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时代教育新观念研究
2020-12-19王忠东李伟晗朱海荣
王忠东,李伟晗, 朱海荣
(1.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来宾 546199;2.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智能技术是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大规模重塑人类教育生态。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智能技术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制定并实施教育智能化的发展战略,我国教育也正步入智能教育新时代。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面对人工智能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探究智能教育时代教育新观念,对于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有着重大意义。
一、智能教育观念
智能教育即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精确计算学习者的专业背景、教育经历、思维倾向、能力潜质,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合理优化配置并呈现教育教学内容,促进教育教学交互开展,实施因材施教,实现受教育者个性化发展和专业核心素养的新型现代化教育。其中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程,教育技术的更新先于教育理论的创新,而教育理论的创新又是推动教育技术创新的思想武器。传统教育教学理论是在网络技术不发达和教育教学技术含量不高的情况下创建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认为教育活动是发生在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的封闭环境而忽视了外部环境,尤其是现代技术指引下的开放的教育教学活动,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时长、到教学环境,都相对稳定和封闭,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记忆。
智能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教学的过程是连续的、不断形成和优化内外部知识网络的开放动态过程,只有将教育教学各个节点互联互通,使其形成教育教学的网络,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教育教学的网络中,都是网络结点和信息源的一个联结。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半衰期变短,信息量激增,单靠传授知识、记忆知识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
智能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创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营造了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通过网络存储、传递、检索来寻求和获取所需知识,通过优化教育教学内外部环境,学习者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保持知识的流通与创新。智能教育具备学习环境管理、学习资源获取、过程即时互动、过程情感感知等多重维度及特征,能引领学习者主动学习、探究研发、评价使用、创新迁移,避免让学生感觉自己只是一个被动的知识容器、袖手旁观的知识消费者,而更多的体验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生产者。
在智能教育时代,教育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课程资源的整合者与开发者、教学机制的研究者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者。教学资源不是简单堆砌,要教学化处理,即备课要有更多研究性的元素。教育者要创建课程资源学习系统,辨识、加工、转换、处理、推送学习资源,从而全方位地提供适应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教育者本身有自我管理和成长进步的独特性,教育者要不断学习智能技术应用类课程,增强信息素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获取整合加工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创设具有情景感知联想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呈现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新颖清晰、呈现的方式要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教师要树立大课程意识,摆脱碎片化教学,所教课程应集中指向核心素养。
智能教育时代对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目标,人才培养导向不仅要具备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基于人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学习能力以及独特创新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目标要紧密连接开放的世界,有能力跨学科跨领域并交互融合,勇闯世界文化与科技前沿的“无人区”。
创新拔尖人才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新性人才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智能教育根据累积的大数据与强大算法持续创新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应需要而生、因需要而建,更有利于精准强化培养和造就具有引领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21世纪信息、媒体、技术技能是人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检索、查询、学习、评价与使用所需要的课程资源的能力。
教育智能化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教育问题,只有将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体系,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推动教育体系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文化重构,才能达成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的目标[1]。
二、公平教育观念
公平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智能教育以创新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数字化转型,汇聚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泛在”。教育教学的线上化、数字化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的围墙,突破了时空界限,实现了人人、处处、时时学习,智能教育能够根据对教育环境的感知作出合理的教育行动,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发展。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纳教育”,强调人人均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教育要无差异、无歧视地涵盖全体儿童。全纳教育理念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特别是社会底层的个体也应享有教育的权利和同等教育的机会。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目标是要确保教育的全纳性、公平性和质量性,倡导为增进全民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与机会。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上有失学儿童2.63亿人。要实现到2030年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全球合格教师缺口达百万计,而优秀教师的缺口更大。为填补师资,一些国家招收的临时教师不符合培训和学历要求。这种做法更加剧了教育不平等[2]。
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状况还较为突出,使得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存在巨大差距,偏远地区师资匮乏,资源短缺,办学质量难以保证,这是落后地区教育普遍面临的难题。教育的对象是人,乡村教育的办学状况关系到我国相当数量人口是否能接受教育,与教育公平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教育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可以使弱势群体冲破阶层固化,平等向上流动,消除贫困人口的代际传递。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教育教学资源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传输作用,形成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广泛的教育公平。
信息化的智能教育对接线上线下优质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具有开放、便捷、互动、高效的基本特征。学校围墙的边界、教学主体的限制不断被打破,从教育过程到各类教学设施、教学工具、学习资源都将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宽广的网络世界可以使学习者获取各种各样的教育信息,最大化地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广大地域,极大提升教育体系投资收益以及教育服务效率。为消弭教育鸿沟,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公平与融合,补齐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短板,让贫困地区学生也能分享到信息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和优质资源,获得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
三、全球化教育观念
