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素组团介入
——夯实欣赏教学在小学低年段的储备

2020-12-17江苏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周玉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童声学情预设

江苏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周玉娟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想象力、激发创造力、培养审美能力、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之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耳闻目睹”的形式,将音乐的不同要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能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储备低年级学生欣赏音乐和表现能力的延伸。

一、结构化处理教材,建立序列意识

结构化处理教材。教材是统一的,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则一定要基于学情,在欣赏教学研究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状态的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或者选择。例如,在一年级欣赏教学中,可以纵向打通每个单元欣赏教学内容间的关系,补充教材和教学内容,从用“长程两段”的办法,把每个单元的欣赏教学按照学生能力进行纵向梳理,形成我们校本化的单元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欣赏能力,循序渐进地实施欣赏教学。以下以一年级第一学期欣赏教材为例:

【单元梳理】

第一单元:童声齐唱《玩具进行曲》、手风琴独奏《快乐小舞曲》;第二单元:领唱与齐唱《你听,什么敲响了》、童声齐唱《嘎嘎小鸭子》;第三单元:童声齐唱《娃哈哈》;第四单元:钢琴独奏《跳绳》、童声齐唱《放学歌》;第五单元:童声齐唱《小苹果》、管弦乐《惊愕交响曲》;第六单元:女声独唱《天黑黑》、童声独唱《捏面人》;第七单元:小提琴独奏《野蜂飞舞》、管弦乐《狮王进行曲》;第八单元:管弦乐《乘雪橇》、二胡独奏《放鞭炮》、唢呐独奏《秧歌调》。

【纵向梳理】

演唱形式:女声独唱《天黑黑》;童声独唱《捏面人》;童声齐唱 《玩具进行曲》《娃哈哈》《嘎嘎小鸭子》《小苹果》;领唱与齐唱《你听,什么敲响了》。

上述关于“演唱形式”的系列欣赏教学,可以从“童声独唱”的必听,再到“女声独唱”的选听,或者拓展的听赏,都可以,这样以此类推的教与学,有助于学生对“演唱形式”的知晓和记忆都有一个螺旋上升的系列意识的建立,同时结构化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储备关于“演唱形式”的系列知识,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低年段的欣赏教学主要就是扎实地打好基础,多元的能力储备,也为后期表现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佳的是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了学科的思维意识;教材结构化的处理可以是在一个单元之内,也可以是整本教材,甚至可以是年段化的结构调整,总之是基于学情就行;教材的结构化处理还会使教师对年段目标更清晰。

二、多元学情预设,夯实日常教学

教师除了基本的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理清重难点、了解学情外,还应思考更为前瞻和多元的“学生”预设,只有做到高位的审视教材、向名师学习,对教学中出现的各个环节充分预设,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地教学,享受行云流水的酣畅。低年级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具有点状、直观、形象、浅层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用板书的形式迅速引导、归类到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本身的基本元素:旋律、速度、力度、节奏等展开想象和感悟。预设得越多,学生学得就越顺利。如果学生的回答超出教师的预设,不要急着去否定或强势按教案走流程,因为这反倒是资源捕捉和利用的好时机,可以追问学生这样思考的原因和由来,利用学生资源及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正确思维,解决教学重难点;还能帮助教师紧扣教学目标,适时调整动态的课堂教学。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由此而产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提高教学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成就一次次灵动的、精彩的欣赏探究活动展开的契机。基于学情的预设,扎实的日常教学成就节点的绽放。

三、多元活动设计,激发学生成长

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怎样聆听才最有效呢?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因此,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成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并要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过程中。

1.“听情绪”,说共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聆听并感悟一首陌生的音乐作品是有难度的,但是他们对于音乐的“情绪”这个基本要素还是较为容易掌握的,因为在歌唱教学中也会经常积累“情绪”方面的音乐术语,这些音乐术语可以运用到欣赏教学中。音乐最大的功能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心境,这类浅层的问题可以交给学习较为困难的同学来回答,激发他们对欣赏学习的兴趣,能与其他同学产生共鸣,增强学习信心,积极参与学习。

2.“听乐器”,辨音色

欣赏教材中有许多乐器演奏的作品,其中既有民族乐器的作品,也有西洋乐器的作品,演奏的形式包含单打独奏的乐器,也有合作演绎的合奏乐器。乐器种类的繁多,音色的掺杂,给学生带来了听辨难度。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所以在欣赏时如何听出乐器的“独特”音色就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用听、看、摸、奏、读、写、说、记等方式综合加以记忆,用不同乐器演奏相同的旋律来比较音色的不同和各自的特点,加深对乐器音色的记忆。作曲家在作曲时通常会用同一段旋律通过不同乐器演奏的手法来表现音乐情感,故而学生要能听出“它”的独特、说出“它”的名称、记住“它”的类别、奏出“它”的音响、享受“它”的美妙、创新“它”的运用。

3.“听旋律”,比要素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作为欣赏课,要让学生加深对旋律的印象,学会聆听旋律。作曲家一般对相同的旋律会用不同的乐器、速度、音区、力度、拍子、节奏等音乐要素来演绎,由此来表现多种深层的音乐含义。低年级学生的听赏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惊愕交响曲》中旋律重复的次数、《水族馆》中主奏乐器的变化、《狮王进行曲》中音区的变化、《跳绳》中速度的改变、《乒乓变奏曲》中节奏和节拍的不同、《八只小鹅》中强弱力度对比等,来引导学生加深对旋律的记忆,找出不同点,感受由旋律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抓住音乐元素,理解音乐元素所表达的情与景,以及不同音乐的不同魅力。

4.“听文化”,记风格

每一首音乐作品背后都有故事支撑,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音乐,所要表达的精神与风貌也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多种渠道,收集音乐背后的故事,这些文化有利于学生理解音乐、感悟音乐,同时延伸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低年级的欣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小乌鸦爱妈妈》故事来创设情境,在《野蜂飞舞》游戏中体验和感悟情感,用《灯官报灯名》表演来表达场景的热闹。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掘音乐所传达的信息,激起学生的听觉意识,去感受、理解音乐,听者的心灵就会与音乐产生共鸣,享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每一种情感和美感。

5.“听问题”,促思维

音乐欣赏教学不但要关注音乐,还要关注学生、关注方法,这样才能凸显音乐教学的音乐性。提高聆听的有效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抓住音乐中最为突出的元素,结合唱一唱、动一动,使聆听达到最佳效果,形成欣赏教学中的思维方式,储备欣赏的方法和能力。而问题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及乐曲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使欣赏课丰满而有趣,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将欣赏课的聆听做到充分、有效,将课堂教学做到极致。音乐的元素还有很多,理解音乐元素所表达的含义,用音乐元素串联起一个个问题,夯实欣赏基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突破一个个难点,聚焦学科思维的形成,发掘学科多元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童声学情预设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童声里的中国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夏 天(童声合唱)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浅析预设的应用
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