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施教,根植传统文化基因

2020-12-17江苏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精准文本教材

江苏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 红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大量传统文化的经典,成为中华儿女成长的不竭动力。童年是学生生命成长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相契合,教材中选入了大量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其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单元、不同课文之中,给学生阅读、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素材,并用最适切的传统文化资源浸润学生的生命底色。

一、精准解读教材,在凸显课程本质中精细施教

传统文化进入教材,几乎已经成为教科书编著的重要原则,这并不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创举,但过往没有哪一套教材将传统文化的比重放到如此之大,凸显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把握统编版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编写的特点和编者用意,精准解读传统文化承载的价值意图,理清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为精细教学明确方向。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由《纸的发明》《古诗三首》《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等内容组成,可谓是典型的传统文化单元,与这个单元“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这一人文要素形成匹配之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个单元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析语言之外,更需要落实单元资源中所散发出来的浓郁特色。有了这样的教材解读,就能为精细教学传统文化奠定根基。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赵州桥的构造特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以及传统节日等文化信息,将其与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着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有机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齐头并进的过程,过于偏向人文主题,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丧失。只有将其与语文训练有机融通,传统文化才能彰显出最大的效益。

二、把握实践认知,在聚焦审美特质中精准施教

上海师范大学著名教授王荣生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如果没有适切的教学内容,无论玩什么花招,树什么大旗,都无济于事。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内在的哲理也是深刻的,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契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原始经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从学情出发,精准发掘和遴选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能够理解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比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编入了南宋诗人雷震的《村晚》这首诗。如果教师仅仅将其看成是一首普通的古体诗,依照古诗教学的基本方法去教学,就不能敏锐地捕捉到这首诗中所蕴藏的丰富价值资源。事实上,这首诗蕴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方式,描写的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诗中有景、景中有人,人与景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而悠远的画面。如果从继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考量,这首诗就需要着力引导学生体悟人物和景色交相辉映所形成的优美画面。鉴于此,教师就可以运用对比手法,引出宋代另一位诗人张舜民所写的《村晚》后两句: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一个景中有人,一个景中带鸦,所形成的画面和意境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在对比交融的过程中意识到,雷震这首诗中描写了天真活泼的牧童,赋予了整个画面以生机和活力;而张舜民的这两句诗,在写景之中描写“寒鸦”,形成了一种萧瑟、荒凉和孤寂之感。教师再相机进行点拨:这两首诗创作的背景和用意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其高下优劣,最重要的是要能够从这两首诗中认识到景色与人物相融之后,所形成的画面之美,感受传统文化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念。

在这一案例中,之所以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主要就在于教师紧扣教材文本的载体,发掘了适切的教学内容,将语文教学从原本的文体论角度上升到对传统文化的关照上来,为学生提供了一套值得品味和思考的传统文化大餐,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认知渠道,在融合现代技术中精准施教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关注语言。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语言文字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文化变迁和发展的过程,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见证和载体,更是学生与经典传统文化接触的重要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明的产生、文化的传承,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字,语文教学更需要与时俱进,尝试运用现代手段来感知文化,形成多维度的信息吸收渠道。

还是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其中《纸的发明》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制造纸张的技术和发展过程,其顺序性和逻辑性都非常严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就可以将感知文本内容、梳理核心信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类似于这一类文本的教学,教师就不能完全局限在文本所传递的信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和了解纸张制造,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与整理,更好地落实文本的认知状态,利用文本中的感知信息,认识到在我国西汉时期人们如何用麻来造纸,以及东汉时代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让学生感受到纸张制造技术的发展,其实,这些就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浓缩。同时,教师还要紧扣文本中的相关语句,对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统整和内化。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众多的造纸技术中,为什么独有蔡伦的造纸术流传了下来,切实感受到造纸术的发明,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动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就摒弃现代文明技术,这两者并不是悖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需要借助现代文明手段,教师要善于架设多维化的认知空间和渠道,帮助学生更多维、更立体地关注课文内容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源,从而使学生多维度地感受、理解、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搭建实践平台,在推动知行合一中精准施教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谓是包罗万象,可以拆分成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分支,每一个分支都是一个项目化的资源。所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仅仅依托教科书中的一两篇课文是不够的,这也不符合语文教学开放、融通的理念。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从一篇向一类进发,从课内向课外进发,在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丰富认知,让学生在真切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感知与思考,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比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设置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其内容包括:(1)指导学生撰写习作,还原自己在家过传统节日的场景;(2)分享交流,展示活动成果。这一实践性活动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教师可以先淡化对习作内容和表达技法的讲解,而是推动学生参与到实践过程中,身体力行真实体验整个过程,学生们有的选择了中秋节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的场景;有的选择了除夕夜与家人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的场景;有的选择了大年初一,向家人拜年,互相祈福的场景……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再配以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氛围感染了学生,激活了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信息和感受,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习作就相机形成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提出:“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将知识和方法的讲授,完全依托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内心情感之中。语言表达需要技巧,但并不唯技巧。学生只有经历了真正的实践、形成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接触传统文化时,才能让传统文化走进自己的意识和心灵之中,才能使表达水到渠成。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少年生命成长的沃土,熏陶着每个学生的生命底色。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将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融入自己的生活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用精准施教,在学生的心田中根植传统文化的基因。

猜你喜欢

精准文本教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