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2020-12-18宋国英
宋国英
摘 要: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社会生活的场景,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反面的发展。在游戏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玩具材料,支持和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在幼儿的实际感知、直接操作、亲身体验中逐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自控力、社会交往、主动学习等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选择;自我调适;社会生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56-02
在游戏开展的实践中,我们正逐步由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儿童为本,从教师的立场转向儿童的立場。在游戏中如何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浅谈几点体会:
1.引导与支持幼儿的选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动力,为了进一步丰富游戏课程同时真正体现以幼儿为本,在我园的混龄串玩本土游戏中,我们从幼儿出发,根据幼儿的兴趣确定游戏主题,让孩子们自己来决定玩什么?从孩子的兴趣与经验出发,每个班分发游戏主题调查表,根据幼儿的意愿,请小朋友来设立游戏的主题。怎样玩?在哪个区玩?尝试自主选择、自由结伴。
每个班都开展了一场讨论:“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在哪里玩这个游戏合适”“怎么玩呢”“将乐有哪些特色小吃呢?”一个个问题,孩子们讨论得兴致勃勃。在我们班与孩子们交流中,发现他们特别喜欢玩“将乐小吃”的游戏。从孩子们的调查表中,了解到小朋友们最熟知的将乐美食就是擂茶,因为家家户户都有擂擂茶,擂茶更是家庭每日必备茶。除了喜欢擂擂茶、还有很多小朋友喜欢吃春卷。
主题确定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商量:“擂茶区”需要什么材料?做春卷又需要哪些材料?带着提出的问题,我们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可以用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最后,经过各班级的调查统计探讨后,生成适合我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灵活、自主的“发现”课程。我们根据各班讨论结果,开展了“舞龙灯”“小导游”“晒谷子”“体验镛城”“小集市”等等主题游戏活动。
2.在游戏选择中,提高幼儿自我调适能力
在游戏开始前 ,为了维持游戏的“秩序”。我们想要不要“插卡预约”呢?这样可以避免幼儿在选择游戏过程中出现矛盾和争执的现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愿望是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的,这样幼儿自然能在游戏过程中不断调适自我。虽然优先选择角色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可能会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保证游戏可以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剥夺了幼儿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阻碍了幼儿人际交往关系能力的提高。在一次游戏中,丁丁小朋友原本想去当导游,可是导游的人员已满,这个时候她问明明:“你能让我当导游吗?”当得到的回答是:“今天我也很想当导游,你可以去其它地方看看”,此刻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她必须调适自己,要不去当游客,要不去建构区。在此情境下幼儿往往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寻找各种方法、策略来解决问题,游戏正可以让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直接感知和体验,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自我调适,学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积累生活经验,培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幼儿的社会生活能力
有些老师比较注重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哪些学习经验或学会了哪些操作技能。而忽略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即课程。 如:在我们擂茶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擂茶的小朋友因为没有掌握技巧,特别没有力气,擂棍没有转两圈就转不动了,有的转着转着就把芝麻洒到了外面,我们的老师和保育员看见了,很是着急,生怕擂不出擂茶,常常会迫不及待地从孩子手中拿过擂棍,自己擂了起来,缺少一份耐心和放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如在角色游戏擂擂茶中,如果把芝麻换成半成品,这样就不会出现保育员着急帮忙的场景;如把角色区里包春卷所需的材料,事先分类准备好,鼓励幼儿自己做春卷皮,自己炒馅,从环境布置到游戏结束后材料整理,都交给孩子,提供给幼儿学习的机会,这肯定比一节集中活动更有意义。既能让幼儿学会整理物品的生活习惯,又能养成良好的收拾习惯。可以引导幼儿按用途、大小分类收拾、学会有顺序整理物品。同时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让幼儿形成学习规划、保持环境整洁、整理场地、保管物品、做事有条理、并且有始有终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这些才是让幼儿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
4.在分享讨论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游戏结束时,教师会根据开展游戏中的情况展开评价小结,有的教师关注的是整个游戏情节的发展,而有的教师比较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还有的教师对游戏中幼儿之间的矛盾比较关注……在评价环节教师往往比较侧重于自己对游戏的判断,想着是否实现游戏目标,意在通过幼儿的“分享”一起解决游戏中发现的问题,提升幼儿游戏经验。可实际上,分享的时间是有限的,被强烈的目标驱使下,教师常常忽略了蹲下来倾听幼儿的想法,没有真正听到幼儿的声音。
在游戏中,幼儿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亲身体验出来的,每次游戏,每个孩子都会获得一些经验,而且每个人获得的经验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经验也许是错误的。每次游戏结束,通过游戏小结,既可以让幼儿学会表达、分享,同时能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因为幼儿获得的经验比较零散,从幼儿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有的经验是错误的,每位幼儿获得的经验也各不一样。能力强的幼儿基本都能在小结中说出自己的体验,当然基本都是评价同伴行为的偏多,如:在一次评价环节,有一个小朋友她首先对另一个小朋友的行为做出了非常否定的评价:“承泽他当服务员都没有认真,一直跑到外面去玩,没有照顾好客人”;“我觉得她表演时的表情不够好,话也说不清楚。”类似这样的评价很多,都是关于别人的。对于自己的则非常少。在对别人的评价后,可以及时地请小朋友之间进行互评。我们应该鼓励每个幼儿都能在集体面前勇敢地说出,自己在游戏中发生了哪些印象特别深刻的事,遇到了哪些困难,下次游戏中可以怎么做,还需要为下次的游戏准备些什么。通过幼儿同伴间及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体谅他人、取得信息、组织自己的想象力。
我们一直说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但在游戏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把纠纷看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契机,不论是规则游戏还是创造性游戏,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努力做一个幼儿游戏的支持者,让幼儿自主自愿愉快地参与,体现自由意志的内在约束,少一些外区力,根据幼儿的兴趣、水平、幼儿园实地的适宜性开展游戏,游戏具有无可代替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在游戏的开展中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及亲身体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郝娟.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孟奕彤.建构游戏对3-6岁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3]曹晓梅,丁雯婕.区域游戏中促进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18(0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