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2020-12-19张花
张 花
(青海省门源县中医院,青海 海北 810399)
高血压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如果病情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不仅会引发心脏病,还会导致脑血管疾病等,另外血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也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另外老年人口数量增加,高血压发生率也呈现出递增趋势,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因此除用药控制之外,还需要利用有效护理方式,起到辅助作用[3]。本次研究分析优质护理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中医院择取50例高血压患者,均选自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5例)中男女比例为14:11,年龄最大78岁,最小45岁,均值(68.63±3.96)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2年,均值(7.12±2.56)年;研究组(25例)中男女比例为13:12,年龄最大79岁,最小47岁,均值(68.72±3.88)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2.5年,均值(7.22±2.47)年;组间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发放宣传手册。研究组(25例)实施优质护理:①强化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增加其对自身病情的认识,并通过播放宣传片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②强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沟通,对其心理情绪进行评估和掌握,并给予针对性疏导和安抚,使其精神压力减轻,心理情绪缓解,并介绍成功案例,帮助其建立治疗自信心,使其以良好心态面对疾病。③运动指导。根据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并结合其兴趣爱好,为其制定运动计划,主要以太极拳、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为主,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循序渐进地进行,使患者体重得到控制,体质得到改善。④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并结合患者喜好,为其制定饮食计划,调整并优化其饮食结构,一方面保证营养充足,另一方面辅助控制血压,另外让患者认识到吸烟、饮酒对血压控制的不良影响,督促其戒烟戒酒,帮助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其中包括两种资料信息,一种是计量,另一种为计数,前者按照()方式展示,并利用t值检验,后者则按照(n/%)方式展示,检验方式为x2,以检验结果是否<0.05为准判定是否有意义,若<0.05则有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 结果
2.1 从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来看,研究组16例了解疾病知识、20例规律运动、22例科学饮食、1例吸烟、1例饮酒,对照组10例了解疾病知识、8例规律运动、10例科学饮食、6例吸烟、7例饮酒,研究组了解疾病知识、规律运动、科学饮食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吸烟、饮酒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从生活质量评分来看,护理后研究组健康感觉评分[(90.4±4.1)分]、躯体感觉评分[(84.6±6.3)分]、睡眠质量评分[(89.5±4.4)分]、生活满足感评分[(92.1±5.3)分]、认知功能评分[(90.3±5.4)分]均高于对照组[(73.6±3.3)分、(70.2±5.1)分、(71.6±4.9)分、(76.8±3.6)分、(70.5±3.6)分],P<0.05。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以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为主要表现,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次研究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血压控制更好,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这主要是因为优质护理将以人为本作为护理服务理念,不仅从生理方面进行指导和护理,还从心理以及精神方面开展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整体性和针对性,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并帮助其养成健康生活行为习惯,强化运动、饮食方面护理工作,使患者生活自理以及自控能力得到提升,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使血压指标得到改善。
4 结语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优质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行为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具备显著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