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制度并存背景下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情况的实证研究
2020-12-19钱娴
钱 娴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 证书制度。截至2019年12月,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的培训评价组织有15 个,已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6 种,参与试点的院校也遍及全国各地。许多试点院校过去一直实行双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而今又成为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在两种证书制度并存的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是什么?1+X证书制度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是什么?未来发展需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对此展开分析。
一、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
(一)满足智能化时代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逐步迈入智能化时代。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也深刻改变了原有的就业岗位,职业更替、岗位复合速度加快。智能化时代,市场对劳动者的需求不再是单一技能的要求,而是能适应综合性岗位,可以跨专业、跨岗位的复合型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急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智能化时代发展的需要,1+X证书制度在此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该制度引导学习者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些证书的选择既可以深化学历教育内容,又可以拓展专业领域,提高就业创业本领。
(二)打通教育证书和劳动证书开发断裂的壁垒
1+X证书制度的出发点是设计出能满足教育和行业需求的证书,构架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的立交桥。从出发点就决定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教育类证书有着密切关系。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政策规定了各参与主体的职责,从培训评价组织而言,该组织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负责“开发职业技能标准、教材和学习资源、建设考核站点等”。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职业教育与培训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编制标准化工作指南,指导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从院校层面而言,要将“1+X 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等。从上述各主体的职责来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劳动证书的开发,考虑到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如何融合的问题,也考虑到了劳动证书和学历证书的融合问题。
(三)促进教育形态的多样化,适应多元化生源需求
“X”包含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提出1+X 证书制度,旨在鼓励学习者通过考取多种职业技能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多种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意味着学生有较多的选择权,可以选择专业相关的也可选择与本专业无关的。1+X证书制度促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对学制的多样化提出了需求,它不仅要求“在各级职业教育之间构建形式更加多样的融合关系,也要求建立中间形态的学制”[1]。此外,职业教育生源来源多元化,有普高学生、中职学生,还有面向社会招生的人员等。不同的生源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生源的多元化倒逼职业院校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态。1+X证书制度正是建立在学分制银行和国家资历框架基础上的,不同生源的学生可以通过学分互认,实现跨专业,跨学校甚至跨不同级别的弹性学习。
二、1+X证书制度实施现状和问题
自2019 年2 月提出实施1+X 证书制度以来,国家开始招募培训评价组织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选参与试点的院校。截止2019年12月,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的培训评价组织有15个,已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6 种。过去十年,职业院校实施的是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截止目前,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仅保存139 项,其中准入类共40 项,水平评价类99 项。2019 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印发《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90 号)提出“准入类职业资格保留在职业资格证书目录内,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逐步调整退出职业资格证书目录”。以上反映出,当前我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尚不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变化,这对参与1+X 证书制度试点的院校而言,双证书制度和1+X 证书制度在一段时间内将并存,也意味着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和两种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并存。在这种情况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是什么?本文通过对9-12 月教育部平台1+X 周报和对X 证书负责人的访谈资料整理进行分析。
(一)书证融通现状和问题
书证融通顾名思义,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教育标准的有机融通,反映在实践中,就是要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试点方案》鼓励各专业积极参1+X 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某校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践探索为例,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把《现代物流基础》《仓储与配送实务》《运输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等课程标准与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一般能力要求及培训内容融入《管理学基础》《现代物流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虽然该校对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何和专业课程衔接做了详细的规划,但通过对1+X 周报反映的问题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发现,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课程增多问题。物流管理专业有5门专业基础课,12 门专业核心课和6 门专业进阶课程,随着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引入,或融入原有课程或增设新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课业学习负担;其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教学组织问题。当前阶段,双证书制度与1+X 证书制度并存,一些学生继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如“物流从业人员能力等级认证”“快递员资格证书”“品类管理师资格证书(3 级)”“营销师资格证书(3 级)”等,而一些学生直接考取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会给1+X 证书制度试点带来以下困惑,双证书制度已基本实现课证融通,当前课程是取消职业资格证书内容,选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还是两者共同融入课程?如果共同融入课程,如何调整学历教育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
(二)学分转换现状和问题
