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家园共育 助力幼儿成长

2020-12-18张玉凤

好家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园长定期共育

文 张玉凤

著名教育家陈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幼儿园应关注家园共育,集中更多的力量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一、家园合作,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家庭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虽然没有幼儿园教育系统与规范,但它是幼儿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决定了幼儿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原始取向。幼儿园是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教育场所。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幼儿接受的教育是一致的、连续的、互补的。

二、建立良好的家园沟通渠道,为幼儿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教师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在家园共育中,教师要以家长为主体,尊重家长的角色地位,与家长沟通时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家长,要态度诚恳,以平等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教师在组织幼儿园的活动时,要面向全体幼儿及其家长;教师在组织家园共育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家长的不同需求安排相应的主题活动,例如,在小班开展“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等活动,在大班开展“科学开展幼小衔接”等活动。

(二)家长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家长要尊重幼儿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支持并主动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要尊重教师的权威,相信教师的学识与经验,虚心与教师共同探讨育儿问题;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做好沟通。

三、采用不同的方法,疏通家园共育通道

(一)面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由于各位家长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素养不同,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共同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二)灵活运用家园沟通渠道

将幼儿园纸质版“今日收获”通知单改成电子版的“今日收获”,以便及时告知家长幼儿在园的表现。

定期召开线上小组家长会。对有不同需求的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让家长深入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并熟悉幼儿园的各种做法,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定期约谈家长。对敏感的、关注到较多问题的家长进行定期面对面反馈,给家长以积极的教育支持,会增强家长的信任感,让教育效果更加高效。

(三)提供家长能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机会与平台

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发展管理中,制定有益于幼儿成长的活动方案,为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提供建议和资源。

定期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让家长参与和体验教育幼儿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为幼儿园带来不一样的教育资源,为幼儿的活动增添色彩。

发展家长义工群体,让每一位家长都能为幼儿成长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家长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体验和参与幼儿的各项活动,全面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并提出建议与意见。

每月召开一次家长品餐会,请家长代表反馈品尝的结果,并生成更多科学饮食沙龙活动,为幼儿饮食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四)建立家园互动通道

建立微信群,教师和家长在群中要传递正能量和育儿知识,分享亲子快乐时光。每月定期举办园长接待日,让家长可以面对面地和园长沟通幼儿园的管理及教育问题。还可以通过园长信箱、每月家长满意度调查表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家园共育通道。

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在幼儿的成长路上做好家园共育,幼儿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园长定期共育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你很好,唯独你自己不知道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等你好久啦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