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离异家庭子女的现状及班主任的教育策略探析

2020-12-17徐瑞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现状

徐瑞

摘 要:农村地区离婚率逐年增加,作为班主任,关爱教育离异家庭子女成为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分析班级中几例特殊的离异家庭子女的现状并提出班主任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现状;教育策略

我任教学校位置比较特殊,是兰州城关区管辖的最远的一所农村学校,地处皋兰山顶,是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自然村落,学生父母多外出打工或是夫妻分居。他们多是80后,学生时代并不重视教育,很多青年人初中毕业就开始谈婚论嫁,孩子上学了,父母大多数不到三十岁,正是人生最光彩的年华。夫妻外出打工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很多是禁不住诱惑的,特别是妈妈,所以结婚早也是离婚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我班的好几个孩子便成为婚姻的牺牲品。本文以案例的形式描述离异家庭子女在校的现状并谈谈针对这类孩子的教育策略。

一、离异家庭子女的表現

1.过早失爱、表现麻木

班上有一位小个子男生,一年级时我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他对妈妈几乎没有印象。当时因为个子是全班最小,所以对他格外关注,他和弟弟跟着父亲过着依靠低保的拮据生活。父亲平时打零工补贴家用,孩子已经五年级了,父亲从未开过家长会,理由永远四个字:“我爸不来”。每次他在说完这四个字的时候,嘴都是向下一憋,对于缺失的爱,表现得麻木了。

在孩子不记事的年龄,家庭就破碎了,孩子没有体会过父母或者父母一方的爱,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孩子对“离异”表现得无所谓,甚至麻木,没有得到过母爱,所以感觉并没有失去什么,但是心中是渴望爱的。

2.情绪不稳、充满怨恨

曾经一家为了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我第一次见到法院关于离异家庭孩子的抚养权的判决书。我班一男孩法院根据抚养能力判给了父亲。这个孩子的家庭以前是比较美满的,父母在北京开饭馆,从小就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因父母闹离婚才回到老家农村上学。此后,每次提及母亲,或者读到关于母爱的故事,又或者开关于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孩子都泪如雨下,但眼神中充满怨恨,是对母亲深深的责备。

这个孩子懂事的时候父母离异。这类孩子则表现为情绪不易控制,因为他们知道失去了什么,心中有怨恨。可能后期即使有别人照顾他,也不容易接受别人的爱,对于重组家庭有排斥心理。

3.小小心机、不受管教

女孩王某曾因为父母离异随母亲转学去上海,不到一年的时间,因为母亲重组家庭,所以又转学回来让姥姥抚养。转学之前,她很聪慧、很懂事,但回来之后,判若两人。她姥姥多次打电话让我多加管教。在学校,老师批评的时候,当面态度非常诚恳,有时还会留下“愧疚的泪水”,但回去之后便没有了悔过之意,甚至在试卷上以故意空题作为一种示威的手段。

对于离异后,均不在父母一方的孩子则表现为不受管教,更有甚者,觉得自己没人管,自暴自弃、自我堕落,做事容易走极端、不听劝,还会表现为在生活学习中,故意惹是生非。

4.有问有答、不问不说

“最近你的作业怎么没有辅导,你妈妈呢?”

“我妈妈跑了”

“为什么跑?”

“不知道”

……

简单的一问一答,一个十岁的孩子表面回答得非常平静,内心不知是什么感受,是否意识到妈妈的爱已经离她而去。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她深深呼出一口气,我能感觉到这种失去已经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了无形的压力。

父母的离异,孩子是最值得同情的一个,孩子身上表现最为普遍的就是自卑、羞怯、不善言谈。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孩子的内心深处有压力,但不善言谈的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内心越积越深。

二、班主任日常如何关爱教育这些孩子

1.甘做倾诉者、倾听者、倾心者

孩子的童年除了和家人在一起,大部分时间是和他的老师同学度过的,所以老师作为他的第二任父母,承载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使命。作为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精心育人、潜心教人,和离异家庭的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多倾听他们的心声。比如课间、午休,放下老师的身份,给他们讲讲自己身上的故事,与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亲其师、信其道,打开心扉,彼此信任,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2.愿做施爱人、博爱人、补爱人

既然孩子缺少了来自父母的爱,那么老师应做那个补爱的人,让他们觉得生活还是美好的。曾看过一个视频很感人,幼儿园老师组织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参与一个活动,有一个环节是孩子奔向自己的父母并拥抱。在孩子们飞奔的过程中,一个小孩并没有父母在等待,刚要准备停住脚步,看到他的老师伸着长长的手臂在等他。想一想孩子的内心在绝望之后应是多么兴奋。这就是爱,让自己的爱心教育填补孩子的内心缺失。

3.永做加油人、引路人、掌灯人

孩子如幼苗,父母如阳光雨露,而离异家庭的孩子变成了一棵脆弱的幼苗,需要老师精心浇灌、精心培育、添土施肥,让他们茁壮成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微笑和掌声。在运动场上,作为家长方,给他们加油打气;在他们选择的分叉路口,做一做他们的引路人;在他们心情低落的时候,做一个掌灯人,照亮他们的内心。

总之,班主任在平时的管理中应潜移默化地悉心指导学生,让他们的境遇不再特殊,让他们成长的路上不再牵绊,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注:本文是2019年兰州市个人课题《班主任对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厌学现象的心理辅导策略研究》的子研究论文。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现状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