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0-12-19胡桂荣
胡桂荣
(济宁市嘉祥县人民医院,山东济宁 272400)
子宫腺肌病为常见妇产科疾病,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压力不断增加,致使近年妇产科疾病发生率逐年升高。临床针对子宫腺肌病等妇产科疾病多选择药物治疗,但常规方案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时间久,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米非司酮为妇产科常见药物,在子宫腺肌病等疾病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故本文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1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济宁市嘉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30.15±5.25)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81±0.82)年。对照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0.42±5.34)岁;病程2~3年,平均病程(2.88±0.8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或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血流信号增多,病灶处肌层呈星点状、条状分布)诊断者;③无药物禁忌症者;④肝肾功能正常者;⑤可配合完成诊疗计划者。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肝肾功能异常者;③认知及听力障碍者。本研究上报济宁市嘉祥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选用布洛芬(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099,规格:0.1 g)治疗,口服0.4~0.6 g/次,1次/d,持续治疗6月。
观察组选用米非司酮(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规格:5 mg)治疗,口服10~12.5 mg/次,1次/d,持续治疗6月[2]。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评价临床效果,将临床症状消失,各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判定为显效;将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各检查结果明显改善判定为有效;将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各检查结果无改善判定为无效[3]。②治疗后可见头晕、恶心、乳房肿痛、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③临床指标包括:子宫体积、子宫腺肌瘤体积、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 (FSH)、雌二醇(E2)、孕酮(P)等。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2.0软件分析临床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7.9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1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3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348.52±75.82)cm3、子宫腺肌瘤体积(62.14±18.52)cm3、P(3.51±0.82)mmol/L、FSH(8.61±1.82)U/L、E2(154.25±25.61)mmol/L 低于对照组,LH(11.84±2.11)U/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生活、工作、饮食方式的不断变化,子宫腺肌病这一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与此同时患者对治疗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临床需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4]。目前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在技术更新过程中发现米非司酮对多种妇产科疾病有较高价值,米非司酮作为抗孕激素、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当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促进腺激素的分泌,使黄体酮在短时间内出现溶解现象,加速卵巢内颗粒细胞的死亡,进而控制卵泡的发育;其次米非司酮使用后可直接达到子宫肌层,影响胚胎蜕膜、绒毛组织活动,加快胚胎死亡速度;再者米非司酮可抑制子宫内膜腺体的活性,在短时间内达到止血的目的,为验证米非司酮在子宫类疾病治疗中价值,本文选择11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米非司酮与常规治疗方案价值。
本研究中观察组经米非司酮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7.93%,该结果与郝巍等[5]研究中临床疗效98.50%接近,提示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腺肌病等妇产科疾病中具有优越性,子宫腺肌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为卵巢激素分泌异常诱发疾病,米非司酮口服后与孕酮受体结合,可达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6]。其次米非司酮治疗简单、方便、快捷,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可在缓解机体疼痛程度同时,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子宫体积(cm3) 子宫腺肌瘤体积(cm3) LH(U/L) FSH(U/L) E2(mmol/L) P(mmol/L)观察组(n=60) 348.52±75.82 62.14±18.52 11.84±2.11 8.61±1.82 154.25±25.61 3.51±0.82对照组(n=58) 492.14±94.52 108.42±31.72 8.94±1.72 9.72±2.11 168.82±28.42 4.72±1.21 t 9.119 9 9.718 0 8.167 4 3.063 2 2.927 6 6.378 1 P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2 7 0.004 1 0.000 0
本研究中观察组经米非司酮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4.14%,此结果与周厚华[7]研究中7.24%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此结果提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性;观察组子宫体积(348.52±75.82)cm3、子宫腺肌瘤体积(62.14±18.52) cm3、P(3.51±0.82)mmol/L、FSH(8.61±1.82) U/L、E2(154.25±25.61) mmol/L 低于对照组,LH(11.84±2.11) U/L高于对照组,证实米非司酮在改善患者激素水平中效果显著,米非司酮口服后迅速被机体吸收,分布于卵巢、子宫内膜、垂体等组织,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的治疗目的。其次米非司酮在人体中生理利用度为40%,用药后0.7~1 h便可达到血浆峰值,使用后72 h血浆水平依旧维持在0.2 mg/L,再者米非司酮口服后90%经肝脏代谢出体外,10%经泌尿道排出体外,表明米非司酮治疗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首选药物。
在子宫性疾病治疗中医师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及看护方案,还需指导患者加强生活、饮食管理,避免饮食摄入不当影响药效,还需告知患者适量运动的优势,达到缓解病情,提高机体抵抗力的治疗目的[8]。
经本次研究发现米非司酮治疗中可实施科学护理干预,因米非司酮治疗周期长,为确保患者治疗依从性,医务人员需系统为其讲解各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各药物治疗剂量及方法;其次医务人员需指导患者掌握情绪疏导、心理暗示等方案,缓解其治疗中存在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为确保用药科学性、合理性,指导患者每日进行适量运动,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反馈给医师,以便医师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综上,将米非司酮应用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效果显著,既可降低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确保临床疗效,可借鉴。但本研究选取时间范围较小,病例数较较少,后期可延长研究时间,增加病例数选取,通过大批量数据分析,对比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结果、B超检查结果、安全性等数据,综合分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优越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有价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