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逻辑理路

2020-12-20张宇娜

关键词:资本主义共同体人类

张宇娜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共同体始终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共同体是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关系作出的理论分析。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大致经历了前资本主义阶段自然的共同体、资本主义社会虚假的共同体以及共产主义阶段中真正的共同体三个阶段,这也构成了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逻辑。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

按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划分的思想,前资本主义社会包含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人们以血缘关系或地域关系形成的自然共同体为基本单位。自然界是人们唯一获取生存资料的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成为人们的主要生存方式。个人力量在大自然的面前显然是微不足道的,他们必须仅仅依靠共同体抵抗自然界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无论是在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原始社会,还是在血缘基础上加之政治因素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不外乎“作为具有某种(社会)规定性的个人而相互交往”[1]58。因此,在自然共同体中,人的社会关系受到地域空间的限制表现得异常单一和局限。一方面,表现为个人与家庭、氏族等共同体其他成员的关系,他们通过物物交换换取必要的生产资料来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表现为统治与被统治、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他们被固定在既定的社会关系中。

在自然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表现为原始的丰富性。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应对自热灾害的能力有限,人们必须全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都得到提升才能使自身得以生存。由于只存在自然分工而社会分工还没有形成或者只处于初级阶段,一个人往往会扮演多种角色。马克思形容道:“个人可能表现为伟大的人物。”[2]但是由于生产关系的狭隘性和片面性,使得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始终建立在“原始性”的基础上。个体没有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一切社会活动的单位是共同体。作为共同体成员的个体,只是满足共同体利益的工具,而共同体的发展往往需要通过牺牲个人获得。在自然共同体中,他们的一切发展都从属于共同体,只有无条件服从和满足共同体的要求,个人才有存在的意义。

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商品经济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步确立,人们摆脱了血缘和地域的限制,迈出了通向独立性的第一步。但是这种看似的独立性只是被更加残酷的无形枷锁束缚的表面现象而已,其本质是虚假的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中,商品是最基本的细胞。生产的产品要通过商品的形式才能得以交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必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商品作为沟通一切社会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掩盖了资本主义阶段中商品经济的本性,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隐蔽和私密。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对人的发展的双重影响。一方面,资本主义为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普遍的社会联系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另一方面,这种独立性只对物有意义,“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3]199。

不言而喻,在这种共同体中,人的发展只能导致异化。私有制条件下,发达的社会分工使人的劳动长期甚至终身停留在一种固定的劳动模式与劳动范围内。这种劳动方式是人的精神和肉体发展的畸形化和片面化的必然结果。无产阶级在劳动过程中感受不到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对于他们来说,逃离资本主义生产的劳动过程,回归到最简单的动物机能,才能体会到自由和舒适。劳动过程的异化必然导致劳动产品的异化。无产阶级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不仅不属于自己,还被资本家无情占有。长期以往,这种现象使得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和激烈,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发生异化。可见,在虚幻的共同体中,个人成为共同体谋求最大利润的工具,共同体以牺牲个人发展为手段获取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对人的发展做出的构想,它摆脱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性质,是对前资本主义阶段自然的共同体和资本主义阶段虚假的共同体的辩证扬弃,是真正的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实现了自由个性,获得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自然共同体中的血缘和地域,也不再受制于虚幻的共同体中作为人的异己力量存在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得到真正解决,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优越的社会制度,使人们不必要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旧式分工的消除和阶级的消灭使人们之间可以共享劳动成果。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稳定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真正意识到山水湖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对自然重新拥有了感恩之情和报恩之义,与大自然保持着和谐共生的状态。

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真正实现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89。共产主义社会因为有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生产力的经济基础,可以毫无保留地满足每个人的物质需求。不仅如此,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幅度地减少了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人们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人们可以随意分配自己的时间,并且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发展需求“今天干这事,明年干那事”[3]165。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精神生活和其它方面的能力因为有了充足的时间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二、历史逻辑:世界历史的演进历程

人类社会在由民族史向世界史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当今世界依然处于马克思所言的世界历史中,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世界历史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世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经济线索、政治线索和价值线索构成了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辩证地吸收了古代朴素的世界历史观和近代理性主义的世界历史观,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实现了世界历史理论的真正变革。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时代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它打破了以往各民族彼此封闭隔绝的状态,使人类开始迈向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并将交往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资本家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在16~18世纪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资本原始积累。正如马克思所言,“冒险者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3]170。

