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翻译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2020-12-18刘帅帅石国旗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硕士导师

刘帅帅,苏 红,石国旗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1 中医翻译研究生开设院校、办学层次(硕、博)及授予学位情况

中医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属性,涵盖中医学专业知识及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等多领域,因此单纯的本科教育无法实现中医翻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任。

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全国之先河,最早于2002年即开设了中医外语硕士点[1]。截至目前,设有中医外语硕士或博士点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等。2014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第5批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高校名单申请,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率先成为开设MTI的两所高等中医药院校,随后江西中医药大学于2015年获批,湖北中医药大学于2016年获批,并分别于次年开始招生。

从办学层次角度,根据我国中医药院校官网公开的情况来看,国内大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在本科层面开设了传统的英语专业,且会侧重英语和中医药结合方向,但其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中医药国际化对翻译专门人才的需求。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培养仍然主要依靠硕士研究生阶段,无论是中医外语硕士,还是MTI的中医药方向,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外国语学院、基础医学院、人文学院及外语教学中心共同构成了中医翻译人才培养主体。此外,中国中医科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在中医英语方向的博士培养方面各具特色,且取得了一定成绩。

从学位授予情况看,中医翻译研究生所被授予的学位亦包括两个大类。各高等中医药院校MTI的学位申请者在按照培养计划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实践和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后,会被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属于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的二级学科。而各中医药高校硕士点或博士点培养的合格毕业生,则被授予相应的医学硕士或医学博士学位。两者具有学位及学科性质的差异和侧重。

2 中医翻译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及招生规模

在研究生学科门类和研究方向上,不同中医药院校之间各有差异及特点。概况来讲,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及外语教学中心多开设涉及中医药外语翻译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下设学科;而基础医学院开设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下设中医英语翻译方向,属于医学学科。在研究方向的设置上,既有相对笼统的中医英语翻译,如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下的中医英语翻译方向;也有相对细化的方向设置,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招生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涵盖了中医外宣翻译、中医翻译与中医药国际化、中医英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医药国际标准及中医典籍翻译等具体的小方向;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在翻译硕士的培养中,形成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和“中医药翻译”两大特色方向[2];江西中医药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也对研究生的具体研究方向做了进一步划分。

在课程设置上,不同中医药高等院校亦各有特色。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除开设翻译概论、基础口笔译等基础理论课外,针对英语笔译方向,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医学翻译、中医药典籍翻译、针灸英语翻译、中药英语翻译及中医基础理论翻译等课程,并积极进行对外交流,通过访学研究项目、国内外学术论坛和各种翻译实习实践,以提高在读研究生的综合翻译实践能力[2]。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将翻译硕士课程设置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通过公共和专业必修课为学生在翻译理论技能和中医药基础知识方面打下全面基础,同时尊重学生个人研究兴趣,由导师和学生商定具体选修课。该中心也构建了多渠道、多元化的翻译实践基地,为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3]。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其翻译硕士学位。在培养方式上实行学分制,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教学,重视实践环节。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同时要求学生不少于一学期的专业实习。对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多种选择,包括翻译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及翻译研究论文等[4]。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招依托应用中医学和翻译学两个学科,开设中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该校重视推动中医药产业国际化,重视中医翻译专业性实践型人才培养,从专业建设项目、学科建设经费、学生活动平台及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多维度对中医翻译学建设给予支持[5]。

根据国内中医药院校官网公开的情况来看,现在已经有十余所学校开设了传统的英语专业,其他一些中医药高校开设了英语和中医药相结合方向的硕士或博士专业,但是整体上他们的招生人数都不多。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每年英语专业本科招生(医学翻译培养方向)不过几十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医攻博”项目从2002年开始每年招生20人,到2015年最后一届入学,每一届会有1~2名本科或研究生是英语及翻译背景的学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中医翻译研究生的招生比较零散,数量维持在个位数,且不具有连续性,博士层次的招生尤其明显。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大概为十人上下(北中医MTI设置于人文学院,没有独立建制外语中心或外国语学院,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数量过去几年维持在五人。整体来统计,全国范围内中医英语专业或者涉及中医翻译相关方向培养的本科、硕士及博士毕业生数量,每年少于1 000人,且硕士及博士层次毕业生人数尤其少[5]。从总人数来看,结合我国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和中医药走出去的大背景,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医药方面的翻译和对外宣称交流的人才会严重不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前副司长洪净教授早已表达过对此方面的担心和忧虑,他说,“外语水平高的中医药人才或者具有中医药知识的外语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对外交流的瓶颈”[6]。

