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的新思考

2020-12-18蔡忠平刘志敏

中小学校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校长

□蔡忠平 王 璐 刘志敏

校长培训机构要在课程理论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做出课程价值选择和决策设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建设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提高中小学校长专业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一、课程目标的核心定位

课程是教育和培训的关键,校长培训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基于校长培训课程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校长培训的课程目标要具有政治性、专业性和创新性。

(一) 思想导向体现政治性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应该体现政治性和思想性。课程中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教育思想,培养具备教育家、政治家思想水平,有极高文化素质和研究精神的校长。通过培训,重在培养校长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坚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晰了解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法律法规,明确立德树人使命担当。

(二) 主旨内容彰显专业性

依据教育部对校长六项专业能力的标准要求,增强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的能力。校长培训课程建设应该把六项专业能力具体、落实、规划进课程内容中,直接面向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设计编写教材,实施培训课程,以此来提高校长的专业能力,提升校长专业发展水平。

(三) 内容要求侧重创新性

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科技、教育发展趋势,培养校长的时代精神与创新意识。一是掌握党和国家教育领域的最新政策、最新教育法律法规;二是学习国际国内前沿教育理念、最新教育改革实践成果;三是结合教育实践,参与和见证本校发展,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原则

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校长培训目标实现的具体路径。因此,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呈现聚焦性、课程安排注重逻辑性、内容导向突显理论性以及培训形式讲究实践性。

(一) 内容设置呈现聚焦性

课程内容应聚焦课程目标,并围绕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要体现政治性、专业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将课程目标化解在具体章节内容中。课程目标的每个要点都要在理论阐述、实践方案举例中有明确的落实和体现,并在评价中有充分的呈现和明确的要求。课程内容的聚焦性体现了课程内容和目标建设的高度一致。

(二) 课程安排具有综合性

校长培训课程内容具有单元化或模块化的特征,针对校长专业发展过程特点,应注重培训内容的丰富性与综合性。因此,校长培训课程应实现理论性、实务性、研究性和特色性内容的融合,打造丰富充实的课程内容,形成综合优势,帮助校长从多方面提升能力,多角度解决问题。理论性内容包括基础教育改革产生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实务性内容是通过具体案例或真实体验,真正提升校长处理学校事务和加强学校管理能力的课程内容。研究性内容是着眼于培养校长研究意识、研究能力、研究方法等研究性知识的获取。特色性内容是基于校长实际需求和重点关注的问题而设计的个性化课程内容。

(三) 内容导向突显理论性

校长培训要求校长能深刻理解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因此,校长培训课程必须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方针为依托,基于理论基础思考确立校长培训课程内容。具体包含: 一是侧重教育教学中的学科领域理论成果,提升校长理论水平,在理论指导下更理性更科学地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实践;二是将相关实践案例背后的理论依据加以总结分析,既让校长知道实践案例“是什么”,更要让校长知道实践案例的成功 “是因为什么”,以及未来的价值影响“会怎么样”。

(四) 培训形式讲究实践性

实践的积累和经验的提炼是校长走向教育家的必经之路。因此,校长培训课程更要注重实践性内容的设计。校长培训课程内容应来源于教育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来源于教育发展实践的瓶颈和障碍。在一线实践中探讨研究课程内容,课程才具备更强的现实指导性,才能真正引导和帮助校长,提升校长的专业能力。

三、课程实施的安排要求

课程实施是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具体落实。因此,课程实施应根据校长培训目标结构体系,制定具备多样化、注重参与性、结合信息化的课程实施计划,让课程内容得到有效呈现。

(一) 实施模式具备多样性

校长工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多领域、多方面的,课程内容应该具有丰富性,因此校长培训应采取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模式。如采取综合专题讲座、案例研究、观摩学习、学校诊断等实施形式,实现多维度课程实施方式的相互融合,重视实践课程,强化教学实践指导,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贯通,全面落实课程内容,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