资产阶级的这一切行动都是源自于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求,资本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它“显示了工业和运动的奇迹”[1]175。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达的私有财产必然战胜不发达的,不完全的私有财产……货币必然战胜其他形式的私有财产”[1]175。资本的增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将这种欲望形象地描述为“法术”,不断驱使他们向世界范围内扩张,建立一种主宰全球的生产方式,用尽一切办法和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打破以往各民族国家彼此隔离的状态,才能解决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提供的有限性和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世界历史“是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和结果”[4],而资本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经济基础作用。

世界历史的开辟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必然结果,这个过程伴随着各民族国家为争取自身权力而进行的不懈斗争,成为世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政治线索。由于世界历史开创过程存在的矛盾性和不平衡性,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其他民族国家典型的中心-外围的政治结构,即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心,其他民族国家处于边缘状态的结构体系。世界历史的形成打破了各民族国家自给自足和封闭的状态,民族国家之间的依赖性加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同时迈向世界历史,而是资本主义开辟了世界历史,其他民族国家被迫卷入世界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言,“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3]404。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入,这种中心—外围的政治结构体系日趋稳固。这种结构使得“地球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5]5201。19世纪末,恩格斯将这种结构比喻为太阳—卫星对其进行了描述,指出:“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爱尔兰都围绕着它运转”[6]。但是资本主义主导世界历史中心的地位并不是永恒存在的,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盲目性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始终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人。资本主义在创造巨大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而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给落后的民族国家带来了新的革命力量。因此,外围落后的民族国家可以借助革命力量抓住机遇,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单纯对民族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进行事实性的描述,其价值旨趣在于对人的发展和解放进行思考。世界历史为人的解放提供了历史场域和满足发展需要的条件。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5]196正是在现实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人们突破了地域和血缘的束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逐渐走向开放和创新。广阔的世界市场和交往范围为人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大有可为的空间。同时,历史真正主体的解放和发展与世界历史的转化进程是一致的,在资本主义时代,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代替了前资本主义时代人对人的依赖关系。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因其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因为这时“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5]169。

在世界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单个人要想获得解放和发展,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过程中创造出的巨大财富无法掩盖其基本矛盾的恶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使得无产阶级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基于此,资产阶级只是充当世界历史的工具。无产阶级是一个世界意义上的概念,其解放全人类的事业也是一个世界历史的事业。无产阶级将通过共产主义革命,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完成世界历史的使命,成为世界历史真正的主人。

三、实践逻辑:新的国际形势下人的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中最富有创造力的学说之一,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谋求本国与世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人的和平发展、安全发展、均衡发展、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扎根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贯穿于世界历史的演进过程,是一条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新道路,体现了新的国际形势下人的发展的实践逻辑。

珍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消除动荡与战争,实现稳定与和平是中国人民生生不息追求的美好愿景,也是近来以来苦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持之以恒奋斗的宏伟目标。在人类文明陵谷沧桑的进程中,在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旧式殖民体系和一国争霸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人类生活在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中。但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时有存在,“战争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7]230。顺应时代发展规律,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友好关系才是实现人的和平发展的核心要义。

世界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同存在的大家庭,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不是诱发战争的原因。大国之间要摒弃通过武力、侵略和战争等恶性手段实现自身发展的旧思维,对涉及自身核心利益的矛盾争端,要通过民主对话的形式解决问题、化解分歧,做到通过和平的环境发展自身,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良性循环。各个国家和民族享有独立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权利,将自身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大国与小国之间要增强政治互信,不仅要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历史传统、当下选择和实践安排,更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只有各国和各民族毫不动摇坚持和平共享五项原则,以真诚友好的目光看待别国的发展,传播和平理念,践行和平方针,共同应对诱发战争的各种因素,才能实现全人类的发展。

渴望和谐与安全,远离威胁与恐惧是全人类的永恒心愿,但是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同样以纷繁复杂的方式此起彼伏地出现。安全问题呈现出联动性、跨国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利用别国的动乱换取自身的安全不复存在,单个人甚至单个国家应对安全威胁早已是天方夜谭,“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7]131才是消除威胁元素,实现人的安全发展的正确选择。

首先,共同安全旨在维护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在国家安全中谋求人的安全发展图景。国与国之间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的安全利益诉求。文化的多样性和制度的多元性可以激发不同国家寻求安全发展的创造力与积极性。因此,在安危交融、利益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要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兼顾他人的安全,坚决杜绝损人利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其次,综合安全旨在系统考察威胁安全的各种因素,认识到人类发展面临的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各国之间既定的历史脉络和现实逻辑是造成安全问题复杂多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既立足当前存在的安全问题,又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再次,合作安全旨在鼓励通过对话协商来消除安全威胁。心与心的沟通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情感,减少猜忌与困惑。以维护共同的安全利益为目标,以增强安全威胁的合作能力为着力点,实现在合作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合作的良好发展之道。最后,可持续安全旨在通过发展筑牢安全的根基,使发展成为处理安全问题的总开关和牛鼻子。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是源与流、根与木的关系。贫穷是产生战争和分歧的主要原因,没有发展作为前提的安全是没有保障的。因此,只有以发展促安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争可以让人类更加珍惜和平,更加渴望和平。以史为鉴,共同消除威胁因素,实现人的安全发展,是人类对世界发展环境做出的突出贡献。

