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音乐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

2020-12-19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五小学宋雪华

亚太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情趣情境音乐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五小学 宋雪华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不仅仅需要教师教会学生相关的歌曲,而且需要结合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优美旋律,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这就需要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让学生重复地进行音乐的练习,结合相关的音乐课程,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中的美,能够通过相关情境,更好地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而提高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聆听,培养学生乐感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结合相关的音乐知识去认真聆听,学生只有在聆听的基础上才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美,感受到歌曲中完整的艺术形象。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的过程中还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音乐知识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进行音乐节奏的感知学习,深刻地体会音乐歌曲中所表达的内涵。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歌曲《数鸭子》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去观察鸭子,然后让学生结合直观形象的动画反复聆听音乐。这个时候学生就能够感受到童谣中所蕴含的诙谐幽默的风格,最终体会到音乐知识学习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知识中的美,提高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

二、恰当引入动作,提高学生乐感

要想让学生对于学习的音乐知识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在歌唱的时候,为学生引入恰当的动作,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知识中的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边唱一边用自己的动作来描绘歌曲中的内容,有利于快速地记忆相关的歌词,还能够让自己的感知能力得到训练。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得到有效的提高,让自己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例如,在学习歌曲《找春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进行课前探究,让学生回忆春天有哪些美景,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音乐的欣赏。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音乐中的美。这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不仅仅能够激发学习音乐的热情,还能够从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三、创设学习情境,增强学生乐感

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专心地投入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氛围中去体会音乐中的美,让音乐知识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教师需要研究学生学习内容的内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歌曲《小二郎上学堂》歌曲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说出自己每天上学时候的场景,是否喜欢每天到学校学习,还是忐忑自己的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这个时候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歌曲的引入,让学生感受音乐中主人公每天上学的场景,进而更好进行音乐知识的感知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知识。

四、激发审美情趣,促进乐感发展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发展,教师需要结合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审美学习情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歌曲的同时,为学生引入相关的音乐器材,让学生通过乐器的表达去感知音乐中的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树叶儿飘飘》的时候,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进入大自然去感受生活中树叶飘落的场景,金黄的树叶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的感受学习,学生就能够自己感知到音乐中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能够让自己快乐地学习音乐知识,体会音乐中的美。

总之,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不断改革,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地探索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能力培养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在钻研学生教材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音乐知识的感受和学习。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就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的陶冶和学习,提高生活的质量。

猜你喜欢

情趣情境音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