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0-12-19邵永同段丽玲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耕地粮食生产

邵永同,段丽玲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134)

1 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资料,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粮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且是工业和其他部门的基本生产资料来源。粮食处于人类生存需求的最低层,当人们对粮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常常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追求其他物质和服务的享受,因而粮食安全问题也往往容易被忽视。但一旦粮食保障出现问题时,其波及效应却非常明显,很快就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粮食价格又是百价之基,粮食价格的异常波动会导致正常的经济秩序紊乱,并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全[1]。例如,上个世纪我国发生的几次严重通货膨胀与当时的粮食供求错位、粮食价格异常波动具有密切关系。

“国不可一日无粮,家不可一日无米”,粮食安全始终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安全自立,是一项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党和政府一直将粮食安全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看作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我国确立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并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随后,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强调要把“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从而凸显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0 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危机的出现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发表“谁来养活中国”引起了国内学者对粮食安全的极大关注。粮食安全是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探索。谭智心、钟真(2011)[2]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况,并指出经济全球化、农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扩大、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生物质能源发展和石油价格波动等将对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产生一定影响,也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翁贞林、王雅鹏(2013)[3]指出,由于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须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并尝试提出应对粮食安全的实现路径如加强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增强政策支持等。侯为民、孙咏梅(2014)[4]的研究发现,自然条件约束和供求平衡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将导致粮食供需紧平衡的原因分为内在原因和市场性原因,提出缓解粮食供需动态失衡压力既需要坚持耕地红线,也要积极调整强农惠农政策,构建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粮食安全体系。翟志芳(2016)[5]基于粮食供求现状分析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发现粮食生产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粮食进口较为集中和贫困人口低下的购买力等因素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针对性地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国际粮食贸易环境、促进粮食供需平衡和加强保护弱势群体粮食供给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黎东升、曾靖(2015)[6]研究指出,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资源安全、贸易安全、生态安全和产品安全“四位一体”特征,而且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业资源偏紧下的粮食自主性风险挑战,提出要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从而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任爱胜、程长林(2016)[7]认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包括粮食生产资源约束、粮食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超标投入导致面源污染和粮食生产成本“天花板效应”等,根据对这些挑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稳定耕地面积、发挥科技带动作用、增加粮食生产资源投入和加大农业补贴等对策建议。张玉周(2018)[8]分析了极端气候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和降水量分布不均衡等引起的农业资源分布不均衡、粮食生产高风险性和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给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许多新挑战,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就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和思考,提出应从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优化农作物播种时间和选育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等加强保障粮食安全。蔡海龙(2019)[9]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为应对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需加强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产业之间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农业政策支持方式,并强调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的重要性。张锦华、沈亚芳(2019)[10]研究表明,我国粮食消费正处于刚性增长阶段,粮食安全总体上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来自国内外的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进口来源集中度过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与粮食生产结构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制约粮食生产以及粮食生产效益偏低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等。李辛一、朱满德(2020)[11]发现,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主要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支持政策的外部性明显和环境资源压力增大等挑战,强调指出在粮食生产方面要坚持“量质并重”的新粮食安全观,构建“产销平衡和注重需求导向”的模式,由单纯支持粮食增产向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已有相关文献关于粮食安全面临挑战和对策的研究主要从资源环境约束、气候变化、供需结构失衡和粮食生产的科技与政策等方面展开,鲜有关于近年来粮食能源化和金融化给粮食安全带来挑战的深入分析,并且在应对策略上更多的是侧重于国内分析,将国内外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进行比较分析并适当借鉴先进经验的文献相对缺乏。本文的贡献在于突出强调了粮食能源化和金融化对粮食安全带来的挑战,并着重对国内外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系统地提出针对性较强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3 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2004年至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十二年增产,2016年虽比2015年略有下降,但年产量仍达到了6.16 亿吨,粮食的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高,2017年的粮食产量达到6.18 亿吨,比2016年增长0.3%。2018和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分别为6.58万吨和6.64万吨,尤其是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出历史最高水平。然而,我国经济增长正面临不可持续性因素累积,经济发展正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依靠投资拉动转向消费带动,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的集约式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使得我国粮食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粮食供给“紧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以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正考验着“中国人的饭碗”。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城镇化发展逐渐减少粮食生产要素资源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不少耕地资源尤其是城市近郊的耕地资源被侵占,可用于粮食生产的优质耕地资源逐渐减少。众所周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核心要素之一,虽然我国耕地资源有“占补平衡”的政策约束,但用低产田换高产田、劣等地换优质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城镇化发展不仅减少了耕地数量,也使耕地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12]。

