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化,见知、育智、促思
——《认识除法》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12-18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戴厚祥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减数平均分结构化

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戴厚祥

课堂不仅关注知识和能力,更关注思维和素养,数学知识的习得要能教给学生“学会思维”。结构化,可以把知识的碎片编织起来,把每颗数学知识的“珍珠”,用数学思想串成美丽的“项链”,用本原性逻辑驱动数学理解。

一、结构化能见知,数学之原不可缺

还原数学之原,让学生真正融入知识的学习,解决真实数学问题,利用结构化教学,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把数学学习过程变成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变成思维生长的过程。

例如,《认识除法》的教学,“除法”运算作为前人发明创造的具体成果,以“产品”的形式呈现时,知识的生成过程是空洞的,知识的探索感受是缺乏的。笔者思考怎样帮助学生发现除法的起点,还原除法的生成过程,在结构中生成除法运算。

【案例】教学片段一

1.激活经验,回忆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

师:老师带来了8个苹果,分掉1个,还剩多少?你会列算式吗?

生:8-1=7。

师:8个苹果,分掉1个,再分掉3个,再分掉4个,这样就正好分完。你也能列算式表示吗?

生1:8-1-3-4。

生2:我补充8-1-3-4等于0,表示正好分完。(板书:8-1-3-4=0)

师:小朋友真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

2.材料一:等份分,经历连减算式产生的过程。

呈现: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支?

师:这个过程可以怎么分?把你的思考过程在作业纸上画一画,想一想可以列出一个怎样的算式?

学生自主操作。

师巡视个别指导,帮助打开思路:平均分给2人,一次2支一次2支……

呈现:10-2-2-2-2-2 10-5-5。

师: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是这样两种算式,到底哪个正确?仔细想一想分的过程:平均分2个人,第一次拿出几支来分,第二次又拿出几支来分,就要减去几?相互说一说。

生互说。

生1:第一个对,平均分2人,每次减去2。

生2:我也觉得第一个对,我可以来分一分(结合分法,边分边解释)。

师:你们都同意吗?说给同桌听一听。(擦去错的)

生互说。

师追问:从10里面连续减去几个2,可以分给几个人?你心里想的是哪句口诀?

生1:从10里面连续减去5个2,可以分给5个人。

生2:我补充,10里面就是有5个2,心里想的是“二五一十”这句口诀。

(板书:5个2)

师小结:老师把得数表示在这个图的下面(板书:5个2)。10-2-2-2-2,从10里面连续减去5个2后正好分完,每人就分到了几支?(5支)

修正:错误的小朋友快速修改一下。

3.材料二:包含分,经历连减算式产生的过程。(用结构过程,略)

……

师小结:虽然这里有两种分法,但都可以用连减的算式来表示。

【认识】见知——让思维呈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有过分东西的经历,知道要分得公平,必须每份同样多,但是如何实现用算式表示,需进一步清晰路径。从总数里面去掉几部分用连减来计算,是学生已有的基础,但是从总数里面连续去掉几个相同的数,正好去完,去了几次,就是答案,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理解和积累。教学从“任意连续减”开始,到“每人分几个”,或“平均分几人”(教材中两种分法是割裂的,本课把“等份分”和“包含分”两种路径的平均分融入其中,整体感悟),牢牢抓住“减法表示分的过程”这一认知基础,“除法”之源,引发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学习源头,浓缩地经历其再创造的过程。

二、结构化能育智,数学之模是关键

获取结论,不能必然生成思维,探寻知识背后之根据,经历知识生长的过程,才能启迪学生思维的生长。在教学中,构建知识结构,开放探究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索天性,给学生再现“研究过程”,让他们丰富体验、思维生长。

【案例】片段二

1.丰富感知,增加总数。

材料三:(1)如果是21支铅笔,每人3支,分给几人正好分完?(2)如果是36支铅笔,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到几支?

师:不画图,把想的过程放在心里,并用连减算式来表示。(同时板演)

师:再增加总数。

呈现:(3)如果有100支铅笔,每人分5支,分给几人正好分完?会列出连减算式吗?

生小声议论:“5”减得太多了,我都不知道减了几个,还要一边数、一边减、一边算,太麻烦了。

师:我们一起来写写算式吧。

师生:100-5-5-5-5……-5,到底要减多少个5?

