于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可见,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交互对象性关系出发,通过感性对象性活动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人把自身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成为主体,把自然看作客体,在主体不断认识并作用于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彰显人的主体性地位。因此,感性对象性活动即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人对象性本质力量的彰显。

在感性对象性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地位是大自然自身进化的结果,而自然客体地位的确立,也是人类主体对自然的回观与统摄。一方面,人由自然孕育而生,是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给人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离开自然界,人就无法继续其实践活动,因而也就无法繁衍生命;另一方面,人作为能动性和受动性统一的物种,能够把自然界的一切物种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尺度,从而成为能够认识并使用内外两种尺度进行创造的物种。因此,马克思通过对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论述,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认为原始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价值,人通过感性对象性活动即实践作用于自然,自然逐渐被打上了人的烙印,拥有了人的本质特性,成为了一种实践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相统一的自然[4]。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正如《手稿》中所论述的那样:“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属性存在,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能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对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的人道主义。”[1]107

第二,人与自然的异化根源。在对人和自然关系进行深刻阐述的基础上,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要想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必须消灭异化劳动,并指出异化劳动是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

异化“alienation”一词在西文中具有“疏远”“背离”“离间”等含义。但在哲学的语境中,异化是指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并反过来支配主体自身[5]。黑格尔第一次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把“异化”当作专门的哲学概念引进哲学,并赋予它以丰富的内容。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进行深入地考察,揭露了人创造出来的物反过来同人相对立,成为统治人的力量这种异化现象。在《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理论延伸至劳动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并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劳动的异化现象:一方面,工人对劳动产品和外部感性世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劳动对工人进行生产活动的关系。

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作为批判的武器,通过阐述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直接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劳动的不自由,痛斥资产阶级对工人自由本质的压抑和剥削。他指出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相异化[6]。劳动的对象化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形成劳动产品的过程,即生产的过程。而劳动产品就是物化劳动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异化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产品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得,本应为劳动者自己服务,但恰恰相反,劳动者被自己生产的劳动和劳动产品所主宰,只会感觉到劳动异化带来的摧残和痛苦。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论述的:“工人创造的产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75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自然界、外部世界为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通过劳动不断占有生产和生活资料,进而不断占有外部世界。但是在异化的情况下,劳动者越是占有外部世界,就越是失去生产和生活资料,而只有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奴隶,才能获得工作的机会以维持自己的肉体生活。可见,劳动者和劳动产品异化的关系就是生产与生活资料和外界世界异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异化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分工是异化产生的根源。资本的本性促使人们不惜以生态环境为代价而盲目追逐资本和利润,因而要想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解放工人阶级和全人类,使人和自然能够和谐共生,走向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有机统一。

第三,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手稿》中的另一核心内容,就是实现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共产主义。马克思明确指出解决异化劳动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共产主义,消除人、自然、社会的异化现象,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张,通过改革社会制度来转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唤醒人们关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一方面,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理想归属,是走向自身即“社会的人的复归”[7]。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不再使人和人相异化,而是互相创造,生产对方并彰显自己的存在。在这种生产活动中,每个人的生命和本质都是在人和社会的相互生产中生产出来,人既是劳动结果又是出发点。这种“社会的人的复归”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表达就是自然的真正复活,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作为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自然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被占有夺走,成为与人相对立的存在。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然的存在对人来说才不是一种用于谋生的工具。因为共产主义扬弃了异化劳动和异化劳动,使人和自然走向同一。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从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共产主义是通过对人本身的异化进行扬弃而不是对私有财产这种物质形态的扬弃而获得的,是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真正实现,因此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同时,外部世界不再是异己的私有财产,而是全面地成为了人的对象,使人的力量和本质得以充分对象化地彰显,而人就能从这一本质和力量中确证自己、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可以说,自然界就如同一面镜子,人在对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中经过自然的反应,感受到了自己的本质和力量。经过人的改造后的自然不断被打上人的烙印,成为确证“人之为人”的本质存在。因此,自然也就不仅是维持人的生存手段,人和自然在共产主义条件下走向了和解。

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所阐述的那样:“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1]106马克思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立脚点,以追求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有机统一为诉求,反对人们罔顾自然法则而任意支配控制自然,认为只有处理好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达成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融合,才能真正解除社会日趋严峻的环境危机[8]。

三、《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手稿》中的生态伦理观为治理生态危机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重要理论指导。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只是初步显露,并未像现代社会出现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那样严重,但马克思敏锐地察觉到,工业化飞速发展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从经济视角出发去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进行思考,可以发现中国在经济腾飞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污染问题日趋严峻,人与自然不和谐导致的生态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挖掘《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都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

第一,以自然为道德关怀的对象,尊重自然。马克思《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充分诠释了生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进步思想。长期以来,旧生态观割裂了人、自然和社会所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仅仅拘泥抽象的生态价值观去谈论生态环境问题,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肢解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突出强调人的价值,漠视自然的价值,认为离开了人的需要自然界就无所谓权利和价值。而资本主义口中的“人类的利益”,其实质是“资本的利益”。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人们只是把自然当作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手段,自然是被奴役和控制的对象。这种传统的价值论遮蔽了自然客体本身的内在价值,陷入了主观主义的泥潭。在《手稿》中,马克思把自然界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内,认为承认大自然拥有价值和权利是尊重自然态度的基本价值前提。只有把大自然视为道德关心和道德关怀的对象,看到大自然本身的固有价值,人类才会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尊重自然。

第二,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人由自然孕育而生,自然为人类提供必须的物质资料,人类虽然成为了具有社会文明的社会动物,却受制于自然规律,不能脱离自然界。在农业文明社会中,人类依附于自然,靠天吃饭,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看,均十分有限,谈不上对自然的严重破坏,即使有破坏,自然基本上也能实现自我修复。但工业文明产生以后,以机器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一度以自然的主宰和征服者面目出现,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生态危机和灾难,自然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马克思恩格斯觉察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罔顾自然规律,盲目追逐利润的行为。于是,忠告人们对自然的破坏不能超出自然所能承受限度,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9]。因此,人类为免受大自然的惩罚,就不能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肆意妄为,而应敬畏自然,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为人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方向。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共生共存,要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就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触犯自然法则企图支配和控制自然界的行为,必定会被大自然所惩戒。因此,顺应自然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愿望,而是要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规律,正视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在了解和研究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

第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护自然。保护自然是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持自然的可供给能力,人应该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然的完全解放。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道德主体,应该具有道德意识,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人类对解决生态危机、保护环境有着义不容辞的担当,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的使命。同时,保护自然环境也是人的本质性力量自我确证、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因此,人类有责任、有义务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对自然之美的审视,也会引发人们保护自然的情感产生。“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81,提升个人的审美水平和素养,对于人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由衷发现自然之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人在享受环境带来的利益同时也应该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真正做到对自然界的公正,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有序发展[10]。

四、结 语

《手稿》是研究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不可或缺的文本之一,其中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渗透于阐述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字里行间,形成了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雏形。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以社会现实为起点,通过对人与自然本质关系的考察,深刻揭示出劳动异化现象的根源,并指出了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所在。深入研究马克思《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汲取其中优秀的生态智慧,在批判继承中创新思维,科学认识和把握自然的运动规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繁荣中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让自然真正持续地造福于人类的子孙后代。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自然界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丢失的手稿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手稿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追溯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