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思政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2020-12-19宋新宇李媛媛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究生特色

宋新宇,李媛媛

(华北理工大学 社科部,河北 唐山 063210)

党的十九大报告完整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政课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阵地。研究生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是未来从事某一领域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让他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增强他们把握时代的能力,对于研究生自身和国家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生思政课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等,2017年春季增设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课程。这些课程都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但侧重点稍有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在其指导下取得的重要成就,涉及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涉及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课程主要探讨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核心内容等。

2014年和2017年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共收录178篇重要文献,生动地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而研究生思政课的实质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此课程聚焦于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重大的社会问题,研究此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于探索如何更好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达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促使他们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于此,将从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两个方面探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课程的授课模式。

一、授课内容:体系性和专题化并重

研究生思政课“既要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1]对于研究生来说,只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但获得的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碎片的堆积会给人们带来杂乱感,人们常常感觉学习的知识很多,但还是难以达到对某个问题的清晰理解。因此,学习严整的体系,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整合能力,帮助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实际生活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一样,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在授课过程中,要强调它的体系性,讲清楚它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的逻辑性。

但本门课的课时量只有20学时,需要进行专题化教学,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中完成大量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授课中,采用体系和专题结合的授课形式。学习理论体系非常重要,但太偏重于体系,就只能把体系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大致说明,由于分配到每一个内容的时间都不太多,学生对每个内容的印象都不太深刻。也就是说,太多注重体系就没有办法深入研究某个问题,研究生思政课的授课目标最终是培养学生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主要以专题的方式开展。而且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题的讲解,能够增加课程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对理论重点难点的把握,从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在开课之初,依托教师团队的力量,进行集体备课,深入学习和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设定了统一的专题,包括:中国梦、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文化和生态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五个专题,基本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统一的专题之下,又给各位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在专题内,选择自己的研究专长,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看到理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从中体会和感受理论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对理论的信服度。

通过专题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当前的重大热点问题,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通过专题的讲解给学生示范,如何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理论对现实的指导作用。也就是,在保持课程整体性、系统性的前提下以专题的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的讲解,激发学生学理论、用理论的热情。我们在讲授专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从问题的由来、对问题的分析、对问题的解决几方面进行,学生由此也掌握了研究某一问题的基本思路。

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但是网络信息的缺陷是碎片化,学生很难获得全面的对事物的了解。而授课能够选择学生关心的问题,在课上提供较大的信息量,一次性讲清楚一个问题,真正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提高他们对理论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经济思想时,全面涉及到它的理论渊源、主要方面、主要特征和方法论,使学生全面认识习近平的经济思想。由于网络上大家都可以发声,网络上的声音未必是主旋律的,未必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学生往往无法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通过专题的讲解,能够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因此,专题教学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在选择专题时需要注意,按照理论本身内在的逻辑结构选择专题、安排专题的顺序,要选择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作为专题切入点,力争把每一个问题讲深讲细。需要讲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将它的理论渊源讲清楚,将重点放在习近平的最新论断,主要集中于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理论品质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导向作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式全面渗透和贯彻到授课中。

选择的专题还要切合研究生学习生活实际,通过专题的选择让学生明白理论并不枯燥也不遥远。例如,在讲解文化自信时,通过学生生活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符号,如诗词、汉服等入手进行讲解。在授课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研究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促进他们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困惑给予明确的回应。

但是进行专题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有较好理解,却忽视了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未能形成对理论的整体理解。在这一轮授课中,由于课时限制,没有单设社会建设这个专题,而是把它融进其他专题的讲解中,有的同学在课下与教师探讨时提出,社会建设是不是不重要。这需要教师在实际授课中,适时提醒学生,正在讲解的专题和整个体系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总之,在授课过程中,要明确传递给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严密的体系,让他们理解所学专题是体系的精华,是理论对时代问题的回应,而这种回应恰恰体现了理论的时代感和说服力。通过聚焦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由于课时和授课人数的限制,课堂授课的方式是教师给学生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对问题的理解,实际上也是灌输法。灌输法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效率高,通过灌输可以高效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的思维方法。但是灌输法的运用,在内容上应不断更新,在形式上应更具吸引力,应在灌输法的基础上融入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方法。为了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考察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自然延伸出了实践教学。研究生更加关注现实问题,更加期待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关于现实问题的回应。所以研究生的思政课教学,既要在理论上有深度,又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进行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运用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探索不同的实践途径和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对实践及实践教学应该作广义的理解,而不能把实践教学仅仅理解为走出校门搞实践活动。”[2]因此,实践教学不一定是组织学生去参观考察,这样的活动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组织起来难度很大。实践教学可以主要通过课堂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实践教学的主题,让他们去做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社会实践报告,专门设置课时,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集中展示小组成果,交流心得体会,以此来检查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并且针对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为了让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小组除了要交一份实践报告外,还需提交小组的分工表、活动记录表、每位成员完成任务的成果或者完成过程的说明。在评定分数时,根据小组的最终成果和个人所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综合打分。这样既鼓励了小组的合作,又要求成员必须对小组有贡献。通过这种评分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在实践中体会所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一个主题或者范围,学生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实际,将问题细化,要求学生在开始调研之前,将确定的具体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问题的范围、调研的可行性等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学生在搜集资料、开展实践和写作调查报告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和教师沟通,获得教师的指导。

