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代楷模”朱有勇为切入点对云南农业大学精神实践路径的分析
2020-12-17杨凡佳周慧芳刘鸿高
杨凡佳,黎 文,周慧芳,刘鸿高
(云南农业大学 党委、校长办公室,云南 昆明 650201)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像一条河流从远方流淌而来,成为支撑大学一路走来的不竭动力。大学精神是传承并发展着的,有需要探寻的大学精神之根;大学精神有固有的血脉和基因,同时又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当下讨论大学精神不是寻古和叙旧,更重要的是探求让这条精神之河源远流长、灌溉后辈的实践模式。2019 年12 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的光荣称号,朱有勇院士是云南农业大学躬耕疆域、薪火相传的办学积淀过程中培养出的优秀代表,他身上镌刻着云南农业大学精神的印迹和价值,同时也为继承、实践和发展农科院校大学精神提供了范式。
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农大精神的特质
云南农业大学创办于1938 年,前身为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58 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1971 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学校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际诞生,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坚守,随新中国步伐而前行,逐改革开放大潮而兴盛。历代云农人栉风沐雨,艰苦奋斗,耕读不辍,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大学的使命在于传承文明、沟通未来,要完成这一使命,要务是培其基而固其本,深其根而壮其苗,秀其华而充其实[1]。云南农业大学的发展凝结着一代代前辈先贤的矢志努力,立足当下,回望来路,依然能感受到先辈们筚路蓝缕奋力前行的铿锵足迹:中国现代林业教育的先驱张海秋、为老百姓“菜篮子工程”作出显著成绩的蔡克华、作物育种专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科的领航者段永嘉、云烟开拓者徐天骝······他们犹如学校发展史上一颗颗闪耀的明星,照亮了继承者前行的道路,他们涵养了云南农业大学的血脉,奠定了云南农业大学“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这一精神浓缩了云南农业大学启发学者、培养正道、潜心耕读、至真至诚的办学主张,彰显了厚德养正、耕耘实践的农大特质。
(一)云南农业大学精神有着厚德养正的特质
1.爱国的传统
云南农业大学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旧中国,在学校创业之初,许多外省籍专家学者来到云南,投身抗日救亡、教育救国的事业,他们与云南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并结下了深厚感情,也爱上了脚下这块红土地;抗战结束后,他们毅然扎根边疆,“舍小家为国家”,继续为云南农业发展不懈奋斗,即便是遭受挫折、一度受屈或是身患重疾也始终坚持从教兴国,这是异常坚强的报国意志。蔡克华先生患胃癌15 年,却从未中断蔬菜育种的科学研究,直到病故前依然奔忙于试验田,对学生言传身教,蔡先生一生以俭养德,一直保持勤劳简朴的生活习惯,除了生活必需的开支外,舍不得为自己添置任何东西,从不乱花一文钱,子女的困难亦很少接济,但却把自己积攒半生的所有积蓄9 万元捐献出来设立了贫穷学生奖学基金。他说:钱虽不多,却是毕生心血,是一颗报国的赤子之心[1]55。在20 世纪60 年代小哨时期的云南农业大学,面对教学设备简陋等艰苦条件,先辈们发扬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与学生同吃同住劳动建校,1964 年毕业的学生彭和禄在《小哨精神》的诗里写道:师生挥镐共创业,披星戴月洒热血······幢幢平房拔地起,衷心报国志不移[2]。
2.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先辈们注重师德,不求名利,数十年如一日用农业科技成果服务人民、培育弟子。诸宝楚先生曾自撰了一副对联:矢志做蜡炬,烛泪成灰,照亮人间三岔路;甘愿为春蚕,呕心沥血,抽尽最后一根丝[1]65。他用丰硕的科研教学成果和对后学的不倦教诲实现了自我的期许。徐天骝先生在摘得“云烟”金字招牌时回忆道:赴法勤工俭学时,周总理要我学农业、为改变家乡落后做奉献。我属牛,甘当人民老黄牛,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正是有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才奠定了云南农业大学扎根边疆服务“三农”的优良品质。
3.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诚如徐天骝先生所言:干什么事情都必须拿出良心来,不要欺骗人,种庄稼更是如此,你欺骗它一时,它欺骗你一年[1]176。诸宝楚在教授学生时,常引用毛泽东《实践论》里的一句话:“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云南农业大学人积淀了“农人”的厚道和真实,这是农业教学科研必备的德养,先辈们以诚实的态度和对待科学的敬畏与谦逊彰显了做学问的“正道”。
(二)云南农业大学精神有着耕耘的特质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它与大学的个性化发展和办学定位密切相关[3]。云南农业大学精神必定渊源于它成立之初的责任和使命。
1.以农为本的初心使命
在“以农立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影响下,面对旧中国农业技术落后的现状,创办农科院校势在必行。1938 年,时任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认为“吾滇现为后方重镇,农业人才之培植及生产方式之改进,尤为不可缓之要图”[1]14,随后成立农学院,即云南农业大学的前身。在熊庆来、汤惠荪、张海秋的努力下,农学院先后聘请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农学家、林学家和植物学家,奠定了以农为本的学科基础及以耕耘精神为根的学校文化底蕴。
2.潜心耕耘、培育后辈的师道精神
朱有勇院士在题为《段永嘉教授是怎样培养研究生的》文章里面总结了段先生的培育后辈之道:段先生十分重视学术梯队建设,教育学生一要有德,树立振兴中华的思想;二要进取,时常鼓励学生要不畏艰苦,珍惜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振兴云南而努力;三是要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广促深、以点带面培养学生[1]136。通过践行师道精神,段永嘉先生在带好弟子的同时,也让科研团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没有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没有身为人师的耕耘精神,是不可能使“教”延伸到“学”并结出累累硕果的。“耕耘”精神里承载着云南农业大学人的初心和使命,是镌刻在云南农业大学人身上的精神文化基因,是农科院校立校兴校的根基,它回答了农大人从哪里来、该往哪里去的问题,并引领农科院校持续发展。
