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的校内成因与对策

2020-12-17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乘法学困生数学知识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刘 燕

造成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校内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育等校内因素和家庭、社会环境等校外因素。我们知道,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除了要理解很多抽象的概念,还要掌握很多公式、定理的应用,而处于不断成长阶段的小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缺乏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有限,常常觉得数学知识枯燥、乏味,小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自暴自弃,导致学习困难。为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提升教学水平,本文结合作者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实践经验,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校内原因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转困对策。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数学课程中存在着很多抽象知识,仅凭教师的单一讲解是无法让学生有充分全面的把握。现阶段很多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内容,课后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巩固。在这种教育方法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地位,学生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日趋降低,很多学生甚至产生了畏惧数学学习的心理,因此产生厌学情绪,渐渐成为班级里的学困生。

2.知识表征不合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表征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数学知识表征运用方式不合理,如在学习加减算法时,需要学生首先在脑海里构建一个相应的计算体系,注意进位以及退位问题,然而现实中部分学生习惯一成不变地套用课本上的计算法则。二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表征理解存在问题,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在两位数加减法计算时,没有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计算公式,无法完成灵活计算。

3.思维能力有限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灵感,这些灵感都能够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数学知识,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而由于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有限,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常记忆过的知识点就不会再重复记忆,由此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很少。其次,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在没有完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记忆,就会在记忆过程中出现不正确或记忆困难等问题,因此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此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不断接受知识的过程,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还存在不全面现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就无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更不会激发学习灵感。

4.思维品质差

思维品质也称之为思维的智力品质,是学生思维活动、智力特征的表现,是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能够完善的。一个完善的思维品质包含思维深刻性、思维灵活性、思维广阔性、思维敏捷性、思维创新性和思维批判性。学困生往往数学思维习惯不好,不太喜欢动脑筋,遇到习题习惯于猜。比如:曲棍球队里有男生22 人,男生比女生多6 人,请问女生有多少人?学生回答:用加法解决。为什么?因为有一个“多”字,就要加。老师说不对。生:减法。师:你确定吗?生:那就乘法吧,或者除法。

二、转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对策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强化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被认为是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有效策略。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熟悉了解,了解每个单元的重难点,同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性有全面的了解,在课堂教学时把握好双基教学。其次,在课后,教师还要询问学生有没有疑惑,然后为学生针对性讲解,让学生进行强化记忆。最后,还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不断的联系和比较,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强化旧知识,拓展新知识。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时,教师先对本节课堂的重难点有全面的了解,如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要素、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认识组成三角形的元素开始,通过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让小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而言,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对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画图、列表、转化、简化、类比、联想等方法,促进学生理解分析数学知识,不断提升灵活运用数学信息能力、记忆复述能力等。其次,数学教师还要将学习方法的渗透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不要过于重视结果,要通过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乘法》时,先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简化,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一些算式,然后询问学生,谁能够快速地计算出它们的结果,这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教师告知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快速得出以上算式的结果了。

3.注重学生的思维发散

实践证明,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数学思维品质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设例及设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多维度思考、判别,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学具,让学生观察学具,激发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些学具与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类似的?最后,教师再为学生渗透一些思维方法,如观察与实验方法、比较与分类方法、分析与综合应用方法等等。

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尝试克服学习数学的障碍。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为其制定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引导其积极完成,进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这样可激发其潜在的学习动能。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数学史、数学科学家的故事讲解,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最后,通过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缓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焦虑和自卑心理。

例如教师在教学《乘法》时,就可以运用乘法的来源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如乘法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 世纪的时候才转变为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的形式。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在讲解完乘法的来源知识后,教师再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如:我们的课桌每张是100 元,板凳是50 元,书本是20 元,文具盒是10 元。我们每种各购买五件,大概需要多少元?学生间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将乘法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5.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动力,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和相交》时,就可以用情境教学法来展开教学活动。情境教学不仅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还能够促使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大家都知道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就在江苏省举行,为此,江苏省修建了许多体育场馆,下面的照片就是在运动场馆拍摄的,大家都来猜一猜,这些都是比赛什么项目的场地或器材?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有跳高架、跑道、吊环、跳马等。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用数学的眼光去看这些器材,都是由线段组成,大家能够用两条线段来表示每一幅图中的物体吗?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画出直线的位置。

再如教师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先组织学生来玩一个猜物体的游戏,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各个角度的观察来分析图片中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综上所述,教师要对学困生多加鼓励,引导他们走出学困。教师要注重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将学困生转化为优等生。

猜你喜欢

乘法学困生数学知识
算乘法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把加法变成乘法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