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草莓应警惕芽枯病的危害

2020-12-19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农村局李翠英

农业知识 2020年23期
关键词:棚室灌水病菌

文/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农村局 李翠英

近年来,大棚草莓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特别是一些旅游观光地区的农家乐,栽植草莓的人家也一年比一年增多。由于技术原因,大棚定植后的草莓,棚室内由于湿度大,芽枯病的发生情况比较严重,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也影响到棚室草莓的观赏效应。现将大棚草莓芽枯病发生的症状识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症状识别:草莓芽枯病可危害草莓的各个部位,但以花蕾、幼芽和幼叶受害为主。幼芽呈青枯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枯萎,叶柄和果柄基部变成黑褐色,叶片萎蔫下垂,叶子失去生机,急性发病时植株猝倒;开花前受害,花序逐渐枯萎;茎基部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易拔起;果实受害,出现暗褐色不规则形斑块、僵硬,最后全果干腐。除危害草莓外该病还可危害多种蔬菜及大豆等作物。

发病条件:该病病菌以菌丝体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以随带病秧苗和病土传播为主,栽植草莓苗后遇有该病菌侵染即可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2~25℃,管理中如果肥水条件充足时,容易引起芽枯病发生。保护地栽培时棚室温度高,通风不良,湿度大时发病早且严重;露地栽培时栽植密度过大,植株生长过于茂盛时容易导致芽枯病的发生与蔓延。

防治方法:草莓芽枯病的防治应以防病为主,针对其发病特点采取相应的农艺综合措施加以防治,就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是避免连作。尽量避免在已发生过芽枯病的露地或棚室种植草莓。长期实行草莓连作的地方,一定要抓住每年的夏季高温时段,利用太阳能对棚室土壤进行高温暴晒杀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土壤翻耕后,采取薄膜覆盖让其在覆盖条件下增温达到75℃左右,可将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菌杀死,防病效果较好。二是培育无病壮苗。建立无病苗繁育基地,栽植无病苗可以减轻病害发生。注意不能将病株作为母株繁育草莓苗子。栽植时密度要合理,适当稀植栽培,现蕾前行间早盖上黑色塑料薄膜,可抑制菌丝体萌发,减少有效菌源。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发现田间病株应立即摘除,带出棚室外烧毁。三是控制好湿度。合理灌水,做到少量多次灌水,一次灌水量不要过大,灌水后立即通风,降低环境湿度,防止诱发草莓芽枯病。

药剂防治:防治草莓芽枯病可以抓住发病初期,结合防治其他病害一起进行。可选用生物农药10%的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或选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或24%井冈霉素A1000倍液+10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较好。化学药剂选用10%立枯灵300倍液,或敌菌丹600倍液灌根并结合喷雾防治。其他效果较好的化学农药如:25%噻呋酰胺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1500~2000倍液灌根或喷雾,效果也不错。还可选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重病田要适当增加用药次数,每7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3次,并增加用药量,使根颈部也喷淋到药物。棚室草莓发病,也可每亩用5%百菌清粉尘剂150~18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密闭大棚过夜,连续熏用2~3次,间隔期为7天,视病情配合使用其他农药,总之以迅速控制病害危害为标准。

猜你喜欢

棚室灌水病菌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灌水取球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稀土在棚室蔬菜种植中的妙用
初春大棚安全防范莫放松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
病菌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