(三)云南农业大学精神有着实践的特质是
农业不是纸上谈兵,实践是农业教学和农业科研的生命线。农科院校的责任与使命就是把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责任,没有实践的双腿,丈量不了农人所钟情的土地,也不能丰实九州的粮仓。云南农业大学的先辈们心系农业发展,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己任,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蔡克华先生殚精竭虑于老百姓的“菜篮子”,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利用云南热区的“天然温室”发展冬春早熟蔬菜的建议,使“云菜”成为云南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他大力推广的大白芸豆种植也成为云南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为此被普通农民和学界同仁亲切地称为“菜先生”。段永嘉先生为解决云南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开展植物病害防治研究,为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的启发下,朱有勇院士致力于作物病虫害研究并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徐天骝先生坚持“农学家只能在实践中造就”的信条,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造了“云烟”的金字招牌。正因为有了实践的精神特质,云南农业大学才能始终与国家民族发展同频共振,把建校之初从教救国的初心升华为科教兴国的坚定信念。
二、在继承中深化——朱有勇承载的当代农大精神
大学精神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在鲜活的先进典型身上。只有分析和研究体现大学精神的先进典型,才能揭示传承和实践大学精神的模式和规律。一直以来,榜样就是旗帜和力量,他们身上有着大学精神的鲜明印记,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敬、可学、可引领的“精神化身”。朱有勇是云南农业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教师、校长、院士,他沿着云南农业大学先辈的足迹走来,在云南农业大学“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里吸取养分,在“厚德博学,明理尚农”的校训里涵养了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和追求真理、献身“三农”的初心,他把云南农业大学精神的特质完满地继承下来,并在时代召唤下发扬光大。
(一)把云南农业大学人的初心使命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2019 年9 月5 日,全国50 多所涉农高校的100 多位书记校长和农林专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浙江安吉围绕新时代农林学科建设开展研讨的情况,代表130 万农林院校师生表达了肩负起兴农报国使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矢志奋斗的决心。2019 年9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要求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4]。
云南农业大学从成立之日起,就主动承担起强农兴农的时代责任,培养人才,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面对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农林教育迫切需要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锐意改革,加快新农科建设,为打造天蓝山青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幸福中国作出历史性的新贡献[5]。朱有勇院士在读研究生期间,导师的一个问题是:“回顾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依赖农药的时间没有超过100 年,过去没有农药的时候,是怎么控制病虫害的?”这个问题引导他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冷板凳上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探索出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领域,这与新农科建设不谋而合。朱有勇常常告诫学生,要想在学术上取得成果,要积极地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国际化的时代,大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有新的演进和阐释[6],朱有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好地阐释了大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把云南农业大学人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到“顶天立地”的科研格局中去
陈寅恪先生曾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概括科学精神的本质,搞科学探索,把未知变为已知,一开始肯定要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因为真理最初总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然而科学没有禁区,敢于怀疑、敢于发问、勇于革新,才能把神秘化为知识,造福人类[7]。朱有勇师承段永嘉等老先生,20 世纪70 年代段永嘉先生看到玉溪地区稻瘟病、白叶枯病发病严重,导致损失粮食上亿斤的状况后,把被戴“白专道路”“唯生产力论”帽子的顾虑抛诸脑后,因陋就简开始研究解决办法。老先生们致力于科研创新,这始于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知识分子的担当。朱有勇继承了先辈的创新、务实精神,进一步提出科学研究敢于“顶天”、特色农业甘于“立地”的科研精神,“敢”字凸显了云南农业大学人的创新魄力和识见,“甘”字表达了脚踏实地解决云南农业问题的担当,以及演绎云南生物资源优势的决心和勇气。“顶天立地”是朱有勇对前辈科研精神的升华,体现了科研人的大格局,即科学研究要敢于突破传统的领域,想众人之不敢想、为众人之不能为,这样才能产生创新性成果;同时又要对自己脚下的红土地有着炽热的情怀和深切的体认,这样才能为老百姓做实事。
