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设疑策略

2020-12-18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倪红华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8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思维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倪红华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数学迎来全新改革,无论是观念还是教法都要接受严峻考验,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就要加强对提问策略的关注,结合实际精心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其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充分探究,以此落实教学,让课堂达到预期效果。

一、情境——调动思维,激发兴趣

在导入处精心设疑不仅能带动学生思维,让其进入情境展开积极思考,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让其在问题的驱动下不断深入,以此顺利导入新课,让教学有效展开,同时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

根据新课改,在教学中要“情感引动,问题驱动”,即借助情境设置悬念,在吸引学生的同时渗透主题,切入任务,激发学生,在帮助其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在设计时,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不仅要立足教材,而且要结合实际,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让其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能给本节课蒙上神秘的面纱。例如,在教学“数学归纳法”一课时,就可在导入改变传统设计,抛开多米诺骨牌游戏,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之后借问引导,从中了解通过几个人的肢体语言传递信息,看最后一位能否猜出第一位传递者的表述,如果准确就加分,不准确就减分。视频结束后,所有学生都捧腹大笑,这时就可设疑引导:这个游戏是否蕴含数学知识?对此,学生随即展开讨论,自主表达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可继续提问引导:满足什么条件能确保得分?开展小组交流,让学生交换想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

这样一来,就能借助设疑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疑问中不断思考、主动探究,在优质课堂上自主发展,促进思维与能力的同步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突出,充分发挥情境设疑,让教学落到实处。

二、追问——发散思维,提升能力

对于数学,大多数学生都感觉到“畏惧”,分析这一心理,主要在于学生面对难题时经常无从下手,苦思冥想后仍然找不到突破口。对此,就要借助追问引导,在关键处点拨引导,让学生思维不断碰撞、发散,以此促进能力提升。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高质量的提问,就是能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提问。”在这种关键节点展开追问,就可激发学生创新兴奋点,让其对问题有崭新、深入的认识,以此促进思维提升。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运用这一教学策略,借助追问展开引导,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方法的探究以及例题的探究有更深入的了解。基于这一目标,在设计时就要立足教材,结合其内容与特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追问,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以此强化创新。具体落实时,可将难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或者将大问题拆分成一组小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长此以往,便能不断提升学生思维,让其在“跳一跳”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实验、讨论以及归纳的能力。此外,教师要注重提问的开放度,要提供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并在创新之中挖掘课堂内涵,以此促进深入探究,有效落实思维训练,让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由此,教师借助追问不断调动学生,让其在深入中发散思维、提升能力,在交流思考中解决问题,以此循序渐进。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突出,灵活调控好课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此强化发散思维能力训练。

三、探究——提升思维,发展素养

在传统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习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其机械习得。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是过于单一,长此以往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并且会弱化学生兴趣,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就要借助设疑引导探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让其在面对问题时能积极解决,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尝试合理设计课堂提问,借助提问引导激发学生兴趣,让其在逐步探究中提升素养,落实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时,就可设疑引导,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发现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归纳出角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提问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化简和求值证明。期间,学生可亲身经历数学发现,充分体会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关系,以此渗透分类讨论、化归转化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具体落实时,可系统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其在大胆发现的过程中突破难点,落实目标。在教学尾声,还可设疑总结:本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是怎样推导的?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样的设计,就能充分调动学生,让其在问题情境中展开探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要点内容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在关键处启发引导,让其在不断深入中提升思维,发展能力,以此落实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