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2020-12-18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山珀小学

小学时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成语识字习惯

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山珀小学 马 燕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他们知识的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丰富内心世界,感受阅读的乐趣,接受真善美的熏陶等,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书育人工作中的重要职责之一。在此,结合我们的具体实践做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受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像城里的孩子那样,能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他们的识字量普遍较少,让他们大量阅读困难较大。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在他们刚刚迈进小学大门时,我们就要提前设计好读书角,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儿童作品,如绘本、故事书、名人传记等。在读书角的适当位置悬挂伟人画像、读书名言等,让这些对小学校园生活充满好奇的孩子喜欢上这里。课余时间,他们可以在这里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哪怕是碎片式阅读也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兴趣的种子。为了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们担任图书管理员、值日生等,让孩子感受到勤于阅读的快乐,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学生就会渐渐喜欢上阅读。

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确保阅读顺利进行

顺利的阅读需要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读物都有拼音,能够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但是,小学生的识字量有限,阅读之初,难免会遇到一些阅读理解的困难。有的小学生因为没有解决阅读困难的经验,阅读能力较差,很容易灰心丧气,终止阅读。因此,积累一定的识字量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必备条件。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必须保持在1800字左右。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方法很多,经常使用的有:(1)猜词语识字法。营造语言环境,通过肌体语言展示词语意思,加深学生印象。(2)课外拓展。小学生学习了拼音以后,就有了阅读的工具。阅读量由少到多,从借助拼音到不需要借助拼音阅读,随着识字量的逐步积累,低年级学生也会比较顺利地读完一些儿童阅读资料。(3)成语接龙。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教师在鼓励学生多积累成语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成语接龙比赛促进成语的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展生活化识字教学,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文字,如广告牌、社区宣传栏、校园内的各类提示语等。循序渐进,学生的识字量不断增加,有效提升阅读效果。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在驱动,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兴趣,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引领下,才能扬起求知之帆,遨游学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很多,主要介绍如下几种:

1.引导阅读,激发兴趣

喜欢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要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通过给学生讲述精彩的故事,唤醒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当学生对故事欲罢不能的时候,我们可以推荐相关的读物。比如,我给学生讲《小蚂蚁历险记》时,他们听得很入迷,故事讲完了他们还意犹未尽,我抓住倾听需求推荐了《小猪学本领》《聪明的小鸭子》《小草和小雨滴》等故事,他们下课后很快就找到这些故事,阅读的兴趣也基于这种形式的引领越来越浓厚。

2.结合学生的兴趣,成立阅读小组

比如,童话阅读小组、诗歌阅读小组、绘本阅读小组等,各个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推荐阅读资料、交流阅读心得等,让学生在充满书香气息的小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养成阅读习惯。

3.引导学生关注新事物,激趣促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也可以完全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正确地引导小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在阅读中收获快乐,并养成正确的网络阅读习惯。

四、开展多种读书活动,丰富体验

随着小学生识字量的积累,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丰富阅读的体验,感受阅读的美好。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活动很多,在此介绍几种:

1.“诵读经典”读书活动

诵读活动让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可以按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量身定制”诵读内容,制订诵读计划。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坚持。诵读展示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我给大家讲美文:利用语文课前时间,抽几名学生讲一讲自己最近读的经典故事,包括作者、内容、含义、创作背景、写作特点、读后心得等。

(2)唱演经典: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丰富多彩的演出内容,各具特色的舞台造型,朗诵、说唱、配乐、舞蹈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和艺术天赋。活动中,学生领悟到了经典美文的魅力,激发了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热爱优秀文化的情感,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热潮。

2.读书漂流瓶活动

“读书漂流瓶活动”中,学生可以把自己读过的书籍与同学交流,实现图书资源共享。读书漂流,除了图书的漂流,还增加读书心得、故事新编的漂流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3.阅读手抄报评比活动

“阅读手抄报”评比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诵读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在比赛中得到文学的熏陶与情操的陶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家校合作促进阅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缺少阅读的氛围,但是父母期盼孩子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心情是一致的。基于此,教师应该在家校合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我在小学生入学后的家长会上,就特别注重给家中渗透以身示范,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理念。带领家长到学校的图书室、读书角参观,给他们介绍一些适合家长阅读的书籍,同时建议家长树立营造书香家庭的理念,用家长的行为和家庭读书氛围影响孩子。为了给家长和学生指引阅读方向,我会结合实际情况定期为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单。我还会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交流读书心得,给予他们激励性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综上所述,阅读是追求知识、开启小学低年级学生智慧、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结合农村小学实际条件和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美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从而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为成就终身学习的理想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成语识字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拼成语
猜成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