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12-17庞彩莲石宛灵李小溪郑红雨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胃部造影剂符合率

庞彩莲,石宛灵,李小溪,郑红雨(通讯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个人不良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而在消化道疾病当中,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为胃及十二指肠病变,因其病变类型多样,从而引起人们的不适感各不尽相同。在人们常见的胃部病变中,溃疡、炎性息肉、胃癌及间质瘤最为常见,其中胃癌及间质瘤为常见的胃部恶性病变[1]。根据全球常见恶性肿瘤数据显示,胃癌是位居全球第四的常见恶性肿瘤,也是位居世界第二与癌症相关死亡的癌症[2],且目前我国胃癌患者死亡人数已占到全球肿瘤死亡人数的50%左右,它已成为严重威胁到我国人口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3]。因此,胃部病变尽早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将是临床决策的关键环节,将影响着患者治疗的预后。一直以来,胃部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X 线钡餐造影、CT 和胃镜检查为主,但其存在一定的放射性及操作创伤性,以致部分特殊人群(如有出血倾向、孕妇、儿童等)的胃部疾病检查有一定的受限[4]。因胃属于空腔脏器,饱含气体,曾被许多人以为是超声诊断的盲区[5];但随着近年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技术的出现及不断完善和逐步普及,这为临床对胃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另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本文旨在探索将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胃部病变,评估其在胃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为临床对胃部病变的检查选择提供新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在我院行手术或内镜下切除后经病理证实胃部病变患者56 例。入选条件:①经胃镜或其他影像学证实胃部病变;②接受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③获得病理结果;④无药物过敏史者。排除标准:①疑有胃肠道穿孔者;②存在上消化道梗阻症状或因其他因素无法进食者;③合并有心、肝、肺、肾等重大脏器病变或病情危重者;④肥胖者;⑤精神意识障碍者;⑥有造影禁忌证者。

1.2 仪器选择与方法

使用日立ALOKA ARIETTA70 彩色超声诊断仪,配备探头频率3.5 ~7.5MHz,胃肠超声造影剂产自浙江湖州东亚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受检者在检查前禁食水8 ~12h,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饮入已配置好的500ml 温胃肠超声造影剂后,嘱患者配合检查体位(以仰卧位及右侧卧位为主,必要时辅以坐位、左侧卧位和胸膝卧位)。根据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各部标准切面顺序依次进行缓慢移动及连续性扫查(食道下段、贲门、胃底、胃体大小弯、前后壁、胃角、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尽最大努力将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声像图全貌清晰显示。在常规超声及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中,均要动态扫描胃部充盈情况,观察并记录病变部位的胃壁层次结构,病变浸润深度、病灶大体形态、范围大小及内部回声特征,并给予超声诊断意见。

1.3 数据分析

对所有的检查病例进行随访追踪,由病理科医师提供最后的病理诊断为标准,记录病理类型,良恶性情况。整理所检查病例的胃部病变的常规超声及胃肠超声造影超声检查图像的诊断数据信息,与临床或病理诊断的信息进行对比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所有经病理证实的56 例胃部病变患者中,良性病变有20 例(炎性息肉8 例、胃溃疡12 例),恶性病变有36 例(胃癌20 例,间质瘤16 例)。

2.2 常规超声与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结果

经病理证实的56 例胃部病变患者中,常规超声检查检出胃癌5 例、间质瘤13 例,胃溃疡4 例,息肉4 例,误诊3 例,其余均未显示出异常,其对胃部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46.43%(26/56);对恶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50.00%(18/36)。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检出胃癌16 例、间质瘤16 例,胃溃疡 10 例、息肉7 例,误诊3 例,其余均未显示出异常,其对胃部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7.50%(49/56),对恶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 88.89%(32/36)。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胃部病变及恶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均<0.05)。

3 讨论

胃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属于空腔脏器,通常情况下充满着空气及胃内容物,而空气易干扰常规二维超声对胃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以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临床上对胃部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X 线钡餐造影、CT和胃镜检查为主,而胃镜因其可直观胃黏膜状态,同时可对可疑病变部位采集标本并送病理检查而受许多临床医师的青睐,但其存在一定的操作创伤性,且部分患者检查时可出现明显不适感,以致患者有一定的恐惧及抗拒心理。但近年来,随着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技术的出现,不仅为临床提供了多一种胃肠疾病诊断的影像学手段,而且该技术操作方法简便,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好。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技术主要通过口服均匀且有回声的胃肠超声造影剂,从而不仅可以排除胃内气体的干扰,也可充盈胃腔后类似于实质性脏器组织产生均匀有回声的声学界面,通过经腹超声可以清晰的显示胃腔内的解剖及层次结构[6]。此外,胃肠超声造影剂可在胃内停留较长的时间,这为检查者提供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动态观察病灶,从而得以提高疾病的检出率[4]。已有许多研究者通过不断尝试采用口服不同造影剂的方法,以提高胃部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结果也显示出该检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胃部病变的显像率及检查的阳性率[7-8]。本研究中将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胃部病变,也进一步证实了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技术对胃部病变的诊断及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也有较好价值,进一步为临床增加了胃部病变的检查技术的选择。

本研究结果显示,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胃部病变及恶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8.89%(32/36)、87.5%(49/56),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对胃部病变及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50.00%(18/36)、46.43%(2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此外,本研究在胃癌及胃溃疡的患者检查中发现,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的检出率80.00%(16/20),83.33%(10/12)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检出率25.00%(5/20),3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胃息肉及间质瘤的患者检查中,两者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本次胃肠超声造影诊断共有4 例漏诊,但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查的27 例漏诊而言,胃肠超声造影超声检查技术可大大提高胃部病变的显像率及检查的阳性率。由此可见,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胃部病变的诊断及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尤其在胃癌及胃溃疡患者的诊断中更有意义。

4 结论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技术对胃部病变的诊断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此方法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好,值得医院广泛开展使用,在临床上可用以大规模的胃肠病普查工作。

猜你喜欢

胃部造影剂符合率
为什么坐过山车时胃部会发痒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胃部爱情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胸苷激酶1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