3 各高校师资导师配备情况

从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翻译研究生(硕士及博士)的导师队伍构成来看,早期师资以外语背景为主,跨中医药及外语两个学科的导师较少;后期这种偏颇逐渐有所缓解,基本上构成了现在以外语和中医背景导师各半的局面,并逐渐向具有外语和中医药跨学科背景的导师为主发展。

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在过去几年的中医翻译硕士招生人数约为5人,学校配备的导师为6人,从专业构成和学位看,有一半的导师为各中医药大学毕业的硕博士;从导师研究方向看,全部导师均从事中医翻译、中医国际教育及双语教学,指导学生经验丰富[5]。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现有导师11名,其中正高6名,副高5名,所有导师均具有海外高校留学经历,且具有丰富的翻译和中医药国际化实践经历,导师阵容强大[3]。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MTI学位点现共有9名硕士生导师,其中正高1人,其研究方向均为中医药英语翻译及中医药国际传播[7]。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中医药英语学科目前团队共4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1人。2019年9月份,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在其博士招生专栏中公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接收非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 (‘优才计划’)招生简章”[8],这其中是否会有英语背景的学生报考,后期导师师资配置情况如何,还有待后期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非医攻博项目已经于2016年停止招生,最后一届博士生已于2020年6月均顺利毕业,故其导师配置在这里不做讨论。

4 中医翻译研究生(硕士及博士)科研表现

从中医翻译类研究生的培养毕业要求来看,各高等中医药院校MTI的学位申请者一般实行学分制,且必须进行实习。学位论文的撰写则呈现多样化,可以是传统的翻译研究性论文,也可以是翻译实习实践报告。而归属于医学大类下培养的中医药翻译方向硕、博士研究生,其毕业论文同样各不相同,既包括科研类文章,也包括中医史领域的文献梳理,亦有结合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中医典籍翻译、翻译对比研究和跨文化传播。

通过查阅和梳理过去15年间(2005~2020)被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有关中医英语翻译领域的相关博士论文,我们发现,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共有22篇博士论文符合查阅范围和条件。从作者专业来看,7篇博士论文作者为中国医史文献,7篇为中医基础理论或中医临床基础,4篇为中医学,中医养生学和英语语言文学各1篇。从作者博士毕业单位来看,7位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6人为“非医攻博”硕博连读项目博士毕业生,1人为在职中医学博士毕业生);3人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2人为中医医史文献,1人为中医基础理论);2人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均为中医基础理论方向博士生);2人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医史文献各1人);2人毕业于南京中医大学(均为中医临床基础);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各1人。从博士论文的具体内容来看,涉及中医典籍翻译及对比研究的共9篇,涉及中医术语翻译标准化的6篇,涉及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研究的3篇,涉及跨文化传播的3篇,涉及中医翻译能力模式与教学对策研究的1篇。

可见过去15年间,以上10所高校所培养的中医英语翻译类博士生毕业论文,主要聚集在中医典籍翻译及对比研究和中医术语标准化这两个领域(占比68.2%)。国内一些中医药高等院校在中医英语方向的博士培养方面各具特色,且均取得了一定成绩,所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表现有明显提高。

5 中医翻译研究生(硕士及博士)社会需求及就业情况

大部分中医药院校的翻译专业研究生,都是运用英语语言的优势,结合中医药背景进行就业。在我国逐渐增大地对中医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和中医药走出去战略背景下,高层次、高质素的中医药翻译人才和对外国际交流的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社会需求极大。

根据查阅网上公开资料,截至2020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学科点已毕业的“中医外语”和“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共45名,就业率100%,分别从事中医翻译、中医期刊英文编辑、医药公司译员、临床翻译、高校专业英语教师、中小学英语教师等工作[3]。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目前有在读中医药外语翻译方向研究生21名,已毕业十余名 ,多就职于京津冀地区中医药相关高校、组织机构或跨国医药企业,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委会、京津冀中医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过去三年中,“非医攻博”硕博连读项目中几位本科或本硕原本为英语语言背景的博士生,博士毕业后,均选择进入相关中医药大学,继续从事中医翻译、对外交流及教学工作。

6 存在的一些问题

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翻译研究生(硕士及博士)的培养模式明显不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存在诸多弊端。

