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应对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0-12-18赵树梅通信作者张馨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赵树梅,迟 迅(通信作者),张馨文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含义

1.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指当前国内各级各类高校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个体生活状况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遇到用现有的自我调控能力及经验等自身资源条件难以解决的问题,其表现为当事人陷于痛苦、焦虑、不安等状态,常伴有失望、愁苦、麻木,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和行为障碍等表现。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一般分为:(1)成长性危机,指成长过程中的突然变化等所造成的非正常反应。(2)环境性危机,指由所处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危机,当出现各种突发灾害性事件(如恐怖袭击等犯罪事件、自然灾害、疾病危害等),且个体因无法预知事件发生和无力控制事件发生进度而感觉无措和恐惧时而产生的心理危机。(3)生存性危机,指伴随重要的人生问题,而出现的如人际关系失衡、责任感缺失、缺乏独立性等内部冲突和焦虑。(4)障碍性危机,由于某些心理疾病或行为障碍等导致的心理危机,如抑郁、焦虑、紧张等,这是由神经疾病等症状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3.心理危机自我应对能力: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时,当事人用自身资源和应激方式面对危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新时期我国和世界对人才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大学生群体面临的社会压力和自身学习压力日益增强。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因心理危机问题而引发了一系列负性后果,如个体心理问题、社交障碍、学习成绩落后,情绪低落、自杀等恶性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偏重对学科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无形中造成学生对专业课重视而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忽视的局面。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地位、内容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促使很多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宋迎秋、刘月秀(2017)等提出,从外部的治疗性干预或帮助来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问题,会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继续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促使大学生更快地恢复其心理平衡状态。陈丽霞等(2019)提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因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这就需要高等院校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形成心理危机预防及快速反应机制,并加强科学的心理健康干预和教育,遵循正确的心理危机事件处理原则,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并积极地面对生活。王自华、李惠(2018)等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今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成长阶段,特别渴望能够实现独立自主和通过努力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证明,也特别希望赢得来自于他人的尊重和信赖,因此学校和老师应该给他们更多信任和尊重。张红(2010)等提出在目前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中,从心理危机表现与识别、产生原因与易感人群类型等方面,都应该有更多学术性的深入探讨,但目前学者们对其研究范围还比较狭窄。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2014)在其著作《反脆弱》中探讨了反脆弱性概念的实质,指出反脆弱性与不确定性紧密相连,并能让事物在压力下得到很好成长。廖湘蓉(2014)从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的分化理论角度,研究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提出要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能力,从而增强社会适应性。

综上,总结当前关于国内大学生心理危机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外部干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居多;但其中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应对能力的研究较少,这种研究现状不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与当前我国教育导向“以人为本”的要求不相匹配。因此,当前的教育发展呼唤更多关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应对能力的研究成果涌现,以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满足当前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具体研究的一手资料及相关的二手数据资料分析研究,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应对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当前大学生在面对特别突发事件和出现抑郁情绪时导致的心理危机实际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关于学习和未来择业方面的压力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如课堂上出现手机依赖症等注意力分散情况、记忆障碍、考试前焦虑、学习兴趣缺乏;对未来感到迷茫、择业方向不明;缺少明确学习目标等。有同学甲在课后与老师沟通时,明确表示不是不喜欢老师和学校,就是一直以来自己的习惯就是懒散成自然,觉得没有学习动力。后来任课老师与其多次沟通后,情况有所好转,渐渐地关注和参加集体活动,并在课上主动发言。另有同学乙等对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和焦虑,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多读一些积极励志的书籍如《反脆弱》《谁的青春不迷茫》《周恩来传》等,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感觉有很大心理压力。以上两位同学的情况为当今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常见情况,这给我们的高校教育提出了非常严峻的课题,我们的教育中对人文情怀的培养应该更多。因为现在各高校的现状都是大班制上课情况较多,小班上课情况很少,很多高校每个专业每个班的生源数量都有40人左右,这让老师上课时与每个同学的互动次数难以保证,因此不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是关于个人品行与个性人格方面的原因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如说谎、逃课、退缩行为等各种不良习惯;猜疑、妒忌、自私、对立和破坏等。如有个经常坐在教室后排上课的同学在新学期第一次上课时,对老师的提问假装听不到,只是坐在那里继续玩手机。事后老师与该同学从前的带班辅导员沟通后了解到,该同学从小在单亲环境下长大,性格有些自闭,自上大学后就与老师和同学几乎没有往来,平时并不调皮捣蛋也不违反学校纪律,只是任何一个老师提问都是装作听不到,时间长了就把自己与大家隔离开来。查明情况后,经过老师和同班同学的帮助以及该同学的自身努力,后来该同学终于得以顺利毕业。这个同学的情况提醒我们广大老师和学校管理层面,我们对不同家庭环境的同学还应该更多了解和关注,并尽可能多地帮助有心理危机的同学走出心理阴影,感受到外面的阳光灿烂,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是人际关系不和谐和青春期问题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如人际交往中的自卑、内向、孤僻等,以及失恋、单相思等而产生的心理异常。如在老师们的日常工作之余,会有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同学个别跟老师说很怕在班级里因为贫穷而被歧视。面对这样的情况时,老师一定要多鼓励这些贫困生积极向上,并用更多正面的案例去激励他们努力用自己的成绩和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还有的同学非常崇拜自己喜欢的偶像,比如有些电影明星、体育明星等。但因为现实生活中,有些明星因涉嫌吸毒、酒驾等违法犯罪行为最后被绳之以法,致使有些从前把他们作为偶像崇拜或者特别喜欢他们演技的同学心理受到很大冲击,从而导致其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很多案例说明部分大学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危机自我调控能力偏弱,应该引起老师和学校警惕,我们在组织各种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们的正面力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们理性追星。

