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VP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效果分析

2020-12-19张宽顺吕殿亮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9期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骨髓瘤

张宽顺,冯 磊,吕殿亮

(河南省中医院血液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作为恶性肿瘤,是由于骨髓内浆细胞恶性增生,最终破坏人体内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患者多出现贫血、高钙血症、骨痛、肾功能异常等多种临床症状,病发群体主要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1]。临床治疗手段多为化疗方式缓解患者疼痛,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常规的化疗对难治性骨髓瘤的治疗缓解率低于15%,现在以静脉注射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的VP方案因其疗效稳定的优点成为主要化疗措施,但患者多出现因静脉注射出现各种不良反应[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皮下注射的方式和静脉注射硼替佐米的疗效相同,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控制。但因多发性骨髓瘤的难治、复发、耐药等特性,临床疗效仍然受到影响。根据中医学研究理论[3],中医药应用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可有效改善因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且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VP方案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应用价值,探索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血液内科103例难治性多发性/复发骨髓瘤患者作为此次观察样本,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纳入标准:(1)经细胞化学染色、骨髓形状等诊断确诊多发性骨髓瘤;(2)认知清晰,并接受化疗方案;(3)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患有脏器衰竭、其他恶性疾病等影响化疗方案的疾病;(2)有精神疾病史和心理障碍的患者;(3)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9.21±4.13)岁,病程0.3~5年,平均病程为(2.7±0.3)年;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9.36±4.28)岁,病程0.4~5.6年,平均病程为(2.8±0.2)年,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以VP方案进行化疗,VP方案为:在化疗的第1、4、8、11d皮下注射1.3 mg/m2硼替佐米于左、右下腹及左、右大腿外侧;在化疗的第1、2、4、5、8、9、11、12d静脉注射15mg地塞米松,21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研究组以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VP方案进行治疗,桃红四物汤处方剂量为:20g桃仁,20g当归,20g熟地黄,20g白芍,15g龟板,12g枸杞子,10g红花,10g川穹,10g丹皮,10g菊花,6g山萸肉。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酌量加减药物,若肾阴虚可加旱莲草、女贞子;若骨痛剧烈加入没药、乳香;若低热可加地骨皮,鳖甲;若有出血现象,则改熟地黄为生地黄,去川穹、红花和桃仁,加茜草、仙鹤草及白茅根。加500mL清水煎煮,煮至100mL后服用,1次/d。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经3个疗程后IgA、IgG和骨髓瘤细胞水平;(2)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疗效判断分三个标准:骨骼疾病明显缓解,骨髓瘤细胞水平<10%,中医症候积分得到显著改善为显效;骨骼疾病有所缓解,骨髓瘤细胞水平<25%,中医症候积分得到改善为有效;骨骼疾病和中医症候积分无任何改善,骨髓瘤细胞水平无变化则为无效。(3)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有出现皮损、血小板减少、发热等不良反应,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数据处理

研究数据以SPSS21.0系统统计处理,涉及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比对,涉及计量资料以()表示并进行t检验比对。P<0.05统计数据则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IgA、IgG和骨髓瘤细胞水平比较

研究组经治疗后IgA(g/L)水平为(13.22±5.34),IgG(g/L)水平为(20.97±6.12),骨髓瘤细胞(%)水平为(17.46±5.25);对照组经治疗后IgA(g/L)水平为(15.94±6.73),IgG(g/L)水平为(26.95±7.76),骨髓瘤细胞(%)水平为(25.31±6.57)。研究组在治疗后各水平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5、4.347、6.706,P<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1)研究组治疗显效例数19,有效例数29,无效例数4,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治疗显效例数12,有效例数25,无效例数14,总有效率为72.5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6.970,P=0.008)。(2)研究组出现2例皮损、1例血小板减少、1例发热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出现3例皮损、4例血小板减少、4例发热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4.922,P=0.027)。

3 讨论

桃红四物汤的处方里,红花可止痛通经、活血散瘀,熟地黄可养阴补气、益髓补精,桃仁祛瘀养血,川穹止痛,白芍活血化瘀调经,诸药共煎则有降脂、抗肿瘤、抗炎、增强免疫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4]。将桃红四物汤联合VP方案应用于治疗难治性骨髓瘤,其红花和桃仁产生抗凝、抗炎、抗肿瘤的功效;熟地黄产生促进骨髓内造血细胞生长的功效,提高了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水平,药理作用完全发挥后,可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率,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

数据显示,研究组的患者在经3个疗程过后IgA、IgG和骨髓瘤细胞水平分别为(13.22±5.34g/L,20.97±6.12g/L,17.46±5.25%),与对照组相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23.53%,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将桃红四物汤加减疗法联合VP方案应用在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猜你喜欢

桃红四物汤骨髓瘤
桃红四物汤临床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Large eddy simulation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n argon thermal plasma jet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桃红又是一年春(同题散文两篇)
等一树桃红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松桃红石林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