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2020-12-17吴秀云

考试周刊 2020年9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传统文化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化瑰宝,传承传统文化是当代年轻人的历史使命,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保障。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人文系学科,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载体,教师可以在精彩的诗词鉴赏中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在古诗词背诵中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从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古诗词学习是培养小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关键。发挥古诗词教学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认同感,这是当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文课程;古詩词;传统文化

一、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活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涯,在小学教学阶段,通过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发挥古诗词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以古诗词教学为载体,传统文化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入传统文化素材,古诗词教育的内容也丰富起来。当前,越来越多教师开始意识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且围绕教学实践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但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实际教学效果无法满足预期目标。文章简单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供参考。

二、 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对古诗词缺乏认知

古诗词往往通过几句短小精炼的话语展示丰富的内容,在情感表达方面大多十分含蓄内敛,由于表达方式与白话差异很大,单从字面理解很难感悟作者表达的意思,小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对晦涩难懂的古诗词感到头疼。除了启蒙阶段学生家长单独进行古诗词教育之外,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小学阶段初次接触古诗词,有限的词汇积累无法满足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需要,一些看似简单的诗句都可能成为小学生面前难以逾越的大山。在学生缺乏对古诗词正确认知的情况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课堂教学方式死板单一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认知不够深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教师以说教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古诗词的意思,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做好记录。教师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教学活动只是根据预先设计的教材展开,在课堂中缺乏临场应变,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有限。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不足,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三)古诗词教学内容囿于课本

从教学内容选择的角度来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内容往往受限于课本,教学活动也是围绕课本内容展开。古诗词教学中的素材缺乏延展性,课堂中的古诗词学习素材匮乏,再加上教师对传统文化与古诗词之间的结合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很难将古诗词学习与传统文化放在一起。此外,教师在讲解时大多停留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对“一词多义”的语言应用形式理解不够充分,这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三、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学习兴趣引导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必须围绕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

1. 丰富古诗词学习素材,增加传统文化元素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基础的文学常识,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架构。在初次接触“诗仙”李白的诗歌作品时,教师可以着重讲解作者生平事迹,以及“诗仙”称号的由来,浪漫不羁的诗歌风格便能深入学生内心。基于此,教师还可以延伸到“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等等,在教师讲解的知识延伸中,学生能够在古诗词学习中接触更多的诗词名家,这些知识超脱于课本之外,同时也是诗词中传统文化传承的代表。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能够给古诗词学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课本之外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举行古诗词诵读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古诗词朗诵比赛是帮助学生巩固古诗词知识,强化学生记忆的趣味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同样能够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准备古诗词朗诵比赛时,学生需要经历从选择朗诵文本到朗诵训练的过程,通过古诗词朗诵比赛的形式,学生的求生欲望能够被调动起来,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提高。朗诵比赛选择的古诗词可以是课文中学习过的,也可以结合学生个人喜好自主选择,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目标,同时也能在强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在古诗词朗诵比赛的推动下,学生能够主动接触更多传统文化素材,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二)创新教师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面对这样的情况,创新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从多个角度对古诗词作品进行解析,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学习体验,这是传承传统文化、优化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1. 从多个角度解析古诗词作品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的教学内容,创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深度解析古诗词作品。从古诗词作者的角度来看,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我国古代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他们身上充满了人文精神,无论是浪漫至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还是憧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抑或是“一衰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优秀的诗词作者本身就具备中华民族优化的民族精神,了解作者就是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从情感挖掘的角度来看,古诗词中往往体现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此句中流露出忧国忧民、淡泊名利、思念旧友等情感,挖掘情感才能感受古诗词作品的魅力。

2. 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目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播放教学相关的视频和音乐,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利用微视频的辅助作用,打破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举个例子,在学习卢钺《雪梅》这首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雪梅这一意象,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雪中梅花绽放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寒风凛冽的冬天,梅花不惧严寒盛放在雪中的情境。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辨白雪与梅花,再引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辩证讨论,梅花本身是高洁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对梅花的赞颂,“花中四君子”的美譽更是直观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对梅花的喜爱。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的丰富,对梅花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理解更加深刻。

3. 在合作学习中碰撞出传统文化火花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在小组内部配合与外部竞争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科学的小组分配方式,除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小组内部成员的互补性,语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分配1-2名基础较弱的学生,小组之间的整体实力也要保持均衡,确保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围绕传统文化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可以直接布置“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的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在头脑风暴中迸发灵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各抒己见,先形成小组内部的统一观点,再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部交流。合作学习本身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思维得到锻炼,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理解更加深刻。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这是时代赋予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任务,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帮助学生深度理解传统文化。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在强化古诗词学习效果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收获全方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高辽远.谈谈吟诵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作用及其学习吟诵的方法[A].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

[2]邱晴.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8).

[3]彭翠华,刘娟,杨秀梅,徐雪飞,赵静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的研究[A].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2017.

[4]卢文俊.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发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

[5]岑婉坤.根扎校园 花儿绽放:传统文化经典在小学生中的传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四[C]∥2016.

作者简介:吴秀云,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传统文化
从夯实“双基”到培养“核心素养”之变——简析近二十年语文课程目标发展演变之路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与乡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