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吸引了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打工,让老年人和妇女留守农村从事粮食生产,而老年人和妇女在受教育程度和身体素质方面明显不如青壮年劳动力,这使得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大打折扣。

此外,城镇化的发展还增加了城镇居民人口数量,为满足这些居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户倾向于将手中的部分耕地用于种植蔬菜和经济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耕地的“非粮化”和“非农化”倾向,形成对粮食生产的替代效应。因此,城镇化的发展无论在耕地面积、劳动力和种植品种上都对粮食生产形成挤出效应,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硬约束。

3.2 生态环境污染与水资源匮乏日益制约粮食生产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粮食生产资源日益趋紧,因此,不断追求更高的粮食单产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促使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长期接受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地力不断下降。追求粮食单产的提高,也使得我国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及农膜残留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现有粮食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化肥消耗量为1 亿吨左右,相对于国际公认的每10 千克粮食消耗1 千克化肥的安全临界值,我国化肥消耗量约超标1 倍;农药消耗量年均130万吨,为国际平均水平的2.5 倍左右[13]。全国污染普查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农膜残留量达到12万吨,残留农膜在耕地里,引起土壤特性改变,影响农作物生长,并且分解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水资源的污染,制约我国未来粮食产量的增加[14]。

粮食生产耗水量较大,而我国淡水资源缺乏,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13 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15]。水资源的匮乏使粮食生产中所需的正常用水量得不到保证,这一问题在我国北方及西部相对干旱的地区表现尤为严重。许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进一步降低了粮食生产中的用水效率。并且,我国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总量也很大,其比率约占全部用水量的40%。因此,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还面临着水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和被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挤占的双重压力,水资源对我国粮食生产的瓶颈作用越发明显。

3.3 居民消费结构转变不断增加粮食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一方面,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镇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更注重食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我国粮食消费结构趋势将从以谷物为主转向消费更多的高蛋白食物,这对食用油、肉蛋奶和精加工食品等提出了更高需求,从而间接导致基础粮食需求增加,特别是饲料用粮的大幅攀升,构成粮食安全的现实压力。以猪肉消费量为例,1992年我国猪肉年消费量为2623万吨,到2017年上升到5494万吨。特别是2011年以后,我国超过1/3 的粮食被用于家畜饲养和水产养殖。可以预料,未来10 至20年,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仍将持续转变,除了口粮消费将有所下降外,其他高蛋白食物的消费量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粮食需求总量将会持续增加[16]。

3.4 粮食能源化与金融化趋势推高粮食安全的风险

一方面,随着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球能源日益紧张,能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其利用范围和比重不断扩大,可以预料,全球范围内将有更多的粮食被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呈现粮食能源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价格应主要受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但在国际上由于粮食主要以美元计价,粮食与美元关系密切,粮食价格与美元以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关联性不断增强。这种价格上的关联性导致粮食更容易被看作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交易,亦即粮食金融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部分发达国家实施生物燃料政策是导致近年来粮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认为,国际上对玉米生产的乙醇燃料需求的大幅增加是引发2006年全球粮食储备减少的重要原因[17]。特别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美元汇率波动,在此背景下,粮食市场与期货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等的联动关系愈加紧密,粮食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并加剧粮食价格波动风险,进而危及全球粮食安全[18]。我国是全球粮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主要粮食进口国之一,因此,粮食能源化和金融化趋势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将推高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

