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和文本的有效沟通

2020-12-17马敏

考试周刊 2020年94期
关键词:对话文本阅读教学

摘 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对话,一种精神与另一种精神的融合,一种素养对另一种素养的提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及思想碰撞的互动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生与文本对话时,要指导学生尊重文本,慢慢读,慢慢欣赏,慢慢浸润心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进文本的最深处,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传达的思想,真正尊重文本和理解文本,挖掘出文本的价值。

關键词:阅读教学;文本;对话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是学生和文本的共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恰到好处的点评和鼓励。教师应该是一座桥梁,一端是文本,文本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另一端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解读是鲜活的,可以解读出不同的主题。曹明海先生在《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中说:“深度的解读体验不是情感的宣泄,而是灵魂的唤醒,生命的超越。”那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和文本的有效沟通呢?

一、 关注学生,激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好的老师会在阅读文本前,想方设法从学生出发,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抓住学生的胃口,并且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当然也需要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沟通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中的疑问,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始和文本对话。

说明文教学,基于文体特征,很多学生不感兴趣,很多老师会结合考试题型简单处理,老师们在教学中也一直在尝试和探索这种文体的教学方法,似乎也很难设计出非常出彩的课,直到去年十月份,有幸听了一节山东省阅读教学观摩课《大自然的语言》,感悟颇多,又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说明文授课方法。借助文章的语言魅力,探究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精神魅力。授课老师给文章标题加了一个定语,诗一样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突出语言优美特点,跟印象里的枯燥无味有所不同,用古典诗文中描写大自然的诗词作为导入语,让学生知道,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跟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篇科学作品选自《科学大众》,阅读对象是大众,竺可桢先生在写的时候除了突出语言的准确性之外,引用农业谚语“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让读者理解起来浅显易懂,还用比喻和拟人修辞增强语言的生动性。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科学家身上的科学精神,这是文本之外作者留给读者的思考,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价值,实现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

二、 自主阅读,个性解读,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

阅读教学是一个自主解读文本的过程,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体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愉悦,越是独到的见解越需要引导,越是个性的东西越需要呵护。文本不是一个空壳,而是一个有灵魂的生命。读者不可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而是要运用多种感官,结合已有的知识积累和情感经验,以独到的眼光去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

阅读教学不是教师简单预设下课堂效果的达成和语言形式的灌输和强加,而是学生在分析和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的点评、引导下的动态生成过程。肖培东老师在教授《一棵小桃树》时,巧妙地运用“一字解读法”引导学生通过一个字表达对小桃树的情感。他在课堂上问学生:“如果作者贾平凹先生只能给小桃树写一个字,你觉得应该是哪个字呢?”话音刚落,学生们有的用“敬畏”的“敬”字,有的用“爱怜”的“怜”字,各有各的解读,最后“敬、念、怜、美、梦、好、我”七个字呈现出来。肖老师尊重学生们对小桃树的解读,通过一个个字,实现文本生命与学生精神成长的交融成长。肖老师曾经说过:“浅到心底的文字,纯净地堆积起来,就是高度。”好课是学生生命的绽放,而老师需要在其怒放时给予他们精神的鼓励,呵护好孩子精神的家园。

三、 潜心会文,感悟移情,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

阅读教学要重视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要着眼于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着眼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读者只有通过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得来的感受才是“原汁原味”的,在此基础上的语感能力才能日渐敏锐。而这首先需要把文本读通、读透。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将紫藤萝比作瀑布,从表层看是为了体现紫藤萝繁茂的特征,更深层地探究,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这个比喻是为了更形象表达紫藤萝花给她带来的巨大心灵冲击,一直压在她心头的如千斤巨石般焦虑,此刻在繁茂的紫藤萝面前终于如释重负了。瀑布一样的紫藤萝更象征着生命长河的永无止境,生生不息。这样一篇托物言志的作品,作者在写紫藤萝花时,比喻、拟人、反复、通感等修辞手法运用,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动静结合的描写技巧,都是为了表现紫藤萝独特的美。文中既有对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赞美,又有对生命和苦难的思考,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旺盛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生命河流中奋力航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文本走进学生心底,与作者进行情感和思想的碰撞,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灵魂的唤醒。

四、 走近作者,追溯写作背景,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方法

文学作品的价值往往通过强烈的生命感受来传达对作者的了解,对背景资料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本对话。写作背景的介绍很有必要,但要把握好时机,很多老师一上来就给学生介绍写作背景,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大限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带着背景的色彩,限制了学生的个性解放。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和创作动机脱离不了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所以要想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就需要了解作者生活的年代。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好的故事》一课,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学生很难理解鲁迅先生在文中借梦境抒发的爱国情怀。写作背景做介绍要注意时机和方式:第一,教师可先放手让学生体验文本,在读中品情,通过各种形式读,品味语言的深度,与文本相呼吸,与作者的灵魂相碰撞,产生情感共鸣。第二,在适当的时机对写作背景进行相关介绍,带领学生穿越到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联系以前读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潜意识里的爱国情感。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写于苏轼被贬之后,元丰二年,苏轼因为对新法持有不同的态度,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作者的郁闷心情无法释怀,夜不能寐,于是去找同病相怜的张怀民倾吐心中的忧愁,两人在院中悠闲散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情感,也表现出了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生读完文本,学到的不仅仅是文言知识的简单积累,更是精神层次上的超越,以实现文本价值和学生人文素养有机的结合。

五、 提炼生活,丰富想象,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障

语文是生活化的课堂,语文的学习也不仅仅停留在40分钟的课堂,教师完全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外面的世界。阅读教学不是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是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提升语文素养。长期以來,语文教学课堂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考的多的地方重点讲,不考的地方一带而过,语文课堂更多是知识点的堆砌,对于单调乏味的书本知识,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语文思维。

面对这样的困境,教师授课时,要特别课堂设计中的拓展延伸环节,《老王》这一课,拓展环节,让学生在配乐中看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的图片,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再读课文,体会杨绛先生对老王的情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在情感铺垫恰到好处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面对身边的老王们,我们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在说的过程中传达出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精神世界多了一份对底层普通人的悲悯和关怀,文本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教师的阅读教学也关注到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疫情期间,区里组织了线上教学听评课,胜利十二中的王丽娟老师执教的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思路设计从学生出发,教师通过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挖掘标题中梨花的含义,落脚到具体段落和具体词语,有自然界洁白的梨花,有内心如梨花般纯洁的梨花姑娘,更是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学生在一遍遍读中,解读越来越丰富。阅读教学的更高层次是建构学生的精神生命,王老师在拓展环节,巧妙地将《驿路梨花》改为《“疫”路梨花》,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背景,将抽象的雷锋精神落到一个个医生护士的脸上,落到一个个忙于奔波的平凡的志愿者身上,落到84岁依然奋战在一线的钟南山院士的目光里,一幅幅图片学生看得屏气凝神,泪水打湿了眼眶,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早已扎根在每个国人心里,传遍祖国大江南北。随时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因为我们有一颗赤子之心。此教学环节结合疫情,打破传统课堂限制思维,让课堂充满新鲜感,把文本解读出了高度和厚度,学生的精神生命在此中慢慢成长,带给听课的老师们太多的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的多样性正是学生阅读思考的表现,也是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尽情对话,学生在慢慢品的过程中,理解、感悟、欣赏和批判,教师要耐心等待,倾听学生成长中拔节的声音,花开需要积淀。回归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实实在在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让生本对话的每一个场景都放飞学生的灵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2]曹明海.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J].文学评论,2003(6).

[3]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马敏,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中学。

猜你喜欢

对话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