当代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共同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教育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教育资源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全球各国教育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信息革命加速了国际教育资源的交互流动,全球信息网络的普及,教育资源开始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互联互通,教育全球化不断加深加速,世界各国的教育活动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一个人类全新的教育理念,发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倡议。教育学生认知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了解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必要性。全球教育的联结,使得培养和服务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全球治理交流人才不仅服务于本国本地区发展,而且越来越多地贡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带来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资源交流频繁,有力地推动了多元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各国教育不断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提升教育国际化竞争力。美国由于拥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全球化使得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留学目的国。
在新时代,我国为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格,进一步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2016年,教育部出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该文件列出了学生发展的九大核心素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培育目标的一次重大修订。
九大核心素养目标是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在这九大核心素养目标里面,其中的国际理解已经得到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和行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3](P4-17)。这也说明我们国家的教育已经站在了全球化这个新时代新趋势的平台上来构建我们的教育体系。要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设定全球视野的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从而创新人才的供给模式。
教育是全球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战略领域。它能帮助人们建立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认知和认同,并且建立宽容和谐共生的全球文化习性。教育作为一种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备受各国的关注。特别是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开放教育资源很受各国关注。全球化正在重塑现代教育和教育培养目标,各国教育时刻都处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国的高校要参与国际化,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要符合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即我们培养的学生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4]。推动教育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它更好地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以及每一个人[5]。
不可否认,教育全球化会给国家带来一些问题,如导致国家部分创新人才流失、文化过度多元化、弱化国家认同感等。美国的特朗普执政后,采取一系列反教育全球化政策,试图阻止世界教育国际化。有专家指出,无论外部政治环境如何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6](P7-12)。
四、教育组织变革观念
夸美纽斯( J.A.Comenius) 的《大教学论》倡导“人人都需要接受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泛智”教育思想,主张将人类的一切知识要交给一切人,首创班级授课制、学年制等,强调集体教学。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普及教育。夸美纽斯非常强调采用这种省时省力的规模化生产的教学组织方式,一个教师可以同时面向数百个学生上课。班级授课制迄今为止仍然是全球最普及最有影响力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对人类教育文明的发展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这种班级授课制使得教育在同一时空里发生着教与学相互交织的过程。教师是上级,学生要遵从,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即班级授课制有独特的双主体的属性,但以教师为中心,这就是学校的二元性。学校教育的共同目的就是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是主导,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性使然,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使然,学生的本质是不成熟性使然,学校履行着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的职能。
新时代提倡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促进人人皆可成才、树立教育终身化等新教育理念。传统学校教育先是假设了一个虚拟平均值的学生,把学生当“产品”,实行流程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培养模式,高均值、低方差,缺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培养方式。而一个只经过学校教育而没有自我创造能力的人,他的一生注定是拷贝和模仿的。
教育技术进步促进教育组织的变革,智慧课堂为教育主体建立一个E-Learning学习环境,即电子数字网络学习,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数字化方法进行教与学的过程,即时存储加工传送分享教学内容与资源的过程。这就给传统的学校组织形式和班级授课制带来很大的挑战。基于网络社会的平等性,教师在更大程度上不是一个“上级”而变成了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的“服务员”。师生之间的关系会逐渐走向平等互动协同合作,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没有了义务而只有权利。为学生增强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行性,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未来教师要更加适应人机结合的这种独特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这种移动和泛在的学习环境使得未来的学校教学资源必将更加平等开放协作共享。
学校的内涵必将发生变革,学校的时空将不断拓展延伸,传统学校将被取代,取而代之的是建在线上的云端学校和云端课堂,学校规模变得更大更广泛,无限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交互流动、生长生成,知识权威不断被打破和弱化,使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互动更为灵活、便捷与高效。智能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使学校和教师必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更加宽广的视野和互动的关联意识,超越传统封闭的教材和课程系统,保持开放的心态和信息敏感度,主动搜索,选取、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大量与学科专业领域最新发展相结合的有生命力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大幅提升课程内容的创新性,以培养精细化与个性化的创新人才。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提倡新教育生态观,即为学习者提供更好地教育,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知识技能要升华为素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智能教育重构学习空间,使得每个学习空间都带上了学科属性,空间内部所有元素都被赋予学科含义,每个学习空间都充满育人意义,让学习在更有意义的情景中发生,让学科体验无处不在。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新时代,教育教学过程是时刻处于改革创新中的科学研究与实践过程,是不断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如果今天我们还按照过去的方式进行教与学,我们就会失去教育的未来。从教育的本质上说,创建适合学习者的智能教育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场走出传统书本知识走进智能化、公平化、全球化的教育变革中去,也是走向学生个性发展和精细发展本质的革命中去,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教育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观,探索智能教育的发展规律,运用教育的创新观念指导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进入新时代 ,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色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