专题讲座,开展系列前沿讲座,开阔校长眼界,提高校长教育理念革新、管理技术提升与专业素养。案例研究,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学校文化建设案例、学校内部管理案例进行经验交流,通过交流与研讨及经验分享,激发校长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教育考察,是对当地重点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优质教育示范学校,听特级教师的教学公开课和示范课,实地了解示范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实践方法,为校长提供与优秀同行同台交流的舞台和机会。学校诊断,让校长切实参与到培训过程中。安排丰富且与一线学校管理相关的主题内容,带着问题参与培训,并在培训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如何实现有效的合作成长路径。研讨交流,针对校长的工作实践和培训内容,设定相关的研究主题,并围绕这一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提升校长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实施过程注重参与性

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参与性,校长只有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才能对培训思想和课程内容有所理解和认知,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感悟和体验,才能真正提升校长的专业领导能力,为此可以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方法开展培训,来促进校长在课程培训中的参与性。

研讨式教学,以讨论学校管理实践为主、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通过研讨引发校长有深度有思想的见解,在深层次思考和积极参与中完成学习。案例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典型案例,使校长在理论基础学习中展开对案例的拆解分析、集体探讨等。模拟式教学,其意义在于把现实中的情境微缩到模拟课堂中,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认知性,解读校长的行为特点,使校长有所提升和感悟。体验式教学,让校长参观访问示范校,学习示范课以引起校长情感体验,帮助校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优秀的管理与教学方法。

(三) 实施形式结合信息化

课程培训中应用信息化手段,在视觉和听觉效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信息化教学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将普通条件下无法呈现的学校文化建设、教学情境、管理案例等,综合形象化的图片、音乐、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显示出来,增加校长学习的体验感和参与度,从而激发校长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发挥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此外,信息化教学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有效地缩短了教学时间,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四、课程评价的基本导向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是否实现教育目的,实现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应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相一致,保证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实现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

(一) 评价结果保证有效性

课程评价的有效性是指真实、科学地评价培训课程是否有助于校长专业能力提高,也是选择合理的评价手段对培训课程进行价值判断。为实现评价的有效性,课程评价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实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形成性评价注重校长的参与、互动、体验与建构,如课前的前测,课中对校长学习活动的评价等。终结性评价注重实践反思、作业反馈的评价等。二是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建立由校长互评、培训者参评、社会评议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三是评价形式在注重作业布置及学习汇报的同时,注重教学真实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评价内容应包含但不局限于课程学习、交流研讨、研修日志、课程作业、学习总结、总结报告等评价形式。

(二) 评价过程实现可操作性

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指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是可实施、可实现的。因此,课程评价应与校长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表现以及培训后校长所在学校的发展实际相联系。首先,确定出勤率、参与研讨次数及案例分析层次等量化评价指标,评价校长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其次,通过校长定期汇报,校长间交流分享,培训单位走访考察等方式,评价课程内容在校长培训后工作中的作用。校长所在学校的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文化建设、学校规划等是否有明显改进和提升。通过可操作性的评价可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实现对校长及课程的有效评价,提升培训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四方面的课程建设,可以在校长培训上形成合力,有效提升校长培训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切实促进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要在思想导向上体现出政治性,彰显校长的六项专业能力,目标定位既要符合校长专业标准和当前对校长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针对学习对象的需求、特点与层次。

在校长培训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始终保持与课程目标建设的高度一致与统一,确保思想正确性,体现理念先进性。内容科学精当、逻辑清晰,精准把握当今校长的切实需求。通过单元学习、模块训练,渐进、有序地实现校长综合素养与理论水平提升、管理实践能力增强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辅以模式多样的培训课程实施,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适当的方法、活动设计等吸引校长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关注校长的参与、互动、体验与自我提升。从而引发校长的深度学习,确保培训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深入落实,确保培训成效。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中,有必要构建多元化、可操作的课程评价体系,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校长学习过程的跟踪性记录与数据收集,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从而引导校长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尤其是自身的学习发展对学生成长、课堂教学、教师培养与学校管理等产生的影响。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中,要通过校长培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具体架构,打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高质量校长培训课程,促进校长培训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与规范化,切实提升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校长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