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的高中数学教学

2020-12-17新疆阜康市第一中学彭永飞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挡板以生为本个体

新疆阜康市第一中学 彭永飞

一、 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以生为本的重要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一切教学的展开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在教学中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把握好学生的学情,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说,高中数学综合性比较强,其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已经得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所以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发挥,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好教学的节奏。比如说,在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快要下课的几分钟,让学生去总结这节课所获得的知识,并回忆在学习中所存在的困惑,利用这几分钟时间或是讨论,或是对教师提问,都可以有效保障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实现,而在这几分钟里,学生的主体性也会得到有效的展现。

二、 注重教学问题的灵活性,加强师生沟通

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在很多时候,师生沟通是拉近“教与学”之间联系的关键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表现得更为主动,同时,教师也会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有效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沟通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沟通的“有效性”,最为合适的办法就是设计灵活的教学问题,通过问题的深入来实现师生沟通,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更为准确地了解学生动态,作为反馈去完善教学过程。

例如,设置如下问题:“现在有一些挡板,总计长度是一百米。商场搞活动,需要用这些挡板在广场围绕成400 平方米的面积,需要这些挡板的长、宽各多少?这些挡板能够围成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种问题需要学生建立函数模型。这时候可以组织分组讨论,在回答后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都会给出不少方案,对于学生给出的方案,教师都可以通过沟通与学生一起验证,而在沟通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会处于比较民主与和谐的状态,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不仅可以得到发散,同时也认识到了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现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成长的环境不同,他们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这也是他们个体差异性的主要显现。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应当得到有效的重视,教师针对学生在数学认知能力上的特点实现因材施教,并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发展。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说,高中数学知识不论是在教学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得到了提升,其对于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在传统教学中,不少高中数学教师大多为了追求教学的进度,会过于重视集体性的教育,在课堂上对于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会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也使得一些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本来就不出色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了挫败感,并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这也违背了“以生为本”的重要教育理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结合适当的教学手段,引导那些差异较大的学生。

高中的一些知识比初中难度大很多,比如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就非常明显,很多学生感到过于复杂,解题过程比较吃力,有些学生就会失去自信心,甚至放弃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例题,让学生够得着、听得懂、做得对。一步一步重拾信心,并借此机会鼓励学生面对困难要不畏险阻,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除了在备课的过程中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还应当要对学生实际的情况有所准备,并将其融入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案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多种选择的余地。除了例题,还有作业,也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有选择性地去布置,有针对性地去讲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构建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改变教学方法,寻找新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但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最科学的理念,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去教学,才能培养有能力的全面人才。

猜你喜欢

挡板以生为本个体
发明来自生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折叠加热挡板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拆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