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
2020-12-19陈秋芸
陈秋芸
中共南平市委党校 行政管理学教研室,福建 南平353000
互联网时代,形成了与现实社会深度融合的网络社会,二者紧密联系、彼此依托、相互影响。由此,政府治理面临着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双重考验。网络治理顺理成章的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舆情引导是网络治理的基础工作。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战略指导下,“扬长避短”以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力,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成为摆在各级领导干部眼前的新课题。
一、网络舆情为政府治理现代化带来的机遇
网络舆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和方向标,成为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的“出海口”,为政府治理现代化带来诸多机遇。
(一)网络舆情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越来越多的群众从线下的传统现实社会“迁徙”到线上的网络虚拟社会。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1]。从网民的职业结构来看,网民来自于学生,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一般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一般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制造生产型企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农林牧渔劳动人员,退休人员等各行各业。可见,我国网民不仅数量庞大且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
代表社会各个阶层的网民通过网络媒介表达自己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观点和意见,探讨与自身有关的政府发布的每一个政令、决策和部署。因此,广大网民借助网络舆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建言献策,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成为最大“智囊团”。
(二)网络舆情扩展了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平台
一方面,政府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政务公开,而网络舆情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传统的舆情,通过传统媒介进行传播,但广播、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在传播信息时,需要经过采集、编写、校正、审核、发布等诸多环节,不仅时效性差,而且约束条件多;而网络舆情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地点、空间和交通等各方面的限制。信息一经发布,可以瞬间实时到达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有网络的角落,做到信息的实时采集、发布和接收,极大的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拓宽信息的传播广度,进而增强网民参政议政的时效性。
另一方面,网络舆情的去阶层化,使得普通群众与社会精英拥有相同的利益诉求、意见表达、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避免普通群众在政府治理过程中不敢说、没法说的弊端,极大的提升民众参与政府治理的热情。网络舆情空间已经成为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的重要政治阵地,网络舆情扩展了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平台。
二、网络舆情为政府治理现代化带来的挑战
网络舆情在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提供智力支持,扩展治理现代化平台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给政府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一)网络舆情增加政府执政难度
网络舆情以其强大的曝光、监督、举报功能,发挥着前所未有的监督作用,使党和政府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9亿多网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第45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在我国9.04亿网民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从网民学历结构上看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41.1%、22.2%,合计占比63.3%,约计网民数5.72亿;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9.5%,约计网民数1.76亿[1]。可见,在我国众多的网民当中,绝大多数网民文化程度低、辨别能力不足。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得不实消息、不健康内容、不负责任的言论随处可见。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某些个人目的,不法分子出于不良目的,利用网民的无知对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或政府的某些不恰当行为进行诽谤,歪曲和恶意炒作。在群体消极化作用的影响下,这些不实的消息、不健康的内容和不负责任的言论被广泛且快速的传播。此时,网络舆情引导不利,会演变成舆情热点事件,而这些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很快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严重时可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并反作用于现实社会,破坏正常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增加政府执政难度。
(二)网络舆情加剧了政府治理风险
众所周知,网络舆情隐含着大量潜在的风险,比如:信息的窃取不仅会威胁个人信息安全,甚至还会危及国家信息安全,而不实的信息还会降低政府公信力,影响社会认同感。一些特定群体把网络当成是纾解不满情绪的宣泄所、出气筒和减压阀。他们带着“有色眼镜”观察党和政府,在网络上大肆发表情绪化和极端化的言论,同时一些网络水军、意见领袖和新媒体等媒介,趁机煽风点火,添油加醋、蓄意炮制虚假民意,污染网络生态,增加社会风险。与此同时,一些不法激进分子利用网络舆情大肆宣扬不正当言论、传播网络谣言,宣扬极端民族思想,企图分裂国家,破坏统一。更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媒体加紧利用网络舆情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政治攻击,抓住党和政府存在的些许不当行为,大肆抹黑党和政府的形象,将原本微小的事件人为的扭曲、放大,进而混淆社会舆论,损坏党和政府的国际形象。这些不法激进分子和别有用心的政治敌对势力故意将个别事件进行夸大、歪曲和妖魔化,导致一般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局部问题渲染成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国内问题演变成了国际问题。
可见,我国网络舆情形势复杂而严峻,不仅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而且加剧了政府治理风险。
三、政府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力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情形势复杂,一些领导干部还停留在网络舆情引导主要靠传统媒体的老旧观念上,因此,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舆情危机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理念指导实践。一些党委政府和部分领导干部把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当成花瓶,认为它是务虚的、软性的、可有可无的。因此,面对网络舆情时,往往思想上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没有舆情危机意识,行动上墨守成规、动力不足。
一方面,仍然有部分领导干部认为,面对汹涌的网络舆情可以通过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媒体系统来设置议程,管控舆论。因此,对网络舆情存在麻木乐观的麻痹思想,认为网络舆情是网民没事找事,错误的认为网络舆情影响力有限,甚至会自行消退,以致轻视或无视网络舆情。
另一方面,一些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虽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当网络舆情事件涉及到本单位或其个人的利益时,部分领导干部或考虑到自身有被问责的可能,或担心因引导不当会受到牵连,就习惯性地拖延,采取鸵鸟态度。领导干部用这种抱残守缺的态度对待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情显然是行不通的,只会促进网络舆情事件的持续高涨、泛滥。