授课布置的主题是文化或生态,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授课中,把主题进一步扩大为五位一体的任一内容,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并恰当地表达。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某些术语或表达不规范,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并且讲清正确用法和这样使用的原因,这样会让学生印象比较深刻,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某些概念和理论。另外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认真做了调查研究,但他们的报告可能只是就事论事,或者过分强调整个问题中的一个观点或一个方面,未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缺乏理论性的思考。例如,在授课中有一小组的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深入研究了黄河生态治理,在讲解中能看到他们对这个主题做了深入地研究,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没有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支撑作用。又例如,有一小组的学生讲文化建设,非常详细地谈到文化积淀体现为人的谈吐和修养,但是没有谈到文化对国家影响力的重要作用。研究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在整个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的对具体问题的指导不是很多,他们普遍缺乏的是理论思维的习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某个社会现象,更要注意帮助他们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上升为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认识,而不停留于简单的就事论事”,“回归研究生思政课的主题”,[2]达成授课目标。

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一样,具体到每一个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都不相同,对思政课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而不同专业合班上课,给授课带来困难,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能关注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难以照顾到更多学生。在设置课程深度和难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学科背景、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研究生已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研究生阶段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应是本科阶段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师应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兴趣,课程的深度和难度应以大多数学生能听懂、能用上为标准,对于某些理论上的难点,提示有兴趣的同学在课下继续思考,每节课都提供给学生一些深度阅读材料,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高理论素养和学习兴趣。

华北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主要分为理工类和医学类,在授课中实行了分大类教学,这让教学更有针对性。理工类和医学类学生在高中基本上学的都是理科,他们更习惯于用逻辑去把握事物。“让他们相信一个命题或者一件事情,他们的思维习惯大概率应该是先找证据,然后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到一个让他们信服的结论。”[4]

在实际教学中,理工类学生更加习惯运用演绎、推理这样的思维方法获得知识,而医学类的学生更注重通过观察到的事实来检验所学知识。这种思维偏好和他们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顺应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充分的逻辑推论和事实支撑把问题讲清楚,学生就能够接受并认可所学知识,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专题内部的逻辑性和专题之间的逻辑联系,融入大量的案例论证教学观点。当然,理工类和医学类仍然是非常笼统的专业划分,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不同,学习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如果条件允许,能尽量采用同专业合班、小班式教学,这将会更有利于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这一轮授课最大的体会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现象和事件作为切入点进行讲解,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识储备,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教师要做的是因势利导,而不是强行灌输。在授课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坚定的信仰去吸引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和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发生对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讲授的知识点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在其中发生的师生情感的互动更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站在研究生的角度,走进他们的内心,体会他们的思想”。[5]在讲课时,除了要用有深度的理论吸引学生,还要用从心而来的温度感染学生。

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相呼应,教学评价方法也应突破单一的考试模式,变得更加丰富。教学评价指标的设置应与教学目标一致,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察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方法是闭卷考试,闭卷考试的题型应该多样化,既有考察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填空题,又要有考察分析问题能力的辨析题,还要有考察解决问题能力的论述题。考虑到这门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选用偏重于基础知识记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而采用了论述和简答两种题型,让学生应用理论分析社会现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设置了50%的平时成绩分数,其中包含15%的课堂表现,包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部分通过课堂表现,部分通过实践教学成果,在平时成绩中设定30%的实践教学分数,通过学生提交的各种成果以及课堂展示的表现,评估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对所学理论有情感上的共鸣,在多大程度上将课堂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信念体系。

三、继续提升的思路

授课中形成的“体系+专题”的授课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后继续提升的思路,主要集中在授课方法的更新上。授课是教师团队集体备课,统一设置专题和考核方式,由一位教师为一个班级授课。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在之后的授课中,我们将探索团队授课法,每个教师讲授自己最擅长的专题,一门课程由多位教师讲授,使研究生通过不同教师的讲解,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

授课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教师设置的主题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将题目做进一步的细化或引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方式、方法、进度等。但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完全独立开展研究还是会有一些难度,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他们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的。学生选择的题目不同,学习习惯和进度不同,需要进行的指导以及需要指导的时间也不同。网络教学平台能很好地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教师可以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定期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与他们进行沟通。

授课中,对网络教学潜力的挖掘还不够,之后将重点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学习任务,完善网络课程资源,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更加便捷。网络教学的作用如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思政课教学的场所就会得到极大的拓展,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和交流,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都会得到激发,教学的效果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前者教学方法的发展中必然催生出对后者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主要学习理论知识,为了让他们对知识有所感受,需要开展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撑。而网络教学的发展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果将这三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专题和体系授课中求深度,在网络教学中求拓展,在实践教学中求实效,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就是全面的,教学效果也能得到很好地提升。

总之,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授课更有挑战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断升级自身的教学理念,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而且,“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6]在实践中不断思索,在思索中不断改进,以求真正提升教学效果,真正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益。

猜你喜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究生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亮相法兰克福书展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