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进路
2020-12-19刘迎春
刘迎春,陈 丹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只有精准把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探索出能够与新时代相呼应的新规律,服务于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相契合的新进路,才能真正的做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
(一)信仰多元化与思想独立交融,崇尚自我价值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的脚步。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观念转代的背景下,作为舶来品的西方多种社会思潮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高等学校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固本铸魂的前沿阵地,通过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促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1]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表明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具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但是也有小部分大学生不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出现“信仰”缺失、精神“缺钙”等问题。比起社会整体所追求的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他们更倾向于物质化、实用化信仰。例如:宗教信仰、法律信仰、神灵信仰、甚至无信仰。同时,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他们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发展。思想上具有独立意识,行为上喜欢独立自由。因此,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由单一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为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多种信仰共存的多元化信仰格局,崇尚实现自我价值。
(二)理想务实化与价值多元交叉,追求功利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这种深层次矛盾常转变为贫富差距、就业压力、教育不公、高校扩招等外在表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一方面,人生理想趋向务实化。大部分大学生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志愿者活动为集体和社会贡献力量。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务实化,他们更多的是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成功”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人生价值趋向多元化。大部分大学生会以对社会贡献大小,作为人生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志。但也有部分大学生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评判事物的重要标准,对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漠不关心,甚至于参加学校和班级的集体活动都要看是否对自己有利。在他们身上理想务实化与价值多元化交叉,大部分大学生申请入党的原因,是从现实利益考虑对个人就业和发展有利。他们对评价评优、助学金关注高,对学校、班级活动关注低。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多关注于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而非抽象的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人生目标。
(三)学习自主化与网络行为衔接,依赖虚拟空间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时代,受成长环境、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与高中应试教育下学生的被动性学习相比,大学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时下大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取得全面发展并形成自我竞争力。而现实生活中步入大学的校门,意味着大学生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他们终于摆脱了高中传统学习路径的负担,摆脱了父母传统教育观念的絮叨,迎来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但应注意,除了高校教学计划所安排的课程外,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有很多课余时间。但大部分大学生偶尔会主动自主学习,只有小部分大学生会经常自主学习,而在获取自主学习资源途径方面主要来源于网络。“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扩展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3]大学生个体行为在线上和线下呈现出“两张皮”现象:一方面,互联网的快捷高效、海量互动的优点,使得他们快速掌握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技能,接纳信息的渠道趋向多元化。另一方面,“00后”大学生被称为“数媒土著”,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社交、网络消费的能力。
(四)生活多样化与心理问题同步,关注社会实践
大学阶段较高中阶段相比,在完成高校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之外,大学生有更多的课余生活。一是生活网络化。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迅速渗透,不少青年学生时时处处遭受着网络文化思潮浸染。时下青年学生热衷于网络生活,上网已成为青年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社交、网络消费等网络行为已然侵蚀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浸泡在网络的泥潭中乐此不疲。二是生活实践化。实践活动是对既有课堂教学起到补充作用,实现大学与社会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实现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多维互动。让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实实在在地用脑思考、用心感悟、用手践行、用脚丈量。新时代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于各类校内外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好青年学生真学真会真用的问题,切实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理论学习与个人需求同步发展。三是生活寝室化。寝室生活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同学们在学校的第二个家庭。来自全国各地的寝室舍友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寝室空间,他们在生活习惯、性格爱好、家庭经济等方面特征不尽相同,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容易出现心理变化激烈、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一方面,大学生非常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尝试通过学习补充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少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适应性差、自控能力薄弱、人际交往障碍等。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规律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道德与心理补充性
大学时期是个人心理变化最强烈的时期,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逐步走向养成的困惑期。当前大学生道德失范具体表现为:一是学习行为道德失范。受社会信息化、家庭差异化、校园自由化等内外因素影响,加之部分大学生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有限,使得大学生中出现“佛系”上课、假装学习、“低头族”的学习状态。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大学生对自身学业的迷茫和彷徨以及对现实的逃避,需要开展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二是社会公德行为失范。大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辐射源,但部分大学生提倡自在自我、享乐主义,以随意插队、浪费粮食、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表现出来。高校需要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大学生内化心理机制,对自己的“知”与“行”进行自我调适。三是恋爱行为失范。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变化和“三观”形成的青春后期,他们渴望爱情。然而错误的恋爱观导致大学生恋爱中出现为爱而爱、为满足虚荣心而爱、为摆脱孤独寂寞而爱,甚至形成因失恋而厌学、自杀、抑郁的扭曲爱情观。高校需要帮助大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韧性,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危机的应对能力。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坚持正向教育外,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理想与现实差距性