4 国内外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比较分析

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一定借鉴作用,笔者从价格支持政策、土地休耕政策和粮食储备制度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保障措施进行比较分析。

4.1 价格支持政策比较

早在1973年,美国《农业法》明确提出,先由联邦政府制定能确保农民收益的目标价格,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低于这个目标价格时,政府对农民差额补贴。2002年美国颁布的新《农业法》,将差额补贴改为反周期支付,即把粮食的平均市场价格与政府直接支付率之和确定为农民获得的有效价格,当有效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农民可得到有效价格与目标价格之差的补贴额。并在补贴范围内,不断增加农产品的补贴品种。2014年美国取消反周期补贴政策,代之以政府高额补贴保费的农业保险计划,其中价格损失保险计划与反周期补贴政策较为相似。通过这些价格支持政策,切实地保护了种粮者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自上世纪60年代起,欧盟通过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将较大比例的财政预算用于支持成员国农业发展,主要是补贴农产品价格和出口等,从而刺激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解决成员国的粮食自给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欧盟对这一农业政策又进行了改革,降低粮食价格补贴标准,将较大比例的粮食价格补贴改为生产者直接补贴。当部分重要农产品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欧盟则考虑以干预价收购成员国农产品,以维持相对稳定的市场价格水平,达到保护粮食生产者种粮积极性的目的。

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起步较晚,随着这项政策的不断发展,目前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临时收储、最低收购价、目标价格补贴和直接补贴。具体而言,我国当前还处于优化目标价格政策和生产者补贴政策的探索期。目标价格政策属于黄箱政策,这项政策的运用会引起农产品价格扭曲。但我国在实施过程中有一系列其他辅助政策支持,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粮食价格扭曲现象,政策效果相对较成功。

4.2 土地休耕政策比较

在耕地保护方面,美国实行土地休耕政策,这是一个有弹性的土地计划政策,分为短期休耕和长期休耕两种。短期休耕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效防止粮食生产过剩;长期休耕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和维护土地的生产能力,并保持水土资源,防止耕地被过度利用。美国实行的土地休耕政策,并非强制性休耕,而是基于对国际粮食市场供需的分析,制定“农产品计划”向农民公布,农民可根据政府公布的条件,选择是否参加这一计划。如果农民不参加这一计划,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种植,但无法取得政府的土地休耕补贴;如果参加这一计划,则可获得政府的休耕补贴。同时,美国还建立了严格的休耕效益评价体系,根据各项环境要素量化评估休耕效果。

欧盟为了控制粮食产量,保护水土资源,降低高效集约型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以维持耕地生产能力,同样制定了土地休耕计划。欧盟的土地休耕政策分为强制性休耕和自愿休耕两种,并对休耕的土地给予直接补贴。但欧盟在具体实施休耕计划时,要求农场主在土地休耕期内不能抛荒,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土地的生产能力。欧盟考虑到其成员国内部不同的地区粮食供给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休耕政策,甚至对部分地区休耕的同时对另一部分地区还扩大种植面积,以实现粮食供给的区域平衡。

2016年6月,我国出台《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尝试探索土地轮作休耕政策,重点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开展轮作试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试点。该政策的实施对提高我国耕地质量、确保耕地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耕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耕地轮作休耕补助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如何对接,如何推出耕地轮作休耕的相关配套政策,从而既达到轮作休耕的政策效果又不影响农户利益和生产积极性,目前还没有太多的经验积累,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休耕制度中好的做法。

