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园草履蚧防治技术

2020-12-19济南市森林保护服务中心夏明辉

农业知识 2020年23期
关键词:吡虫啉若虫触角

文/ 济南市森林保护服务中心 夏明辉

草履蚧又名草鞋蚧、桑虱,是核桃、苹果等果园中早春发生危害的重要刺吸式害虫。

形态特征

1.成虫

(1)雌成虫。体长椭圆形,上下扁,似草鞋状。背面多皱,体壁韧厚。体长达10毫米左右,宽约5~5.5毫米。背面赭褐色,体缘、腹面橘黄色,触角、足黑色,体表面附有一层极薄的白色蜡粉。体节明显,胸部背面3节,腹部背面一般为8节。触角多为8节,少数出现9节,鞭状,端节最长,各节密生细毛。眼小,胸足3对,发达。胸气门2对,气门口宽阔。腹气门7对,气门口圆形,显著小于胸气门,位于第1~7腹节的腹面近侧缘。腹脐3个,横列紧靠在一起;肛门在腹部末端背面,有毛簇包围。

(2)雄成虫。体长4~5毫米,翅展约10毫米。头、胸部黑色,翅灰黑色,腹部紫褐色。头部有大的复眼2个。触角10节,念珠状;第3~9节各节都有两处收缢而形成3段较膨大的部分,其上轮生刚毛。前翅黑色,翅脉简单,脉间密布横向细波纹。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各节侧缘生有毛簇,末端有4个肉质树枝状突起,其上各节若干短毛。交配器长、大,中间管状,末端似狗尾。

2.卵

初产时橘红色,有白色絮状蜡丝粘裹。

3.若虫

初孵化时棕黑色,腹面较淡,触角棕灰色,唯第三节淡黄色,很明显。

4.雄性伪介壳

呈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约4毫米,白色。由蜡质絮状物构成,质地疏松。似茧。

5.雄蛹

棕红色,有白色薄层蜡茧包裹,有明显翅芽。

危害症状

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刺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

生物学特性

该虫在济南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周围土缝内和杂草、石块下等其他隐蔽处越冬。翌年2月初至3月上旬陆续孵化。初龄若虫到处爬行,至寄主萌芽时若虫聚集在芽旁叮吸汁液。4月下旬正处若虫末龄期,也是危害盛期。雄性一生约经过70~80天成长,爬到寄主老翘皮下、土壤裂缝中、石块下做伪介壳化蛹,蛹期约10天。雌虫终生活动危害,5月上、中旬成熟,在寄主枝、干上等待飞来的雄成虫交配,经交配后的雌成虫仍能取食危害,至6月中下旬陆续下树,钻入土、石缝里分泌白色絮状卵囊,产卵其中,进入越冬状态。受小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区发生期有较大差异,各地防治时应加强监测预报。

防治技术

1.人工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挖卵囊、阻止若虫上树等人工物理措施,不仅能有效防治草履蚧危害,而且无公害、不污染环境,是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中大力推广的防治技术。

(1)人工挖卵囊。利用草履蚧以卵在寄主周围土缝内和杂草、石块下等其他隐蔽处越冬的习性,通过冬季结合挖树盘、施基肥、深翻土壤等措施,人工收集挖到卵囊,进行集中销毁。

(2)阻止若虫上树。早春(2月初以前),在草履蚧若虫未上树之前,于树干基部(20~30厘米):一是刮去老树皮后涂粘虫胶环,二是绕树干绑20厘米宽胶带一圈,三是绕树干绑塑料布(20~30厘米宽),上紧下松呈倒喇叭状。以上措施任选一种即可。

2.药剂防治

(1)地面喷药防治。结合阻止若虫上树措施,对地面和树基部聚集的大量若虫,可选用5%阿维·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树冠喷药防治。草履蚧若虫上树后(3月中、下旬),可选用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防治。

(3)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对于高大树木,可利用打孔机等打孔工具,在树干基部打孔后注入内吸性药剂(如5%吡虫啉乳油等)进行防治。通常胸径10厘米以下,干基打孔1个(呈45°向下钻孔),注入原药2毫升;胸径10厘米以上,每多10厘米绕树多打一个孔,每孔注入原药2毫升,药物吸收后要用泥巴封住孔口。

3.生物防治

果园中有大量的天敌昆虫,如红缘瓢虫、大红瓢虫等能有效控制草履蚧危害。每年5月是天敌昆虫大量出现期,在此期间应避免使用药物防治,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

猜你喜欢

吡虫啉若虫触角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
夯实为侨服务机制 多方触角深入基层
步行街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薇甘菊颈盲蝽基础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