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和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0-12-19蒋洪涛杜益文
蒋洪涛,杜益文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湖南 邵阳 422000)
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中属于一类常见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易产生于超过40岁男性患者中,多见表第一跖趾关节,也可以产生于其他较大关节中,以足部关节与踝关节为主要的病发部位。其疾病因素为尿酸盐在软骨、关节囊以及滑囊等关节相关组织中过量沉积,致使关节组织产生炎性反应。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通常于夜间病发,受累关节疼痛感较强,关节压痛、红、热、肿,患者可伴头痛、发热,全身无力等并发症状,病发时可持续3~11 d,暴食、着凉、过劳、精神紧张、饮酒、手术刺激等均可成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2]。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其间歇时间也会逐渐缩短,病期得以延长,病变关节慢慢增加,逐渐转变为慢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后患者关节会出现畸形僵硬以及运动受限等症状。约有30%左右的患者可以痛风或产生肾脏并发症等,晚期则会出现高血压、脑、肾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还存在少部分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与心血管意外情况。就当前来看,临床判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方式具体为MRI、CT与X线等,本文对近一年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X线、CT和MRI检查法的临床有效价值,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挑选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研究(6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ACR(美国风湿病学会)2010年提出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诊断标准。其中,男59例,女8例,年龄31~73岁,平均(49.61±3.56)岁,病程1~19年,平均(5.49±3.25)年,血尿酸值222~732 μmol/L,平均(455.32±19.46)μmol/L。
1.2方法:入选的67例患者均实施X线、CT、MRI检查。X线运用PhilipSDR系统实施摄片处理,受检关节给予正位以及侧位片拍摄,膝关节拍摄条件:66 kV、8.98MAS与23MS;踝关节足部关节拍摄条件为55 kV、6.24MAS与19.93MS。
CT检查采用Philip Brilliance 16排CT机下进行扫描,运用Extended BrillianeeTM works-paeev3.5.0.2254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后期处理。
MRI使用Philips公司所提供的1.5T Intera型磁共振扫描仪展开检查,常规展开平扫与加强扫描。
检查的所有图像由相关专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两位高年资医师进行评判,根据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对患者关节有无软组织、骨内痛风石、骨髓水肿、关节积液、骨质破坏、滑膜增厚、软组织肿胀等情况加以评定。
2 结果
对比X线、CT和MRI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结果,CT与MRI检查法在骨内痛风石与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检查法在骨内痛风与软组织的检查率中比CT检查法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与CT检查法在骨髓水肿、关节积液以及滑膜增厚检查率上均低于MRI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CT和MRI检查法在骨质破坏的检出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X线、CT和MRI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结果[例(%)]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的起病较急,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同时还可随饮食以及天气变化得以加重,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病程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痛风越早确诊,便对越早能有效治疗,所以,在痛风早期确诊该病症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可以根据检查图像的相关数据对病症进行进一步确认,依照临床表现、X线检查以及化验可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诊断,然而,完全确诊还需要由关节液或滑膜对其尿酸盐结晶进行检查。其中X线、CT与MRI等检查法被运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检查中[3]。
痛风早期主要表现为关节积液及关节肿胀等,所以,痛风早期的检查中,主要针对表1检查数据对痛风进行诊断,对几项检查内容敏感度较高的检查方法其在实践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中,对所有患者分别实施X线、CT和MRI检查,对比X线、CT和MRI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结果,CT与MRI检查法在骨内痛风石与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法,而MRI检查法在骨内痛风与软组织的检查率中比CT检查法更高;X线与CT检查法在骨髓水肿、关节积液以及滑膜增厚检查率上均低于MRI检查法; X线、CT和MRI检查法在骨质破坏的检出率中差异不明显。
由上可见,MRI检测对确诊病症敏感度更高,其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优于X线、CT检查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