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行为改进的低年级语文学习评价
2020-12-19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林珊珊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 林珊珊
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学生上课缺乏主动性、情绪低落、开小差做小动作、课下自主学习能力差。学得苦、学得累、学得不好甚至厌学,在很大程度上与不愉快的学习体验有关。
小学语文学习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过分关注学习结果,一些教师忽视学生的过程性发展,只是根据学生期末试卷上的分数划分等级,评价方式片面单一。这样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真实状态的鉴定有失偏颇,很难公正全面,更别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近年来,诸多学者和教师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评价问题进行了多方面探究:朗读评价、抄写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作业评价、课堂评价等,取得了不少成绩与经验。但从现状看,仍旧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做出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行为改进,仍存在很多可以探究的空间。为此,笔者通过长期探究,试图寻找一种更合理的评价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低年级语文学习评价取向
发展心理学研究与实践观察都显示,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控能力较差,学习行为常常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从学生家庭表现的观察发现,学生常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可为什么课堂上却有那么多的学生不敢讲、不愿讲?这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的观察、探究显示,片面的甄别式评价,是压抑学生表现欲望与冲动、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元凶。因此,能否给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处愉快的学习体验之中,在这一阶段学生学习中具有重要影响。为克服学习枯燥、乏味,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低年级学生学习评价就应以激励为主,以关注学生学习行为是否有发生为重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主体取向,即基于学生学习行为改进的发展性评价。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施学生学习行为改进的发展性评价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评价要重视发展,发挥激励功能
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更要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情况。由于语文学习具有内隐性,因此评价要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去审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及时诊断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具体的分析,提出改进方案,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才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评价要强调客观,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现象,从“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将他评与自评相结合,开展生生互评,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增强学习动力;倡导师生互评,通过师生互换角色,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矫正学习方法;鼓励自我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评价中正确认识自我、收获自信,从而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要落到实处,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不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更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行为,着眼于学习行为的改进,所以评价方式要力求多样化,例如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还要注重丰富测试手段,注重不易量化的评价目标,注重能力培养,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起点与进步,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真正将促进学生发展落到实处。
二、低年级语文学习评价方法
低年级语文学习评价不是为了评判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等鉴定,而是基于学生学习行为改进的一种评价,目的是增进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感,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那么,怎样才能顺利实现这一根本性目的呢?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初步形成以下几种策略。
(一)注重课堂评价,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语文课堂上的评价语言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启发、引导、评定、激励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广泛收集一些预设性的评价语,常用常新,时不时给学生以新鲜的评价,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你不仅读出了文字,还读出了画面。”这是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时的语言,它在暗示学生:朗读的最高境界是用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读活了。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身心状况以及家庭生活环境,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共同进步,而不能忽视中等生和学困生。“刚才读书的时候,这位同学读得快,读完后还标上了自然段序号。”“这位同学虽然读得慢,但还是坚持读完了课文,真不错!”这是教师在评价两位朗读水平有差异的学生初读课文时的语言,它重在从不同侧面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读贵有法、读必到位。最后,教师要运用生成策略,在预设的基础上,适时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行为表现,生成符合当时课堂环境、教学情境的评价用语或形式,做到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会鼓掌的手是高尚的手!”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时的评价语言,它旨在告诉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是灵魂高尚的表现。总之,好的评价语言能催开学生绚烂的思维之花,让学生找到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和勇气,为课堂注入生命活力,营造出语文课堂快乐、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二)关注隐性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性
所谓“隐性评价”,通常是与显性评价相对而言的一种评价方式,即间接的、内隐的、非正式的评价。其实,隐性评价设计范畴广、作用对象多,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例如,在低年级语文学习中,往往关注识字、写字这些教学重点,以笔试为主,评价方式单一,考题所涉内容偏窄,机械训练使得学生讨厌本应该生动有味的语文课程,学生思维被固化。而对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等学习过程,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能力不够重视,因为这些是考卷上不能直接反映出来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保护?语文素养如何提升?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评价中,我们要摒弃以往唯试卷成绩论的单一评价,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学习行为的评价,将语文实践活动情况及时记录并纳入期末考核,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体现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发展性。
(三)制定适性评价,形成评价的个性化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课堂的纪律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一些调皮的学生总是影响课堂纪律。所谓“适性评价”,即适合学生个性、共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就是在个性化学习方案制定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语文学习问题列出评价项目,制定个性化每日评价量表,这一评价是针对自己的发展和自己过去的表现相比较,看看自己进步的幅度有多大,不需要和其他人相比。每日语文课后,进行自评、同伴评和师评,并将每日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家校沟通,针对评价结果做出相适应的辅助奖惩措施,一段时间后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产生好的影响。用每日评价表的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去促进低年级学生改进其语文学习上的缺点,让评价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评价为了学习、评价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目的。
(四)建立评价档案,体现评价的多样性
笔者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教师、家长想要客观认识、评价学生,为其建立评价档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既可以全面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成长经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又能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低年级孩子存在个体差异性,因而评价的角度和内容也要因人而异,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主题和类型进行设计和制作,避免千篇一律,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评价档案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不断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摒弃以往唯成绩论的单一评价,改变评价标准,运用基于学习行为改进的评价策略,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和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满意度。只有认真执行以上这些评价标准,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化成长,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和幸福感,为创建学习中心的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