(三)把“实践”的云南农业大学特质结合到脱贫攻坚的具体行动中去
云南农业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博学,明理尚农”,“尚”即尊崇、注重、崇尚,云南农业大学人品格高尚、知识渊博,追求真理归根结底是要献身“三农”,把所学付诸实践。朱有勇认为,科研不仅在实验室里,也在田间地头;论文不能只写在纸上,还得写到大地上。这是对“实践”这一精神特质的生动阐释。2015 年,国家吹响了精准脱贫冲锋号,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脱贫攻坚专题会上自告奋勇到澜沧结对帮扶,这源于他献身“三农”的初心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8]。朱有勇在认真研究了澜沧的自然条件和致贫原因后,制定了“精神+产业+技能”的扶贫方案,从此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把林下三七种植等关键技术无偿送给农民群众使用。正如朱有勇常说的那样,“我们搞农业的,能够把科研成果用到实际生产中,帮农民解决问题,让科研成果在千家万户农民家里开花结果,比拿多高的奖金、发什么文章还高兴,农民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大学精神是一代代大学人将追求真理和时代需求相结合发展演化而来的,要发挥大学精神的作用,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朱有勇在实际工作中传承并进一步阐释了云南农业大学精神中的厚德、耕耘、创新、实践等特质,使云南农业大学精神在脱贫攻坚的时代召唤中熠熠生辉。
三、如何做——对“时代楷模”朱有勇为代表的云南农业大学精神传承和实践的思考
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因为学校发展史上一位位大师的引领和实践,才积淀了云南农业大学鲜明的大学精神,而朱有勇的“时代楷模”精神是当代云南农业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应以学习朱有勇精神为切入点,对大学精神进行传承和培育。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以朱有勇为代表的云南农业大学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
思政课要解决好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9],大学精神具有凝聚、导向、激励、调适、辐射的功能,是德育中的“源头活水”[10],发挥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要与思政课改革相结合,将大学精神内化到思政课的课堂环节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推广。比如,在思政课中专列学时,专题教授“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及其崇高精神,同时制作“时代楷模”精神网络课程,以“微课”形式提供给学生学习,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打造“传承时代楷模精神,讲好云农故事”的思政品牌课,深度挖掘云南农业大学故事,持续凝练和升华云南农业大学精神。
(二)将以朱有勇为代表的云南农业大学精神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弘扬大学精神与推进党建工作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建工作在高校承担着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作用,而大学精神是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对于广大师生有着最广泛而深刻的号召力和影响力[11],所以高校抓实党建工作,必须把弘扬大学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和关键点。比如,把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内容,结合党建“头雁工程”,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化学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的建设中激励师生员工向身边榜样学习,在为学校改革发展建功立业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当代云南农业大学精神。
(三)积极培育和建设弘扬大学精神的丰富载体
一是以党的创新理论大学生宣讲团为主,组建学校师生宣讲团,在校内外开展巡回宣讲,让大学精神“活”在师生口中,从而落实在行动中。二是举办“时代楷模”精神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鼓励离退休教师及广大师生用文学、绘画、摄影等方式谱写“农大足迹”,让大学精神映入师生眼中,生发在师生心中。三是将大学精神付诸“物”,建设“时代楷模”精神专题展厅,系统梳理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和学校扶贫攻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成效,进而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基地,让其成为农大精神的见证者和守护者。四是以微信公众号或易班等网络平台、校园网、学报、校报和校园宣传栏为载体,集中学习宣传“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拓展大学精神的传播渠道,让当代大学精神“遍地开花结果”。
大学精神是无形的,但它润物无声地滋养着身处其中的师生。要充分挖掘传承大学精神的有力形式,并结合新时代赋予农科院校的责任与使命把这种精神通过一代代师生的生动实践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农科院校的办学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努力践行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把“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云南农业大学精神融入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中,细化落实到报国、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生动实践全过程,推动大学精神由“虚”入“实”,哺育一代代农大人的成长与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