2.聚类抽象,生成除法。

师建构性提问1:要减去这么多5啊!确实太麻烦了。数学就是这样,发现烦了,我们就要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写成乘法比较简便,那么像这样的总数连续减去一些相同的减数,有什么简便算式来表达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介绍各部分名称、读法(略)

师:上面的这些算式,哪些可以写成除法算式,自己写一写。并说说各部分名称。

生交流算式,说名称(略)。

师建构性提问2:仔细观察,能写成除法形式的连减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相互说一说。

生1:减数相同。

生2:从总数中连减相同的减数,这样的算式能写成除法算式。

师建构性提问3:怎么分的情况下减数就会相同,可以用除法表示呢?

生1:每几个分一人,可以用除法。

生2:平均分给几人,也可以用除法。

生3:这两种分,都是平均分。

明确:像这样每()个一份或是平均分成()份,两种平均分(也就是公平分),都可以写成除法。

师建构性提问4:(沟通联系)在写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除法与减法的联系?

……

【认识】育智——让思维能飞。结构化教学,展开探索过程,起初减的次数不多,冲突不够,随着平均分的总数不断增加,不断感受减法表示的烦琐,二次探索成为必然,逻辑地生成“除法”运算的需求。教师设计一系列建构性问题:“太麻烦了,有什么简便算式来表示吗?能写成除法形式的连减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么分的情况下,减数就会相同?有没有发现除法与减法的联系?”以此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从少到多,从繁到简,保护学生连续性的思维,激发简洁表达的需求,生成除法运算。过程中将操作与算式沟通,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感悟数学联系之美、简洁之美。问题有智慧含量,问到学生思维的盲点处、建构处,变“散”为“连”,由“浅”入“深”。

三、结构化能促思,数学之思是核心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判断、归纳、推理等思维品质,形成对各种学习进行不断反思并内化的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案例】片段三

1.回顾辨析。

师:(指课始学生列的减法算式)8-1-3-4,它可以改写成除法吗?为什么?

多数生说不能,部分生小声说能。教室里开始争论起来。

师:不能,是为什么?能,又是为什么?要能说出理由才是本事。

生1:不能,因为这个算式减数不同。你们同意吗?

众生:同意!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能的。因为虽然现在减数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把减数变成相同的。比如,8-1-3-4,可以变成8-4-4,减数变成相同了,这样就可以改写成除法算式了。

教室里一片寂静,片刻,纷纷鼓起掌来。

生3:我也同意。

生4:我也同意。

师:都同意了?可以改成怎样的除法算式?相互说一说。

生相互说。

师再次指名口答。(8-4-4,可以改写成8÷4)

2.灵活转换挑战。

师:这些算式能改写成除法吗?试着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16-4-4-8 15-3-3-3-6

生:16-4-4-8可以改写成16÷4。

师质疑:明明减数不同,你为什么可以写成16除以4?

生:把16-4-4-8算式变成16-4-4-4-4。

师:真棒,这样减数就相等,可以改写成除法了。再想一想,可以让减数都变成4,还可以把减数变成几?一起说算式。

众生:16-8-8。

师:交流15-3-3-3-6,左边同学说给右边同学听。(略)

……

师:像这样的特殊情况,也可以变成减去相同的减数,改写成除法。

【认识】促思——让思维深入。本课没有止于除法和减法的简单转换,而是通过回应课始8-1-3-4这个算式,进一步灵活转换除法与减法。再通过精心设计的两个算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问题思考与解决的多种可能。通过前面片段中结构化的从减法生成除法的过程,学生理性思维、理性精神得到渗透,看到题目愿意深度思考,能够透过减数不同的表面,自主转化成减数相同的情况,而且后面练习中根本不满足于一种转换。此片段的学习超越了知识,用知识去开启学生的心智,发展儿童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结构化,能见知,育智,促思。关注数学之源,数学之模,数学之思,回到知识原点,实现知识深度建构,发展学生理性精神。

猜你喜欢

减数平均分结构化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加、减法的巧算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这样做合理吗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平均分一半
一起摘月亮
越长越矮的西西豆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