4.3 粮食储备制度比较

粮食储备制度是发达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美国实行委托代储的粮食储备制度,其执行机构是联邦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粮食市场价格与农民贷款利率的比较,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利率时,农民可将粮食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存储,从而形成粮食储备;而当市场价格高于贷款利率时,政府则从市场上购买粮食以增加储备。事实上,农产品信贷公司并不拥有粮食储存设备,而是将粮食“委托存储”到存储设施较好的经营性粮食储备企业。委托代储关系中,粮食的所有权归政府,包括存储成本以及损耗均由政府承担,但粮食储备企业必须在三年内保证粮食质量,按政府的指令执行运营计划[19]。另外,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市场调控的手段对粮食储备进行管理,并根据相关法规进行监督。

欧盟在粮食储备上采用多元化粮食储备制度,包括公共储备和私人储备。公共储备是为确保农民种植粮食的收入不出现大幅波动,欧盟事先基于对各成员国的粮食库存、产出、需求和国际粮食供求以及价格形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一个“干预价格”,然后根据“干预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这是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例如,在法国,当农民或农业合作社在市场上无法以合理价格卖掉粮食时,政府粮食管理机构就会以干预价格买下这些粮食,用作公共储备或临时储备。政府管理机构事实上并不具有仓储能力,他们主要向具有仓储能力的粮食收购商或专业仓储公司购买仓储服务。欧盟农业补贴委员会对临时储备给予必要的仓储费用和利息补贴。就私人储备而言,欧盟某些成员国还通过按月加价的方式鼓励种粮农户和私营粮商在合理的期间内自储粮食,防止收获季节大量粮食上市而导致粮价过度波动,从而促使粮食均衡上市,保障粮食供给安全[20]。目前欧盟形成了私人储备为主、公共储备为辅的粮食储备格局。

我国实行管制性粮食储备制度,即主要依靠政府粮食储备,辅以农户粮食储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粮食储备趋势不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户储备在国家粮食储备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由于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现象频现,促使我们对现行粮食储备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2019年出台的《关于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有关政策的通知》从总量上对2020年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收购规模进行限定。但关于如何制定我国粮食储备的具体政策以适应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状况,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保障粮食安全,防止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出现较大的风险还有待更多的探索,也可以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

5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应对策略

粮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为更好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们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5.1 明确粮食安全总体思路,强化目标管理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明确保障粮食安全的总体思路,并从确定粮食安全的有效边界入手,落实实践主体,找准实施策略,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充分调动粮农的积极性。同时,应强化粮食安全的目标管理,树立保障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共同责任的观念,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

5.2 促进科技驱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粮食生产资源受到约束的前提下,未来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将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实施“科技兴粮”工程、推进粮食生产科技不断创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根本要求。

首先,要紧紧围绕“科技兴粮”的核心目标,大力推进粮食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升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积极实施粮食科技创新工程、智慧粮食工程和粮食科技示范工程,构建科学、高效、开放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为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5]。

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适应我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要求,调整粮食科技创新的方向,整合现有粮食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建立一批粮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联盟。为粮食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大力支持,提升我国粮食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积极实施粮食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加大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积极推进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粮食新品种的选育和研发。重点加强中低产田改良、设施农业和粮食仓储物流等粮食科技的自主研发能力。

再次,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经济新常态下,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先进粮食科技的使用,我们除了要对使用传统技术的种粮农民进行各种技术培训外,还要与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人才培养机构密切合作,加快培养一批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现代农业科技人才,为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注入强大的、可持续的动力。

最后,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推动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联盟,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深入的技术合作。

5.3 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和职业化水平

多年来,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生产一直以分散的小规模方式进行,缺乏规模效应,这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应稳步实行农村土地分类流转,积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成立土地托管服务中心或土地代耕中心,将农户手中闲置的土地交由托管或代耕中心管理,并根据土地的最终收益对土地承包者给予一定的补偿。对那些长期抛荒土地,村集体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收回,并重新发包,将其流转到有种植能力的种植大户手中,既可提高规模效应也可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

深刻认识新型职业化农民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尽快制定职业农民认定标准,探索面向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定向职业培养机制。加大新型职业化农民培养的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提升粮农从事粮食生产的职业化水平,从而培育和强化一批新型职业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在财政预算中,尽可能安排一定额度的种粮大户专项扶持资金,按种植规模和产粮水平奖励种粮大户,以此培育专业种粮大户,提升我国粮食种植的专业化水平[22]。

