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19刘娟
刘 娟
(青海省大通县人民医院,内蒙古 包头 810100)
冠心病属于中老年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伴随老龄化发展,这一疾病发生率呈现出递增趋势。冠心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容易引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家庭负担[1]。本文分析在冠心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人民医院择取44例冠心病患者,病例均从2018年6月~2019年5月择取,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2例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2-76(60.23±5.16)岁;研究组22例患者中,男13例,女9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4-77(60.30±5.21)岁;从性别以及年龄来看,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22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以用药指导为主。研究组22例患者行以优质护理:①环境护理。做好病房通风和清洁工作,并摆放绿植,使患者情绪得到改善。②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其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给予心理心理支持和鼓励,使其治疗依从性提升,并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使其感受家庭的温暖。③饮食教育。对患者饮食予以指导,以高蛋白以及高热量食物为主,使自身抵抗力增强。④健康教育。同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组织健康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增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患者疑问予以耐心解答,使其顾虑消除。⑤运动指导。以患者身体状况为依据进行运动指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但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涉及到以下项目:①生理功能评分;②物质功能评分;③合理饮食评分;④合理用药评分;⑤社会功能评分,评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s)表达,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生理功能评分为(88.62±15.27)分、物质功能评分为(83.40±14.43)分、合理饮食评分为(88.17±15.62)分、合理用药评分为(79.43±13.63)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4.27±14.68)分,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为(62.04±11.36)分、物质功能评分为(69.93±13.35)分、合理饮食评分为(75.95±15.14)分、合理用药评分为(64.16±13.19)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6.19±12.12)分,研究组生理功能评分、物质功能评分、合理饮食评分、合理用药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近些年,伴随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临床医学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除有效治疗之外,也越来越注重护理质量,所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需要增加优质护理内容[2]。优质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转变,与时代需求相符合,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更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均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全面化、系统化的护理服务。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加,并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对疾病发展有预防作用[3]。另外通过饮食护理和运动指导,可以使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改善饮食以及运动行为,对疾病康复有促进作用,可以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在冠心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