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
2020-12-17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李 峰
传统的教学课堂比较死板,教师的主要责任是“讲授”,而学生只要负责“接受”知识就好,没有交流与互动,缺乏师生间的沟通,课堂气氛压抑,学生的思维很难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与素质教育要求严重不符,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将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首要目标。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类比思想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也是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数学知识是未来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任何一个数学知识都需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创造亲自动手体验的平台,深入揭示知识形成的本质,这个体验及揭示的过程也是渗透数学思想的过程,它能够让学生形成更好的思维方式,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中,教师运用转化的思想来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先将圆形平均剪成八份,然后进行拼接,通过观察发现:新图形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长方形和圆形的关系,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圆被分成16 份、32 份、64 份后再进行拼接的过程,经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后发现,随着分割份数的增加,拼接的图形和长方形越来越相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宽和圆的半径间的关系,学生通过测量二者的长度发现: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是相等的,接下来要计算圆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现在又找出了长方形与圆之间的关系,因此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很快就能推导出来。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充分了解和剖析教材,挖掘课本知识,运用数学类比思想,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数学思想,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数学假设思想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其他学科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它是将问题作为解决目标,在思考的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它不仅关心问题解决程度,更关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类比和假设等思维方式,并且要通过不断思考与探索将数学问题进行转化。因此,将数学思想渗透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一课中,有一道习题:学校组织一二年级的学生去春游,一年级去春游的人数为100 人,二年级去春游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 倍少20 人,两个年级一共多少人去春游?很多学生先计算出二年级去春游的人数是100×2-20=180 人,再计算总人数为100+180=280 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如果忽略少20 人,假设二年级去春游的人数是一年级的2 倍,那么两个年级人数共多少?学生纷纷举手回答:100 的3 倍,列算式为100×3=300 人。那么少20 人应该怎么计算呢?我们可以列算式:100×3-20=280 人。
上述案例,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学生解题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思维,而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思维能力,也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提升。
三、在复习小结过程中,渗透数学转化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复习和小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单元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对某一单元知识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它不仅是对已学知识的温习,更要思考新知识如何产生及如何应用,它是学生对知识总结和概括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过程,更是逐渐渗透数学思想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巩固数学知识。
例如,在对《体积的认识》进行单元复习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出了这样一道习题:长方体容器长15cm,宽10cm,水高8cm,现有一个西红柿,如何计算西红柿的体积?学生认为西红柿不规则,不易测量,没办法计算体积,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运用转化思想,将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在西红柿放入容器后,水一定会上升,升高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西红柿的体积。
上述案例,通过教师在复习中引入转化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运用了数学转化思想,让学生突破常规的公式解题,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了学习实效性。
总之,将数学思想通过课堂教学逐渐渗透,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发展目标,它可以使教材中的知识、问题得到巧妙处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