5.4 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耕地是进行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尤其是在提高粮食单产愈加困难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保证一定的粮食种植面积,就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产量。因此,各级政府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要做好普查和定期检查工作,与相关责任人签订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坚守基本农田不减少的“红线”;必须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占用耕地的门槛条件,在确需占地的情况下必须实现“谁占用、谁补偿”“占一补一”的耕地保护制度,杜绝“占优补劣”“占实补虚”的现象发生;并且,要更加严格地执行用地审批制度,以便从源头上杜绝耕地的乱占滥用。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尽快把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作为新形势下粮食安全考核的重要内容。我们应不断加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优质高产粮食生产模式的研究、示范与推广。根据不同耕地条件采取针对性的耕地可持续发展措施,如在缺水严重的地区主攻农田节水技术的应用,在华北、西北等拥有大量盐碱地的地区主攻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在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区域主攻耕地的土壤修复技术及应用等。

5.5 健全粮食安全预警体系

粮食安全问题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包括生产、存储、流通、贸易和消费等。并且,粮食安全所受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不仅要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和可耕地资源约束的影响,还要考虑粮食生产经营者的利益[14],是一项环节众多、影响复杂的重大问题,因此,要保障粮食安全,健全预警体系势在必行。

一是要完善粮食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对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准确掌握粮食市场价格变化,根据实时准确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号引导粮食生产、经营、流通和消费。

二是要健全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粮食预警体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防火墙,要积极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粮食信息平台。各级粮食主管部门要与工商、物价和交通部门形成密切配合,通过及时监控充分了解粮食市场动态,实时监控粮食安全状况。

三是要着力提高粮食监测预警能力。负责粮食监测预警的行政主管机构要根据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形势变化,动态调整和优化粮食监测点布局,及时调整监测频率和密度,不断增强粮食市场监测的敏感性和时效性。由于粮食生产的自然风险较大,为避免自然风险可能对粮食生产带来的巨大影响,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遥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第一时间获取各种气象灾害和生态环境污染等数据,对可能影响粮食安全的自然风险进行提前识别,从而提高粮食安全监测预警能力。

四是加快建立粮食安全应急机制。粮食安全问题较为复杂,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粮食安全特点,建立针对具体区域的粮食安全应急机制,制定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方案。并且,在应急方案中要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为主,行政手段干预为辅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储备粮、粮食风险基金、重点粮食市场和粮食骨干企业的作用,加强应急调控,以使粮食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5.6 加快布局农业“走出去”

经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粮食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但粮食企业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必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建立企业稳定合作关系结合起来,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制定行之有效的“走出去”规划。

“走出去”的企业要着眼于全产业链,积极扩张走出去的“面”,不仅单纯做农业生产者或农场主,而要向“大粮商”转变,实现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营销渠道的全球化。同时,还要鼓励“走出去”企业延伸粮食产业链,尽可能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加工、仓储、物流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领域,以及优质良种研发等高科技领域,提升“走出去”的层次。条件成熟时,可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主导国外原产地粮食种植、贸易、加工、仓储和物流等多个领域,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国际粮食话语权。

加快完善鼓励粮食企业“走出去”的扶持政策。应充分利用国家外汇储备,采取委托贷款等方式给予大型海外粮食投资项目一定的支持,并对从事海外开发项目的重点粮食企业提供贴息或免息贷款,加快推动“走出去”粮食企业财政补贴和专项基金的设立。为适度分散“走出去”粮食企业的经营风险,应不断创新保险制度,积极利用国家农业风险资金、保费补贴等措施,为“走出去”的粮食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应坚持可持续的粮食安全观念,不仅要注重粮食数量安全,更要将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相结合,构建全局性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实现。

猜你喜欢

耕地粮食生产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