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需要配套制度作为支撑。《试点方案》指出,教育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学习者在取得学历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时,学习成果均能得到认可,并登记和存储在个人账号中,在以后接受学历教育或考取更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时,可以按规定兑换学分,免修相应的课程或学习模块。2018年6月,一高职院校曾发文《奖励学分认定与转换暂行办法》,该文件主要针对学生职业技能(学科类)竞赛得奖、学生获得(含申请受理)专利、撰写的论文、符合规定有创业项目的学生等可允许奖励学分认定和转换,目前文件尚未针对1+X证书制度做修订。在这种情况下,1+X证书制度试点在实践探索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职业资格证书部分内容学分转换问题。1+X证书制度实施前,职业院校试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新旧制度交替之际,已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如果再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是否可以替换?二是学历证书部分内容学分转换问题。2019年2月,国家提出面向社会人员招生,扩招百万计划,许多试点院校面向社会人员招生。许多人员入校前已有相关职业院校、本科甚至研究生学习经历,如果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是否可以实现学分转换,免修部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
(三)保障措施现状和问题
制度试点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一般涉及到人、财、物。首先,“人”即师资。1+X 证书制度试点中,师资是1+X 证书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许多试点院校在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会紧密结合师资队伍建设,选派老师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说明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培训会、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讲解及师资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等。但是在1+X 证书制度试点实践中,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是师资团队培训困难。师资团队急需相关的系统化培训,但目前存在报名难、培训地点少等问题;二是培训资源建设问题。相关的培训资源相对较少。如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虽然当前配套了相应的教材,但相关的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并不完备,实践操作环节的培训资源较少。其次,“财”,即经费投入。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涉及到大量经费投入。上级组织关于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经费一般以打包形式与其他质量工程经费整体拨付,没有设置1+X 证书制度试点专项经费,缺少必要的资金保障。最后,“物”,即实训条件。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试点院校在符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硬件、软件和培训场地条件进一步完善时,可适当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培训鉴定。一些试点院校投入大量经费购买软件,改善硬件,不断优化实训环境,但很多试点院校目前的条件仅满足于校内人员考证,不能满足面向社会大规模培训鉴定需求。
三、1+X证书制度试点需注意的问题
1+X 证书制度属“新兴证书制度”,而双证书制度则已实施十余年。当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仅开发16 种,证书体系尚不健全,社会认可度有待市场检验。在当前特殊时期,两种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将并存,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育人为本,素能并重
《实施方案》提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1+X 证书制度试点,必须兼顾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本质特征。首先,注重“1”即学历教育的重要性。始终秉持教育的育人本质,注重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进阶课等知识的积累,注重学生公共素养,行业素养,岗位素养的培养,夯实学生的专业学习基础。其次,谨慎处理“1”与“X”的关系。鼓励学生考取1 个或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深化学历教育内容或拓宽专业学习领域或转向另外感兴趣的专业,把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我国职业教育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过去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学校开始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双证书制度的兴起,是当时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举措,但随着时间推移,双证书制度出现很多问题。如今实施1+X 证书制度,要谨慎处理“1”与“X”的关系。不可为了追求“X”,实行“短、平、快”的方式培训,将课时、学时缩短,把应传授的知识、技能压缩,使学校职业教育完全培训化,忽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2]。
(二)调整方案,书证融通
《实施方案》要求“试点院校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X 试点院校在书证融通实践中,提出以下建议和思考:一是建议全国范围内科学布局,合理增设关于培训师培训基地,加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团队急需的相关系统化培训,为书证融通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二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或培训评价组织对学校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合人才培养的指导,积极开展1+X人才培养模式研讨,推动符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研究和修改实施工作;三是尽快出台证书认证标准和大纲,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四是思考如何在现有的学历教育内容中融入X的内容。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多是在专业导向思想下建设的,主要考虑了对口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对学生多方向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构建则考虑不足。[3]在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逐步删减重复课程,逐步把X实践锻炼内容与学历教育内容的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同时,思考X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处理问题。
(三)制度建设,加强保障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内容,将会带来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模式与办学形态改革创新,也会给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等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带来极大挑战。在当前国家1+X 证书制度试点尚未明确统一工作流程和制定统一组织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主要做好以下制度建设:一是研究建立校级学分银行。在国家学分制银行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保证1+X 证书的顺利实施,实现现有学历教育和X证书学习成果的学分互任,可先研究建立校级学分制银行。二是建立X 证书选择指导制度。《实施方案》鼓励学生在学历证书的基础上,考取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如何选择?需要学校出台相关的政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专业学习内容和生涯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建立弹性学籍管理制度。在学分银行建立的基础上,学历证书同X证书可以实现学分互认,学习者为获得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选择延长学习时间,或者已获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学分转换,免修相应专业课程,从而可以提前毕业。针对不同学生需求,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并提供相应教育服务;只有有了完整而详细的制度体系作保障,1+X证书制度才能最终得到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