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文化的“悦心管理”理念建构
——以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实践为例

2020-12-18郭秀艳

中小学校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制度学校管理

□郭秀艳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引导和指向作用,并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对学校管理进行了创新性的思考,提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特色管理模式——“悦心管理”。学校以人性化的管理,形成一种集体人格的沉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形成一种力量、一种理念、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形成一种高层次的学校管理手段,从而营造一种积极的精神文化氛围,激发工作内驱力,引领教师主动发展。

学校 “本根教育” 管理文化遵循 “以人为本” 理念,在尊重人(即学生、教师、家长)、理解人、发展人的人性化管理之下,实行“一本三化五力” 的本根教育悦心管理模式。学校面对教师 “以师为本”,教师面对学生则 “以生为本”。围绕管理目标,研究事物内在的规律,再依据规律,制定出有效的制度、规矩、方法、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检查,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按规则去运行管理学校,从而不断完善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一、以人为本为核心

在中国文献中,最早出现的“以人为本” 的表述,见于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子的著述 《管子·霸权》 :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出自《荀子·王制》),其中的 “民” 在笔者理解中也就是 “人” 的意思,其思想内涵都是 “以人为本” 之意。“浇树浇根,交人交心”,“心悦则诚服”,治校和治国一样,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强调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发展教师,营造一种民主氛围,让教师心悦诚服地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学校坚持 “育人为本、立德为根” 的办学理念,坚持 “发展教师就是发展学校” 的办学思路,把“成就最好的我,让他人因我而幸福” 作为师生终极发展目标。让教师在快乐工作的同时享受职业幸福。学校定期组织教师体检,经常组织教师工会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合唱、军乐、二胡、马头琴、太极、八段锦、书法、吟诵、旗袍秀等社团活动。创建教师子女无忧班,进行和谐家庭教育讲座,古诗词亲子大赛等,每年的新年联欢会,学校都会将亲子活动录制成光盘送给每位教职工。教师一旦把学校当作生活的家园、精神的港湾,这种美好的感觉,同样会化作一股暖流,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感召每一位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二、共同目标是前提

在学校管理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学校管理而言激励机制的最佳切入点就是确立目标。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就提出“上下同欲者胜” 的观念,他把得众、人心归一当作取胜的重要因素。学校发展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下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了共同的目标学校的每一个成员才能心往一处使,才能团结一心、步调一致。

想让一个集体能够真正地成为主体,那就要确立共同的价值理念愿景,学校教师确立共同目标是推动 “悦心管理” 模式发展的前提,有了目标才能够对每一个成员有所激励,将目标转换为动力,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升华,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我们通过各种研讨、培训、引领教师解析办学思想,展开 “以人为本” “成就自我” “幸福他人” 等为内容的专题沙龙、专题演讲、主题聊书、有奖征文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或活动,帮助教师领悟办学思想,寻找教育幸福,从而成就最好的自己,主动把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尽心竭力成就最好的学生。

除了确立共同目标,学校要从发展战略出发,思考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思考规划,大到学校规划,小到一节课,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目标。教师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一方面可以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身素质,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促进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搭建一个舞台,成就一批人才。” 是学校推出的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励志名言。让教师在工作中走专业化成长之路,学有目标,干有方向,体验团队温暖,享受职业幸福,不断激发新的成长动力。

三、制度化是保障

早在古代我国就有了约束机制,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的视、听、言、劝都要受到礼的约束。约束在学校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今天学校管理的约束性则是通过规章制度来实现的,因此建立合理、科学、系统、适用的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规矩的背后是自由,建立有人情味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障,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需要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从激励教师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制定制度,使其更科学化、人性化。

学校的制度化管理主要从两方面切入:

(一) 完善制度,体现人本

建立学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行为,便于教师迅速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效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不是某一个管理者的独断专行,制度不是同化思想限制思想,制度约束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更好地发展,学校能够更好地运行。结合学校人本管理的理念,我们的学校,每一项管理制度、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来源于教师的提议,经班子会讨论完善后通过执行,避免了暗箱操作所带来的教师抵触情绪,因为体现了基层大多数的意见,所以一定会自觉遵守且积极参与监督管理。

(二) 参与管理,体现信任

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什么也不做的消极态度,相反是一种顺应自然,积极而为的态度。将这一理念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就是要校长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权力放给教师,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制度会随着学校以及个体的发展而改变,所以制度实施的过程是动态的、人性化的。不论哪方面的制度,即使是少数教师反对的,领导班子也会马上研究,多数教师反对的,我们坚决把它改掉,并参照教师提出的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对制度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人性化理念下形成的制度建设,不但没有了压力,反而是一种解放。所以,教师抱怨的少了,气顺了,风正了,干劲也足了,特别是面对荣誉和利益时,教师们都知道有为才有收获。

四、精细化是基础

孟子说过: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意思是说,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荀子也说过: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 先贤的话告诫人们,不会做小事的人就成不了大事。注重细节,善于做小事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悦心管理” 中的精细化管理也是学校的特色创举,针对师生学习工作中的小事,引导在小中做细,细中求精,培养师生的细节意识、求精意识、责任意识。学校的工作复杂且繁多,而每一项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的,只有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让学校有条不紊地运行下去,将每一项任务精确到每一个人身上,这样每个人都能清楚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和承担的任务,使学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大提升,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制度监督、组织规划、榜样感召、有效沟通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制度运行督导力。完善督导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督导制度、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创新督导模式手段。

二是完善组织结构规划力。学校组织结构建设比较完整,运行有序,效率高。

三是发挥领导带头感召力。学校的师德教育,从来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把规范的内容和具体事例结合,注重楷模引领,我们组织教师观看 “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孙维刚、包全杰、霍懋征、韩培兰等教师楷模,震撼着每位教师的心灵。此外,学校组织了“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把近年来学校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模范教师筛选出来,总结他们的工作业绩,交流他们的典型事例。通过 “传、帮、带” 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榜样的带动作用,使广大教师有样可学,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营造氛围。

四是倾听群众心声沟通力。为了更好地为教师服务,学校采取多种手段,倾听一线群众心声,及时了解教师工作生活情况,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校开通了教师QQ 群、微信群、钉钉群,建立 “校长信箱”,开通 “校长直通车”,举办“教师沙龙”,让教师尽情分享家庭、工作中的快乐与幸福,倾诉困惑与压力,对学校工作指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这种沟通提高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

五是持续循环形成反馈力。没有反馈的沟通是一个不完整的沟通,为了使管理体系更加完整,持续优化悦心管理流程,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提升,从而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管理循环系统,学校对管理过程不断地进行整合反馈,在循环中形成反馈回路,在尊重认识的发展规律中,完成认识—实践—提高—再认识—再实践—再提高,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 “悦心管理” 的长期改进。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提高自身修养为政以德,打造优秀团队。坚持 “人为本、德为根、爱为魂” 的 “悦心管理” 理念,在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的人性化管理之下,落实 “目标化、精细化、制度化”,强化 “规划力、督导力、沟通力、感召力、循环力”,让教师心悦诚服、幸福工作,从而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制度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某些单位的制度
学校推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