贫困是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绊脚石,摆脱贫穷困扰,向往美好生活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梦想。从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制定的减贫目标到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对减贫目标的重申,足以表明各国为摆脱贫困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坚定决心。十几年以来,人类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居住环境得以明显提升、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义务教育得到极大普及等。但是,赫赫功绩的取得依然掩盖不了突出问题的频繁发生。发展中国家在实现部分人脱贫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混乱、疾病、城乡差距等隐性贫困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全民参与的方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响应国际减贫目标,为实现人类均衡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也愿意同世界人民一道共努力,共同消除贫穷状态,实现人的均衡发展。首先,要加快实现减贫目标。要在较短的时间铲除极端贫困的根基,必须加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相助。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自觉承担起减贫脱贫的主体责任和主要任务,找准致贫的原因,做到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要积极发扬扶倾济弱,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积极协助发展中国家人民向美好生活奋进。不仅如此,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给予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定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加大对贫困国家的投资力度,加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帮助不发达国家的人民尽快走出贫困的深渊,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均衡发展。其次,要走多渠道脱贫道路。尔虞我诈、以富辱贫、以强凌弱的发展方式早已在世界发展洪流中淘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资源共用、信息共享、资金共流、市场共建的大好趋势不可逆转。因此,要积极拓展新型能源、绿色环保、人才引进、农业创新等领域的开发,激发贫困落后国家的发展潜力,帮助发展中国家一起完成脱贫致富之梦。最后,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发展中国家致力摆脱贫困的重要保障。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积极协助发展不济的国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发展能力,为打赢全球减贫脱贫大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援。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7]421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滋养了灿烂多姿、绚丽多彩的世界文明。文化隔阂和文化壁垒是阻碍世界文明进步的绊脚石,而文化交流和文化互鉴是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催化剂。在人类文明面前,唯有尊重文化多样性、平等对待各民族文明,加强交流互鉴,才能共同消除文化壁垒,实现人的文明发展。

首先,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各个民族的文明犹如优美的音乐,尽管旋律不同,但都婉转动听、沁人心脾。人与人之间的种族、肤色、语言差异丝毫不影响其文化的独特魅力。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孕育的文明都是本民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有着丰富的存在意义和发展价值。只有正确看待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差异,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让世界文明不断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其次,文化的包容性表明文化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等对待各民族文明是创造文明世界、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文化为其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丰厚滋养,是维系这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动力。我们既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要树立“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良好心态,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领略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特色,提升识别和鉴赏不同文明的能力。再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8]。文明如水,通过不同渠道和不同形式悄无声息地在流动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只有在跨时空、跨民族、跨国度的交流互鉴中,人类才能发现不同文明之间的独到之处,才能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丰富养料。最后,在传统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实现人的文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所在。失去了灵魂,文化发展就失去了精神根基。但是,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并经过岁月的洗礼积淀形成的,不可避免会存在与新时代不相符合的部分。因此,唯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树立创新意识,才能在文化的视角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开辟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未来。

四、结 语

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性、世界性的挑战。生态问题关乎人类命运、关乎人类未来,与人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的产生,使世界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然界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界,改造着自然界的原生形态并不断突破自然界的界限。“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3]140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人类由敬畏自然、崇拜自然上升到轻视自然、漠视自然甚至试图征服自然。事实证明,当今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部紊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肆意破坏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所致。历史的进程告诫人类,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呵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并且目前为止唯一可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共建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全世界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任务。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的制定与签署见证了几十年来人类为应对全球生态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也为探寻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宝贵思路。这表明人类在不断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方案,致力于寻求一条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人间正道。首先,要团结全人类力量。面对气候变暖、植被破坏、生物灭绝等全球性生态难题,必须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参与,凝聚共识,为全面克服生态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提供科学可靠的解决方案和举措。其次,要创新解决思路。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昭示我们必须树立国际视野,以创新为要,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作用,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以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等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转型发展,增强人类应对生态问题的能力和效率。最后,要综合考虑各国国情。国情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应对能力和解决途径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解决生态问题不是快刀斩乱麻,而是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发挥不同国家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方面的优势和长处。发达国家应该提出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撑,助推发展中国家在走出生态危机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共同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共同体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爱的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人类第一杀手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