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19王佳美

关键词:人性化依从性饮食

王佳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零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为终身慢性疾病,患者不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还需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而多数患者很难长期坚持。人性化服务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尊重病患的独立人格,注重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旨在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依从性[1]。现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进一步评价人性化服务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3~78岁,平均(56.28±2.13)岁;病程1~8年,平均(4.23±0.18)年。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2~78平均(56.35±2.18)岁;病程1~8平均(4.27±0.21)年。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

1.2 研究方法

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让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变化,遵医嘱饮食,适量运动。

人性化服务:将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应用于护理工作中,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长,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患者难免会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而这些情绪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此,护理人员要实施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先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认真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与患者亲切聊天,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耐心的开导,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语气要平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将人性化服务应用到生活护理中。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干净的病房,病房要定期通风和消毒,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让良好的环境带给患者良好的心态。饮食上,指导患者多食用豆制品、五谷杂粮,不宜食用水果罐头以及含糖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戒烟酒。

1.3 评价标准

①运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饮食、用药、运动、血糖监测,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佳[2]。

②使用一条10 cm的线段,最左侧为0分,最右侧为100分,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在线段上进行标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3]。

1.4 统计学处理

分析处理数据用SPSS 16.0,计数与计量指标分别表示为例数(n)百分率(%)、“±s”,并分别用卡方和t检验,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的依从性

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为(93.38±2.15)分,对照组为(83.64±2.47)分,t=21.032,P=0.000<0.05,存在显著差异。

2.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8±2.27)分,对照组为(84.44±2.31)分,t=18.209,P=0.000<0.05,存在显著差异。

3 讨 论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代谢性疾病,患者终身受到疾病的困扰,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对此,患者除治疗外,还需要接受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护理,运用人性化服务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在依从性还是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的优势,这说明人性化服务是具备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的。人性化服务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特征,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内容制定和开展的基础和中心,一切护理工作均为患者服务,这样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方法更加适合于糖尿病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心理干预,可以逐渐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让患者从内心深处接受疾病,也认可遵医嘱治疗,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与依从性。此外,通过对患者进行系列的生活护理,可以消除外界因素对患者身心造成的负面影响,让患者能够积极的、乐观的面对疾病。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可以避免饮食不当造成血糖升高。

综上,将人性化服务应用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接受与认可,可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人性化依从性饮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春节饮食有“三要”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