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序:让数学课堂更丰润

2020-12-18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时针分针图形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宋 佳

当下的小学生可以用“见多识广”来形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进行适时调控,为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保驾护航。

一、追寻前后知识的逻辑递进——知识有序

特级教师吴正宪曾经说过:“知识的传递应立足于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它是循序渐进的,不可一蹴而就。”有序思维,促进知识学习的方式螺旋上升,儿童的知识结构能够逐渐建构,有效完善小学数学的体系。

例如笔者在教学《平均分》这部分的内容时,就运用了一个小故事:(1)呼之欲出 :从前有两个兄弟,分家产时最后还剩下一袋麦子,重16 斤,谁拿走,对方都不愿意,这怎么办呢?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自然会想到谁多谁少的问题。(2)循循引导:用什么来分麦子呢?老大拿着一个大盆说:“给我倒满就行。”老二拿着一个袋子说:“给我装满就行。”这样,他们分得相等吗?盛放粮食的东西不一样,他们这样分行吗?这样无形中就把平均分的概念注入学生心中。(3)深入浅出:经过双方的争论,最后决定用秤称出相等的重量,每人一份,这样就均匀啦!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能够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有序建立必要的联系,让学生的思维慢慢打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实现学习方法的严谨串接——方法有序

有效刺激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思考、提炼与总结就是思维要有序。这些问题在学生学习中能够迁移运用。

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钟表”这部分的内容时,表面看就是数字的认识,其实整合了多方面的内容,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出示钟表,让学生说说钟表的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是帮助人们掌握时间的。

师:观察表面,你看到了什么?假如让你用食指和拇指表示时针和分针,你会用哪个手指表示时针,哪个手指表示分针?

生:老师,我会用拇指表示时针,食指表示分针。

师:你能说出原因吗?

生:妈妈告诉我,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师:好学的孩子!多媒体展示:分针长长, 时针短短。

师:除了这些指针,钟面上还有12 个数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钟表,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该做什么?

师:(多媒体展示一个小女孩的作息时间)你仔细看看小女孩是在几点起床?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指的是几?

生:老师,我看到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这就是7 时。

师:孩子你真聪明,拿出你们的学具,看看4 时、6 时该怎么拨?

……

这样教学,教师用不断追问引起学生的不断思考,让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有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思考,点燃思维的火花。

三、达成活动经验的清晰观照——活动有序

学生学习数学的游乐场就是数学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效提取经验,能够借助有序的思维,帮助理清数学活动的目标、重难点以及活动的预期。二年级《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的内容,笔者引导学生以最熟悉的圆形为起点,逐步向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正方形演变、生成,在图形的演变中逐渐生成有序。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较差,而且认识水平也不高,空间想象能力几乎没有,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更要符合儿童的特点,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梯度上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多媒体展示一副眼镜(一边大一边小的眼镜图片)。学生立刻哄堂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这副眼镜我能买吗?

生:不能买。这副眼镜的镜片不一般大小。

师:也就是镜片不对称,那怎样才能让镜片对称呢?

师:你们回答得很好,从你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对称很重要,有哪些对称图形,你们能知道吗?

生: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你们见过哪些对称的物体?

生:蝴蝶。

师:(出示一些图形)请判断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

学生回答,并分类。

师:(再次出示两条金鱼的图形)看看是否对称?你能够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其对称?

生:老师,对折就行。

师:(指名学生到台前来操作)告诉我们你对折后的结果?

生:完全重合。

师:看两边一样还不行,还要看能否重合,学生拿出你们手中的学具一起操作,看看你手中的学具是否对称?

这样步步引入,让学生参与活动,达成参与活动的有序性,学生在活动就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催生数学思想的无痕渗透——思想有序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都可能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数学思想凝练于数学知识之中,它隐藏在小学数学的各个阶段,并能为知识的生长延续提供巨大的力量。思维有序更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规范化、条理化,让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有序化的状态。

例如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有这样的题目:在一个箱子里随意放着4只红色袜子和4 只白色袜子,小红伸手进去摸,请问至少摸几只就能保证拿到相同颜色的袜子?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似乎没有思考的方向,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能够围绕数量关系推理,这样思维更趋向于有序。

学生的思维是渐进的过程数学教师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现状自然生长,当然,生长的过程是个有序渗透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独特的价值,成为学生多元思维和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的助跑器。

猜你喜欢

时针分针图形
怎么做能更好地认识分针和时针运动的联动关系
(二年级)怎么做能更好地认识分针和时针运动的联动关系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解法
时针和分针的争吵
分图形
找图形
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