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2020-12-17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香江路第一小学冯玉静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香江路第一小学 冯玉静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步入小学阶段的初期,是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与行为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此时期,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所谓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单单是指良好的上课坐姿、纪律规范等,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自身思考敢于向教师发问,敢于质疑,并能够通过他人的意见与观点使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与课堂教学内容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由幼儿园的学习环境转变为小学课堂的学习环境,但学生好动的课堂表现则无法彻底改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刚刚开始进行数学教学时不必急着去教授学生知识,而是首先应当纠正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第一,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规范每一位学生的坐姿,在刚开始教师可能会反复强调,久而久之,在教师的引导督促下,学生的正确坐姿行为习惯便能够得以养成。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跟随教师笔触、专注黑板内容的习惯。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与幼儿园学习不同,这一时期的学习更加注重对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想使学生在小学一年级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首先学生必须要认真倾听教师的言语,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相关教学操作。只有学生学会倾听,才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第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讲述内容。小学一年级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初步接触新的环境与教材,其积极性相对较高,教师要想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学习习惯,则必须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在较为活跃的氛围中跟随教师学习,使学生愿意去学习数学,并喜欢这门课程的教师,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养成认真听课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学生倾听他人观点的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虽然教师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影响者,但是其他同学身上仍然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发光之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均应当与他人积极沟通,发现他人身上的长处,做到取长补短。这不仅会达成一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良性效果,也会培养学生一生中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敢说的习惯
在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敢说的能力。只有学生敢说,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教师积极互动,才能将自身所学情况反馈给教师。而当教师从学生那里得到相应的反馈后,才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当学生敢于表达时,才能与他人交流,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同样,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所表达的观点或者其他内容,教师应当及时给出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应当注意分寸,毕竟学生年龄较小,教师的态度对其影响较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通过教师给出的评价,学生能够有效地调整自我学习现状,从而促使其更加长远地发展。
四、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虽然在当下的教育中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任务较幼儿园阶段较重。因而,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其中,既包含着规范学生书写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字迹工整、一笔一划地书写,这样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端正自身学习态度。同时,教师也要要求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完成规定练习,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为了强制学生去做某件事,而是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于学生所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阅,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小学一年级学生思想还较稚嫩,因此,教师的一些行为表现能够使学生受到感染,并使学生为之努力。比如教师为完成作业字迹工整美观的学生奖励“小红心”,使学生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从而间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
五、教师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是学生学习与成长道路中的领航者,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一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以自身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为期较长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常规习惯,使学生首先端正对这门课程学习的态度。其次,通过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敢说的习惯,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习他人长处,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