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作业,让数学作业更加“给力”
2020-12-17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代庆文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代庆文
在一般的情况下,教师都是以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来作为一堂课的结束,作业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上所学的知识,适当的作业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十分必要的。开放性的作业是指一些能够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的作业,它要求学生在这些作业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开拓自己的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更需要学生利用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来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清晰的思路中去学习数学。
一、教师布置多类型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布置多种类型的作业,用作业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专注于一种类型的作业上。在当前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一般都会以书面的作业为主,一般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来让学生巩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然而,除了这种书面上的作业,教师还可以多多布置一些实践性的、总结性的或研究性的等具有开放性的作业,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与此同时,多样化地布置作业也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倦怠的心理,提高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在乐趣中感受数学,丰富课余生活,进而更加高效提升整体数学水平,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游戏型的作业。教师让学生抽数字卡片,如果学生抽到的卡片是50,那他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列出一个得数为50 的混合算式,比如(12+13)×2=50。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布置总结式的作业,让学生对学过的数学公式进行总结,只有背会公式,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答题。又如,教师在学习“立体几何”这一章节时,还可以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事先为学生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准备相关的教学工具,根据这些教具来回答教师所留下的问题,自己动手去探索立体几何。
二、教师分层布置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以及各方面的优缺点都是不同的,教师在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短处,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分为不同的等级,对学生布置分层式的开放性作业,这样成绩好的同学不会因为作业太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而产生倦怠的情绪,成绩不好的同学也不会因为作业太难而丧失自信,放弃作业。对不同程度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促进每一个同学的数学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A类为优等生,在为他们布置了常规性的作业后,还可以增设一些具有难度的拓展型作业。比如教师在讲完“勾股定理”后,可以让A类的学生根据这个公式推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B类学生为中等生,教师要求他们认真做好练习,稳扎稳打,夯实基础,通过必要的练习题来提高自己。C类即为差等生,教师在向他们布置完常规作业后,还需要要求他们背会公式,自己能够推导出这些公式,必要的时候,可以为他们多留一些基础的题型来巩固数学知识。利用分层教学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效率。
三、教师合理评价作业,提高开放作业有效性
开放性作业不仅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更加具有创造性,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也要以更加全面的角度去为学生打分。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课本上的知识为评价重点,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评价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能否实现。同时,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开放性作业的评价,因此,教师要以多方位的角度去评价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来对学生进行多种类型的评价。比如,在向学生布置总结性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利用展示型的评价方式,将优秀的学生作业贴在黑板报或作业角上,让大家参考借鉴,互相交流,还可以为学生弥补知识空白。在布置练习题类型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利用成长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作业结果记录其中。在布置实践性的作业时,教师还可以使用表现评价或谈话评价,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意见,依照每种作业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总之,想要学生学好数学,就要利用开放性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