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2-17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安东妮

小学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技术

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 安东妮

一、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现状

1.存在的问题

首先,写作训练忽视了学生内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小学语言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的系统和逻辑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读写能力更多地以写作知识为纲,从教学模式来看,低年级注重写语句,中年级注重写片段,而高年级则注重写完整的作文,阅读能力通过记叙文来提升,加入少量的应用文练习。这样的授课方式忽略了写作中的思维生成性,教学不仅是写作知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以及概括能力。

其次,教学方式缺乏内在训练。教学中,教师通过研读课文和模仿练习来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模仿练习局限在词、句以及相关联的环境之下,学者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获得文字的运用能力,从短期来看确实可以起到扩充词汇量和句型运用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机械僵化的训练。比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情感、思维以及价值取向等内在因素,这种僵化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压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最后,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作文口语表达的能力。我国曾经长期处于应试教育制度下,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偏弱。从语言能力来看,说和写都是信息输出方式,其中,说话更具有应变性,通过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际教学当中,作文教学忽视了口头作文的练习,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也影响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高年级读写能力培养策略

1.彰显阅读方法,积累写作经验

传统教学习惯默读,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头语言,是多感官共同参与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地加深印象。背诵是通过记忆念出识记过的文章语句,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情况下熟读而实现背诵。诵读和背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长期且合理适度的练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所以,中国古代将诵读作为蒙童学习的重要方式。当然,现代教学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传统诵读的优秀经验。在阅读课堂上,单纯的“听懂”,和“在教师引导下自己读懂”,两者有着天壤之别。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多地通过形象来认知世界,语文教学也应该具有形象性,借此触动学生的情感意志,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建立学生的语感,进而提升学生的基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学生理解课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阅读理解更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读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教师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带领学生用感情诵读,不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诵读不是僵化式朗读,而是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认真阅读至少应该做到三点,分别是目的、方法和感情。学生要带着问题,具有目的地读,让阅读成为思维发展的过程。在阅读中,教师要教学生从哪里思考,如何找到关键词句。在朗读中融入情感,体会作者想法,逐步加深对课堂的理解和认知。

总体来看,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一是培养学生爱读书,积累素材的习惯。教材中的课文是很好的读书材料,但是不能局限于教材,应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不断积累学生的文学素养。第二是做到会读书。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读懂文章,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看似读懂了文章,可是用笔来书写自己的阅读感受时却无从下笔,这说明学生需要在阅读学习中提升专注度,具有思考的习惯。阅读学习不是教师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学生能够自己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第三是培养精读和略读的能力。精读和略读都是阅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引导。

2.深挖读写资源,创立写作情景

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情景创设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语文教学获得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可是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最终的教学呈现还是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完成。

现代教育下,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读写训练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对学生的语言实践反倒会产生负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阅读和感悟文字。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通过语言来进行传授。可是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对教材当中描绘的风土人情、道德思想、时代背景等不熟悉,难以产生共鸣。这时阅读写作显然具有更大的难度,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将信息技术导入到教学中,为读写实践提供更大的助力。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情感的融入,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提升读写教学的效率。

可以说,信息技术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辅助工具。教师要意识到语文课程的基础特质,在实践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读写能力。

3.探寻阅读材料,实现写作迁移

实现读写一体化并不是传统的题海战术,而是使学生将对文本的感悟和个人的生活体验结合一起,获得更深的认知,将这种认知变成自己认知领域的知识。

在当前的小学低年级课本中有大量识字内容,到了中高年级课本词语以四字成语居多,生字量减少,从而实现学生自主识字用词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对照课本上的图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认识字词,通过图画更加形象地理解文本。另外,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为写作提供素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词组组合成句,将语句组合成为段落。其中,教材中的插图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插图的描绘比较简略,为师生的想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图画的作用,激发学生对于图画的想象能力,并结合图画形成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不同的文章有着不同的默写侧重点,文章详略得当可以展现更好的条理性,而留白可以给读者更多的思想拓展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留白,引导学生尝试丰富文章,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言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利用仿写提升学生的书面能力也是极其有效的手段,仿写不需要通篇模仿,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仿写中融入文章中的词句,延伸自己的阅读收获。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技术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Letter time 书 信 时 光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