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心田
2020-12-18福建省泰宁县水南小学黄玉英
福建省泰宁县水南小学 黄玉英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此,无论从中国梦的实现动力,还是从中国梦的重要目标而言,它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那么,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心田?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到:
一、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小学生群体因为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最长、可塑性也最强。他们思想单纯、对于美好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与参与。我们的校园理应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一块绿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很值得我欣赏与借鉴。他说,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使孩子们感染传统文化的舞台,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向孩子们渗透传统文化的画板。我们的校园里,每面墙壁上都有学习的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传统美德故事》《名人读书方法》等。学生天天在校园里,却很少静下心来去看看、读读、记记。于是,我稍加引导,从每一个清晨开始,从每次走进校园开始,都引导学生去大声读读墙上的内容。渐渐地,学生已经爱上墙上的这些“无声的老师”。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每天在墙上获得的传统文化。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启迪是我们的责任。真正让传统文化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让传统文化种子种植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长叶、开花。
二、借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小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不够,可以让课堂推波助澜。课堂正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阵地,语文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纵观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名文,名著节选,古文等。老师在教这些内容时,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使小学生认识、理解传统文化,掌握运用祖国语言的规律。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语感,教会学生学习语文、发展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感,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提高语文素质。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前,我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时,我创设语言情境,把学生带入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为什么如此著名呢?诗人李白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广陵。要知道,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但他们一样的兴趣爱好,使得他们互相仰慕,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仍然依依不舍……学生在读古诗、悟古诗、诵古诗、交流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鼓励学生课后再去查找这类送别诗,从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我县历史悠久,人文发达,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音乐、地方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并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我引导学生以组或自由组合的形式去搜集更多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内容,组织文化实践活动,在班级学习园地进行展示。这样,学生既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能够充分融入传统文化氛围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各种传统节日的了解,继承和弘扬本乡本土文化。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从小在灵魂深处筑起民族文化、家乡文化的殿堂。
四、搭建传统文化展示平台
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渐渐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甚至积累的古诗词等知识很多。他们有了较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不时地考考同学以显示自己的多学。教师何不满足他们的意愿呢?于是,我每周总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展示,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古诗、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名人故事等,并定期举行各种有趣的知识竞赛,讲一段小故事,背诵一首古诗词,朗诵一篇精美文章或“传统文化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学生在你比我拼的氛围中习得知识,其乐融融。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注重传统文化的搜集、积累。这样融传统文化知识于快乐的课堂中,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互相交流,增长见识。并组织学生把学到的语言运用到说话、写话、习作中,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岂不是一举多得?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学生则是祖国的栋梁、接班人,理应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坚信,学生将在这条盛开传统文化之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