此外,还有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审判”、人肉搜索产生“恐惧症”,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认为网上的批评意见有损领导干部的威信和地方政府的形象。因此,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往往采取捂盖子的粗鲁做法,动用各种行政关系阻止新闻媒体报道,用封、堵、蒙、瞒、删的手段封锁消息,甚至动用权力进行粗暴屏蔽、禁止搜索、断网断电等,以期最大限度地缩小负面舆情的散布,企图蒙蔽上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追求表面上的社会稳定。这种躲的态度和避的行为,既是掩耳盗铃,更是欲盖弥彰,往往事与愿违,引发了网络舆论场上的诸多臆测,使网络舆情愈演愈烈。
(二)缺乏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新媒体起到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行政成本实现舆情事件的转危为安以及公共职能管理的有效发挥[2]。因此,学会尊重、直面和善待媒体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领导干部必需尽快熟悉并掌握的新技能、新本领。但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对新媒体一无所知,媒体素养有待提高。
一是对新媒体存在认知上的偏差。部分领导干部粗浅地将新媒体视为聊天、刷视频、购物等日常娱乐消遣工具,没有把它当作是倾听民声、化解民怨、为民服务的执政工具。甚至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媒体存在畏惧心理,怕与新媒体打交道,面对新媒体更多的是防范心理和排斥行为。
二是缺乏专业的新媒体知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区别,对领导干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领导干部要认识新媒体的特点和功能,更要求领导干部要创造性的善用新媒体推动舆情引导工作的完成。有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对新媒体的操作和使用只是停留在表面,并不熟悉和了解新媒体的运作规律,对新媒体下的网络舆情的酝酿、形成、爆发和消退以及对舆情的预警、监测和管理等知识也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善用新媒体引导网络舆情,推动实际工作。
四、提升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力的对策建议
政府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网络舆情引导力的提升,为此,应增强领导干部危机意识,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同时要加快网络立法,为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一)增强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危机意识
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成本最小、最经济也是最成功的危机管理方法[3]。因此,应增强领导干部的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将网络舆情化解在萌芽阶段,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影响和行政成本,为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奠定基础。具体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增强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无数鲜活的案例表明,轻视或忽视网络舆情,无疑会使领导干部在引导网络舆情的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最终不仅损害领导干部的威信,还会抹黑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要主动养成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关注网络舆情的习惯;要将每一次网络舆情都当作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去认真对待,并且积极主动寻找舆情形成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要主动设置网络舆情议题。网络舆情是公民追求尊重、表达诉求、参与政务的重要表现形式。当事关本单位、本部门或自身的负面网络舆情出现时,领导干部要有大局意识,不能因为害怕被问责或受到牵连而采取拖延战术。相反,面对网络舆情,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敏感性,主动研判舆情,设置网络舆情议题。首先,应重视对各网络平台的舆情信息加以收集和分析,根据收集和分析的信息,及时主动发布信息回应广大网民的质疑,开诚布公地与网民交流沟通,引导主流舆论,形成主流声音。其次,心怀服务意识和民主意识,主动设置网络舆情议题,引导网民走向正确的想问题、看事情的道路,做到有礼有节,占据舆情引导的主动位置。
第三,要正确对待负面舆情。网络舆情因网络的匿名性,有非理性、情绪化的一面,但网络舆情也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因此,面对负面舆情,领导干部不能采取捂盖子的做法,粗暴对待,一堵了之。领导干部要正视负面舆情,并在网络上积极主动地做好解释工作,要学会透过负面舆情了解民情、听取民意,了解现存的利益矛盾,思考背后存在的问题,缓解矛盾与冲突,并且在现实中从行动上切实解决负面舆情所反映出的问题,从根本上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二)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
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不仅关系其个人执政水平的提升,关系舆情引导能力的提升,更关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第一,要摆正对待新媒体的态度。新媒体对党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正成为一种新常态。因此,领导干部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新媒体,要带头尊重新媒体、适应新媒体并主动融入新媒体,不能把新媒体当成防范的对象,要学会善待、善用新媒体。同时,领导干部要正确全面的认识新媒体,不能单纯的将新媒体视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工具,要不断强化民主、公平、平等、包容、开放的理念,承认新媒体在话语权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并利用好这一天然优势。
第二,掌握必要的新媒体应对技巧。新媒体时代是一个透明的时代,领导干部要掌握必要的新媒体应对技巧,借用新媒体的力量,不断化解因网络舆情而引起的危机事件,进而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首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政府官员进行网络舆情引导培训并完善考核体系。比如,可以通过培训班、讲座或知识竞赛等形式提升理论素养,还可以通过电话采访、拦截访谈、新闻发布会等模拟场景、实操活动提升实际运用能力。其次,注意掌握同媒体对话的技巧,要选择合适的时间、适宜的方式、恰当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与对话,这样更有利于消除负面舆情影响。比如,在政治问题上对新媒体的回应,要及时公开、立场坚定、表态清晰、语气坚决、渠道权威,避免出现摸棱两可、断章取义的现象;在民生问题上对新媒体的回应,要做到回应及时、内容有余地、承诺不过度、形式多样化。最后,建立和新媒体的合作伙伴关系,让网络意见领袖、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专业技术人才,带领领导干部全方位的认识和利用新媒体,协助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力。
(三)加快网络立法,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深度融合,网络虚拟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人们参政议政渠道,但网络虚拟社会的自由化、随意化和隐蔽化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快网络立法,确保网络空间治理法制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成为摆在眼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第一,培养法治意识。对领导干部和网民进行经常性、系统性地法律法规教育,使其熟悉网络法规,培养领导干部和网民的网络责任意识,使其遵守网络法规,做守法的知性网民,从而杜绝网络暴力的出现。
第二,加快推动网络立法工作。网络法规能够对网民的言行、网络生态环境等形成一定的制约[4]。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大背景下,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台了多项重要的网络管理政策与法律法规,规范网民用网行为、规范网络舆情传播行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比如近期由国家互联网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同时,应加快推动网络实名制的广泛运用与落实,便于促进文明上网、文明用网,便于及时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事件,同时也让网民的监督权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