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4]作为出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他们既思维活跃又求真务实,既敢于追梦又张扬个性,在思想意识上崇尚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同时,这种价值观念使得他们的自我理想与自我现实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还需要考虑的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模式呈现多样化态势,势必会引发大学生出现思想信念薄弱,诚信意识谈话,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等问题。理想与现实之间遥远的距离,不可避免的对个体在社会发展中造成心理冲击,使得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缺钙”,盲目追崇“佛系青年”,甚至“一夜暴富”,形成不合实际、好高骛远的理想。大学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脱节,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导和培育情境下,强化自我认识,自我实践,和自我管理来调试理想,进而缩小个体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媒介与群众认同性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会迅猛发展,网络化语音、文字、图片、视频逐渐占据大学校园交往场域的半壁江山,让毫无自控力和抵抗力的大学生陷入“网络鸦片”的死循环。大学校园中的“低头族”随处可见,他们随时随地的刷头条、玩抖音、打游戏,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社区。高校应当创新发展网络空间下大学生“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积极开发和共享网络资源,建设一批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在此基础上,可以借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引导学生群体辩证地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帮助他们更好的借力网络空间化解思想症结,以达到提高青年学生思想免疫力的目的。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植于新时代、新技术、和新场域,强调落实人文关怀,注重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填补青年学生内心所缺失的人文关怀。注重运用新媒体与学生及时交流互动,在共鸣互动中做到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由此实现大学生群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文化与实践导向性
校园文化是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根”与“魂”,是一所大学经过长期发展传承下来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的“环境场”,浸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使得大学生无时不身处于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中,其“知、情、义、行”深受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大学生群体身处其中的校园“环境”时代性变化,高校必须面对教育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紧紧围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导向,走“校园文化活动”与“网络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引导高校积极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彰显出文化育人凝聚大学生群体大学精神的独特优势。与此同时,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搭建起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学习进步、提高本领的过程,是将书本知识切实转化为实际技能,将课堂教学转化实践育人的过程。从而促使大学生群体将书本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的实践平台给了大学生群体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感受社会的途径,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社会责任,帮助高校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育人导向。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进路
(一)坚持“文化育人”,增强群体认同
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总书记指出:“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时尚。”[5]文化育人既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积极探索,又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文”的方向。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为青年学生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以此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灵魂,滋养“文”的生命。文化自信的灵魂就是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学生形成自身价值观的基本遵循,着力构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精学+泛学”相结合的立体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通过“真学、真懂、真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滋养赋予大学生群体精神力量。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陶冶“文”的环境。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环境、校园活动、校园精神、校园制度的集中体现,是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深入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着力打造文化兴校工程。让校园文化像空气一样浸润大学生品行修养,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育人作用。
(二)坚持“实践育人”,尊重教育对象
高校是对大学生群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从内延讲,高校实践育人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从外延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群体养成与时代相契合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因此,高校实践育人活动主要通过以思想引领、产学研结合、社团发展的实现路径:依托红色教育,着力构建融入革命文化的学习型实践;在课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应局限于枯燥无味的理论灌输,而是需要结合红色影视作品播放、红色歌曲比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课外,需要高校利用重大历史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以此涵养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素质和理想信念。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着力打造贴近学生专业的专业型实践;积极探索“高校+企业”、“高校+政府”、“高校+社会”实践基础,协同推进大学生将专业文化转化为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群体参与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依托学生组织,着力推动契合学生特点的组织型实践;借助学生组织渠道,旨在通过搭建尊重大学生群体自身发展需求的锻炼平台,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健全人格。
(三)坚持“网络育人”,占领网络阵地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为高校的第二社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游离于互联网环境之外,应当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静态单项”转向“动态多维”、从“权威灌输”转向“互动交流”,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进路因网而增、因网而生、因网而化。在此基础上,以新技术、新媒体、新语言,顺应“互联网+”新常态,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网络育人水平。一是坚持加强“两微一端”建设。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全面影响大学生“知、情、意、行”。让“晦涩难懂”的思想观念“接地气”地用网络化语言表达出来。二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从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学校新闻、校园生活等角度切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善于运用学生喜爱的网言网语去表达思想。使他们学会在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中辨别好坏,用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网上行为。三是坚持加强易班平台建设。借助易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双重规律,运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营造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育人环境。
(四)坚持“组织育人”,实现学生自育
当前,发挥高校组织育人协同效应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组织:一是抓好党团组织。推动十九大精神在青年学生党员中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培养和锻炼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耳入脑入心。坚持和完善党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培养教育与管理工作。二是抓好学生会组织。学生会是学生自治的组织,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既是工作对象,也是工作力量。在学生思想成长、志愿实践、素质拓展、社团建设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新形势下,学生会要着力于提升服务、引领学生、服务教育教学。健全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选拔好相关部门负责人,避免官僚作风,从严治会。三是抓好班委会组织。班委会是实施班级管理的行政组织,定期召开班委会,加强班干部之间的联系,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工作做细做精,找准班级定位,营造特色班级氛围。高校基层组织为大学生搭建学生工作平台,促使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