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盘植入的磁共振与超声诊断对比研究

2020-12-17连文静王玉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肌层磁共振胎盘

王 敏,连文静,王 敏,王 青,王玉华

(1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山东 潍坊 261011)(2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产房 山东 潍坊 261011)(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山东 潍坊 261011)(4潍坊市临朐县朐山医院妇产科 山东 潍坊 261000)

胎盘植入是临床产科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子宫底层蜕膜缺失或减少,导致胎盘和子宫间隙中的蜕膜海绵层的裂缝线消失,造成胎盘和底层蜕膜紧密粘附,从而引起子宫肌层受到胎盘绒毛侵入[1]。随着症状加重,易导致大出血、子宫穿孔、休克等严重不良后果[2]。胎盘植入早期阶段缺乏显著的临床表现,通常只存在较轻的阴道出血和腹痛等症状,由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误诊和漏诊的发生[3]。因此产前尽早准确的诊断胎盘植入,并及时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对降低不良事件风险和改善预后意义重大。现阶段临床主要通过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查,其中超声和磁共振是常用的手段,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对在临床胎盘植入诊断中采取磁共振和超声检查的效果展开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均选自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胎盘植入患者,共30例,时间段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其中年龄最小34岁,最大44岁,平均年龄(37.45±3.47)岁;孕周34至40周,平均孕周(37.48±1.28)周;20例为初产妇,10例为经产妇;本次分娩方式:17例为阴道分娩,13例为剖宫产。本次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研究对象均了解研究过程自愿参与且签署协议书。

1.2 方法

超声检查:使用PHILIPS G4、PHILIPS IU22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孕妇取仰卧位,探头频率为3.0~5.0MHz,对产妇行产科常规扫查和测量,对诊断或可疑诊断胎盘植入的病例行多方位扫查;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诊断,可疑病例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共同诊断。

磁共振检查:使用GE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用体部相控阵线圈,以增加图像的信噪比。孕妇足先进,一般平卧在检查床上,孕中晚期还可采用左侧卧位,以减少子宫对腹盆腔血管的压迫。利用MRI检查技术中的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和快速稳态进动采集(FIESTA)序列对胎盘分别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扫描。扫描层厚5~6mm、层间距1.0mm。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观察分析磁共振和超声检查诊断结果,对比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超声对胎盘植入检查结果

所有30例受检者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11例阳性,19例阴性。超声检查显示,9例为阳性,21例为阴性,结果如表1所示。

2.2 磁共振对胎盘植入检查结果

磁共振检查显示,10例为阳性,20例为阴性,结果如表2所示。

2.3 超声和磁共振检查结果对比

结果显示,在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上,磁共振相较于超声检查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3所示。

3 讨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加上高龄孕妇、剖宫产史、不良生活习惯、多孕产次、多次流产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孕妇妊娠期间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等严重产科并发症逐渐增多[4]。胎盘植入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根据子宫基层的深度可将胎盘植入分为三种类型,即植入性胎盘、粘连性胎盘以及穿透性胎盘[5]。其中粘连性胎盘因为绒毛直接在子宫肌层上附着,对子宫肌层的伤害程度较低,植入较少,所以手术中可以自行剥离部分胎盘,其余部分残留在宫腔中,要人为的进行剥离,而进行人工剥离时容易对子宫肌层造成损伤[6]。穿透性胎盘中绒毛直接侵入了子宫肌层,部分直接穿透到达浆膜,对子宫肌层造成较大对损伤,植入情况严重,无法自行剥离,经可采取手术改善[7]。胎盘植入患者通产缺乏典型的症状,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目前临床上诊断胎盘植入的金标准仍然是病理或者手术检查,但由于手术剥离的胎盘组织损伤角度,或者部分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需要保留子宫,导致手术病理检查无法大面积开展。所以需要寻找更为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诊断手段,提高诊断正确率,对保障母婴安全、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和磁共振检查均是临床经常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超声检查的安全性较高,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胎盘植入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8]。但是超声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受到后壁胎盘、孕妇和胎儿体位以及肥胖的影响,同时不适用于中晚期妊娠孕妇的检查,会导致超声的穿透性大幅降低,尤其是位于子宫后壁的胎盘观察不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影响检查效果。胎盘植入在超声图像的表现主要是,子宫体积存在显著的增大,子宫轮廓清晰,一些部位发生网状变化,而子宫内膜线模糊。同时胎盘厚度略高于正常标准,胎盘侵入肌层部分呈现为强回声,小部分为等回声。胎盘中存在液性暗区,大小不一,并且胎盘后间隙逐渐薄弱甚至消失。

而磁共振检查中具有较大的成像范围和软组织分辨率,受到胎盘位置的影响较小,成像方位较为灵活,因此为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方法[9]。近年来随着高场强磁共振的逐渐应用中以及快速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在胎盘检查中作为无创性手段愈发得到重视。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不存在电磁辐射,相较于超声检查不会受到胎儿体位、孕妇体积和羊水等因素的影响,能够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完成成像,并且不存在骨性伪影,诊断效果较好[10]。胎盘植入在磁共振的表现主要是,子宫显著增大,胎盘和子宫肌层之间紧紧相连,未粘连的胎盘区域能够收缩,并包裹住置入病灶。植入病灶通常呈现为椭圆形,边缘整齐,通过动态增强可见显著强化,部分强化呈现为“花环样”。主要是由于植入胎盘属于活性组织,具有丰富的血供。因为产后体内激素大幅改变,病灶受到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压迫,引起胎盘组织坏死,通常在T1W1、T2W1序列上呈现出混杂信号。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磁共振对比超声检查在胎盘植入的诊断上价值更高。磁共振检查主要使用体部相控阵线圈,可以明显提高图像的信噪比。检查过程中孕妇可采取平卧体位,特别对于中晚期孕妇还可选择左侧卧位,能够有效避免腹盆腔血管受到血管的压迫。同时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所采取的SSFSE序列和FIESTA序列能够对胎盘进行多方位的扫描,成像时间仅在几十秒左右,有效弥补了胎动伪影的影响,提高了图像质量,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其中SSFSE序列的优势在于可良好观察胎盘实质内部信号,而FIESTA序列的优势在于可以良好观察胎盘和子宫肌层的分界情况。

综上所述,在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上,磁共振和超声均能起到良好的检查效果,但前者对于胎盘实质和子宫肌层分界的观察优势更大,可为临床确诊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开展。

猜你喜欢

肌层磁共振胎盘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胎盘大补靠谱吗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