6.1 落后的培养理念制约翻译人才培养

中医药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更是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医药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阐释,文化因素在翻译中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当前,一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翻译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思想依旧是基于传统翻译学术理论,其侧重于对中医翻译理论人才的培养,与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实际大量需求不符。

6.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这主要体现在翻译课程与职业结合不紧密,及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两个方面。以往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以中医药学和英语翻译课程为核心,而关于具体社会实际岗位需求和具体需要的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课程,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而且在教材的选择上更贴近学术理论,这都背离了当代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现实需求。

6.3 教学方法手段缺乏多样化

教学方式方法过于传统单一,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中,仍然延续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显然跟不上当今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

6.4 缺乏合格专业师资队伍

毕业自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才能具有更加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胜任英语教师的工作,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影响很深。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高校的英语相关课程教学都由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所负责。但是这种实际的教师来源结构单一,并不能满足现在教学实际的需求和最新的多学科发展趋势。单纯学英语出身的教师,其知识体系局限在语言,对于中医药基本上完全不了解。所以他们对学生的教学工作,肯定无法适应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更何谈培养适合中医药行业发展需求的中医药翻译人才。教师自身专业背景的复合化,才能带来学生能力的复合化[9]。这样才能构建合格的中医药翻译教学的师资队伍,并且和医学专家们共同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6.5 培养和招生政策缺乏连贯性

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在中医药翻译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方面,政策具有很大的变动性或不稳定性,尤其是博士的招生,这与能够指导学生的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队伍相对不足有直接关系。导师队伍中的老教授退休后,可能某个高校的硕博士点原本的中医英语翻译学科方向就面临无人可带学生的尴尬。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为例,该大学基础医学院在2007~2009年博士招生,博导为张庆荣教授,脱产学习,但是在张教授退休后不再招生。招生政策的连贯性,也受到诸如培养难度和就业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影响。“非医攻博”硕博连读项目在2002年开始的时候,我国有四所中医药高校同时开始招生,但是逐渐因为培养难度、就业被认可度等各种因素停止招生和办学,只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坚持办学到2015级入学,并且在2020年完成最后一批博士生的培养。2019年9月份,北京中医药大学“优才计划”的启动[8],究竟是“非医攻博”的升级版,还是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中医跨学科人才的尝试,让人拭目以待。

6.6 招生数量少、学生来源缺乏稳定性

只有保证稳定的招生数量,才能逐步保证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的规模。一定的培养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进而带动和加强人才培养,取得良性循环。在今年新冠肺炎影响下,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我们国家进一步增大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规模,2020年比去年增加18.9万人,2021年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已经有多所大学通过官方渠道宣布扩大招生规模,希望我国各大中医药高等院校为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的硕博士研究生争取更多的培养计划和名额。此外,国内的医学教育招生相对封闭,一旦经过高考确定了志愿,学生很难再更改自己的专业。所以中医和英语这两个专业,很难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有机结合。如何保证稳定的跨学科专业背景的被培养学生来源,值得思考。

7 小结与建议

“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10],这是当今社会对翻译人才的一个比较宽泛的需求定义。《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这已经是一种来自国家层面的趋势和支持[11]。这对于中医从未有过的发展春天,国内众多中医药高校应积极主动抓住机遇,在跨学科复合背景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改进策略措施,以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7.1 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中医药翻译课程设置,为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和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关政策的制定者们,有必要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进行顶层优化和设计。要越来越重视关于中医药翻译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这一重大问题。相关的人才培养和各种考试考核评价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中医药翻译人才制定学术科研评价体系和指标,以及中医药人才酬劳标准,从宏观上做好指导工作。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青年中医药翻译者们全身心投入这项事业,消除后顾之忧[6]。对设有中医药翻译相关课程的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可以作为参照标准的中医药翻译课程设置和培养大纲,供全国参考,也为将来论证开设中医药英语专业提供参考。在课程设置中,低年级进行英语必修课学习,辅以中医基础理论课;高年级学习中医药专业课的同时,设计中医中药方面的论文文献的阅读训练和科技论文写作翻译训练也应该开始着手进行。实习轮科期间也要加强学生们对中医药翻译的实践和训练,创新形式方法,邀请高校国际学院外国留学生参与其中,作为学生进行翻译交流的练习对象。要充分利用网络微课、慕课以及多媒体等形式丰富的中医药翻译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7.2 加快构建中医翻译理论体系,推动中医翻译的学科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级中医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中医翻译理论体系框架还不明确,需要相关学科的专家和教师们共同探讨和研究。只有先确立一个共同的中医药术语的标准和规范,全国中医翻译者才能基于此,用同一个声音来表达自己,促进对外交流。中医学院校的学生们要积极主动和外语院校翻译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不同学科背景的交流有利于促进彼此的理解和融合,对整个中医药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国际化进行大有益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现在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已经开设英语本科专业,像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依据自身地理位置地缘优势,开设了中医相关的不同语言的交流专业。这种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是保证中医翻译学科良性发展的关键,这也为接下来中医翻译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借鉴。