四是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压力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这种危机往往是因重大或较大突发事件而引发的心理压力、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的抑郁情绪、紧张、压抑等情绪变化等。比如最近发生在武汉、继而蔓延至全国甚至世界范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事件,就是一次重大突发事件,给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人民带来巨大恐慌,其中大学生群体受到的冲击也特别大。这样的时候,国民的心理健康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高校的教师们通过与学生网上交流,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并及时传达学校的指示精神,引导大家在家期间积极配合当地防控工作,并保持与学生们的持续沟通,鼓励大家了解危机,并最后和全国人民一起努力战胜危机,共同安全、健康地度过危机阶段。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应对能力提升的路径

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研究和教学及考察、访谈等实践活动,本论文认为,促使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应对能力提升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灵活安排课上的授课环节

1.相关课程理论讲授方式的安排做到灵活机动。教师可以将心理危机相关的应急训练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项目分解,引入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法学基础、心理健康等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内容延伸环节,这些学科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其课堂所授知识内容体系可以通过设计做到合理有效延伸。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其教学内容,并用单项逐级分解法等方法设计新的教学目标,加强课堂教学的知识针对性和心理健康培养及引导的实效性,做到在提升课程的吸引力的同时,使大学生们不仅能够对学习知识有更多热情,也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如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就可以在2020年春季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堂课,以2019年底发生在武汉的新冠状病毒疫情作为案例,鼓励学生们在疫情面前要理性对待、勇敢坚强,不断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和学生们一起探讨面对疫情时应有的心态,不断传递积极向上的正面力量,使学生们对这场特殊的战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缓解恐慌和焦虑心理,正常地投入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此时,各高校应把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前做好,等到学生开学后,也要开展系列的心理健康相关工作,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加以疏导,要把疫情危机给学生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降到最低,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转移大家对疫情的负性心理影响,从而使学生们健康阳光地成长。

2.积极安排课内实践项目。在相应的教学单元安排与其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上实践活动和教学环节,并在总结归纳出各相应教学单元课内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同时提出具体问题和相关要求,并对具体教学效果和经验加以总结。例如,设计安排课前15分钟学生分组即兴演讲,分享国内外新闻事件(比如这次蔓延至全国及海外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事件的进展情况、国内外民众积极的应对情况等)、思想感悟和相关案例等内容,在课堂中穿插提问、小型互动、大型互动等环节;另外,可根据每堂课实际情况和学生回答问题线索等,由教师随机加入由学生发言引申而来的即兴案例,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安排一单元作为学期表演课,内容为与课程相关的命题表演和自由表演。这是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关于情商培养的“移情”环节训练,旨在转移心理危机发生时个体对负性事件的注意力,从而回归理性和正常心态。

3.积极开展课内外相结合的体验环节训练。可在课上布置与心理危机应对能力提升相关的作业,由学生课后分小组完成;然后各组提交PPT,在课堂上抽出适当时间由小组成员代表在讲台上与大家分享作业完成过程,教师根据各组表现加以赋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用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向上精神,从而增强其心理危机的自我应对能力。比如,可以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案例作为素材,让各组同学们分享自己假期在家时积极和当地社区配合,共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以及让各组同学收集典型案例并做剪辑整理后跟大家分享,将积极向上的正面力量在同学中传播,以鼓励同学们在精神上乐观坚强,从而不断增强其心理危机的自我应对能力。

(二)创新课外实践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和安排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主课堂教学的补充,以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如可将斯坦福大学的课后作业(以5元钱投资,用两小时赚到200元)加以改良后布置给各组同学,并给各组几天时间准备,在课外自由时间由各组组长带队用2小时完成作业任务;之后各组在课堂上分享各自完成作业经历的过程、感悟和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在完成上述作业的过程中,各小组同学将会学习到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如何克服困难、如何与团队成员相处等方面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面对突发事件及如何正视心理危机,从而从具体实践方面使学生们面对心理危机时的自我应对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三)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以陶冶学生情操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实际教学目标,确定一个学期不同阶段的自主学习主题,推荐相关书目,鼓励学生广泛阅览相关书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用假期等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各种有益身心健康活动,以锻炼和提升能力,开阔视野,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并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激发学生们探索未知的精神和勇气,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鼓励学生与教师互动制作教学视频、课件、教案等。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人与万物接触,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也可以与红花绿草相对,聆听泉水叮咚和鸟叫虫鸣,有利于心情愉悦和身心健康。

(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结和验证本课题研究成果,提炼和撰写适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建立新时代新型的师生互动模式,结合网络、手机、微信等方式,积极主动进行师生交流;激励教师探讨如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行为采取合理的回应与关注;建立教师对学生期待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自我肯定、主动学习和树立远大目标的积极性;建立尊重共情的新模式,尊重并理解学生,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这里有一点要格外注意:老师和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时,谈到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心理危机问题时会有一定障碍和难度,要求相关授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等要以尊重和爱护学生为前提开展相关心理帮助工作,切记谈话进度和时间把握要依学生的具体情况而灵活把握,以免刺激学生,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应对能力的提升,应结合国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教学实际,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心理危机自我应对能力展开研究,并将与此相对应的一系列相关计划和应对之策在具体教学和管理实践中不断付诸实施,也需要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多方面一起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