7.3 加强中医药翻译教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传统模式下,缺乏专业的中医药翻译师资队伍一直是一个弊端。为了扩充师资队伍,首先可以从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中培养。选择现有的年轻的学习及接受能力强的英语专业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短中长期的培训,鼓励他们进行跨专业的学习和转变。其次就是吸引中医药界的跨界人才到中医药翻译领域发展[12]。中医药高校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培养自己的中医药翻译师资力量储备,鼓励教师队伍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和进行跨专业进修学习。江西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中医药翻译队伍的建设,将此作为推进翻译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因校制宜地进行中医英语与翻译师资队伍建设,对人文学院英语教师实施了一系列中医药课程相关培训工作,并进行了中医药翻译基地建设,旨在借助中医药翻译基地建设,通过校本培训,打造了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中医英语教师队伍[13]。这种做法和思路值得其他中医药高校参考和借鉴。另外,高校对教师的选择要“不拘一格”,摒弃唯学历至上的单一标准和片面条件。对于非英语语言学习等专业出身的、但是又确实是在中医翻译方面比较有造诣的人,应该积极主动吸引他们从教,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除此以外,学校及用人单位要慧眼识英才,在待遇方面有所倾斜,吸引相关具有跨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师资队伍。

7.4 中医药翻译教学要从专业化向职业化转变,强化中医药特色意识和跨学科意识

翻译是一个技能型的专业,中医药翻译同样需要将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融会贯通熟能生巧。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翻译应变能力和水平,高校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翻译实战和实践的保障,在培养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提供大量的翻译实践时间,保证他们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在做翻译的时候,如何在不丢失源语语言规范的前提下,体现中医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这对任何翻译者来说,都颇为不易。在中医药翻译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较强的跨学科意识,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达和教授中医翻译相关的翻译学、语言学、文体学和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逐渐认识到中医药和英语翻译学科交叉的意义所在。

7.5 拓宽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的选拔范围,创新招生选拔方式方法思路,多举措促进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

要鼓励中医药高校多进行跨界人才培养,比如招收来自纯外语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研究生,要摒弃“非医学生出身不可以从事中医翻译”的狭隘观点,无论是学语言出身,还是学医出身,都可以彼此跨界学习,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翻译的人才,以满足未来国家对此的巨大需求[6]。中医药专业本身的课程学习任务就很重,而且医学与英语的学习方法差异很大,在培养复合型中医药翻译人才的时候,需要慎重选择培养对象。英语基础好,具有浓厚兴趣,中医药专业课程优异者,而且立志决心从事于中医药翻译工作事业的学生,才适合参与培养。从高考招生录取来看,中医药专业学生中理科生比重大,文科生占少数。针对这一情况,一来对参与培养的具有理科背景的学生,需加强其人文素养知识的学习;二来要创新招生选拔方式方法和思路,借鉴“非医攻博”和北中医“优才计划”的做法,吸引具有英文背景和基础的学生跨专业进行中医药的学习和培养。另外,要采取多种举措促进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培养,国内中医药高校相继开办中医国际交流方向专业、“针灸推拿国际实验班”等,旨在通过对双语教学的改革,侧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创新多种就业渠道为导向,这些措施培养了一批既精通中医药知识技术,又能够胜任一定场合与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可称之为较好的尝试,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其他高校参考借鉴。

8 结语

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正迎来大范围、高水平和深层次的开放、交流与融合。具有跨学科复合背景的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不仅事关中医药翻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文化战略的成败。针对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现状中翻译人才缺口大,中医药翻译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落伍,及中医药翻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政策制定者应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环境,中医药高校应加快构建中医药翻译理论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中医药翻译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中医药翻译教学在从专业化向职业化转变过程中的中医药特色意识和跨学科意识,并拓宽中医药翻译人才选拔范围和创新招生方式,以促进中医药翻译研究和翻译质量的提升,并培养更多具有跨学科复合背景的高层次中医药翻译人才,提高中医药对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硕士导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