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德育教育研究

2020-12-17江苏省常州市兰陵小学费丹露

小学时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美术德育课程

江苏省常州市兰陵小学 费丹露

美术教育是一门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陶冶学生身心,让学生尽情徜徉于线条和色彩的世界,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综合发展。美术教育为德育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载体,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对我国优秀文化进行弘扬的重要平台。美术德育教育要求将美术教学和德育教育进行深度整合,挖掘美术学科当中的人文精神,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小学美术教师要将德育教育作为一项核心内容,挖掘美术学科的德育教育优势,体现出美术学科的综合功用,积极践行立德树人。

一、小学美术德育内涵分析

德育是当代教育的重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当中进行德育渗透是狭义层面上的德育,其内涵在于对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以便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小学生可塑性强,正处在道德素质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抓好德育教育刻不容缓。在德育教育的实施当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道德素养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发挥学生成长道路上掌舵人的作用,更正学生错误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美育和德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陪伴一生的永久课题。小学美术德育教育指的是在美术教学当中加强德育渗透挖掘,并且利用好美术学科当中的德育素材,将美术课堂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运用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促进德育活动的开展,顺利达成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小学美术课堂渗透德育的优势

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关联密切,在美育教育的实施当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之所以能够在如今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当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因为美术教学拥有开展德育教育的诸多优势,这些优势条件能够极大程度上便利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学生美术素养的综合发展。首先,小学美术课程内容丰富,这为德育教育的落实提供了优势,也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美术学科内容丰富,不同的年龄段在课程内容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涉及花鸟、山水、人物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手工艺等不同的领域。美术课程内容丰富,在美术教学当中传递德育无疑拥有了凭借和宝贵的条件。其次,小学美术课程安排趣味性强,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动力,增加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渗透德育将会事半功倍。小学生对趣味性的学习要素非常向往,这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密切相关。在趣味性要素的支持之下,学生会在学习活动当中保持强烈热情,确保接下来的各项学习活动顺利开展。有了这样的条件,小学美术德育教育开展可以消除诸多阻碍,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小学美术课程形式多元,能够为德育渗透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保证德育知识的传播速度与广度。在小学美术课程实施当中,不同的课程形式,比如小组讨论、作品创作、评价互动、课后拓展等,都能够增加师生互动有效性,给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优良的辅助条件。

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1.联系鉴赏课程实施美术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规律,从基础着手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就是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鉴赏也是美术教学的首要步骤。在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除了可以教给学生作品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之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作品当中发现美,以便在今后的创作当中赋予作品灵魂。教师可以积极选取中外名作指导学生进行鉴赏及拓展学生的眼界,又为德育渗透降低难度。为保证学生在鉴赏活动当中受到德育熏陶,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鉴赏作品时既关注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的解析,又关注作品创作时代背景、作者所处环境、作品思想情感的剖析,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作品,掌握其中表达的哲理和抒发的情感。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顾恺之的《庐山图》时,教师可以引入古诗《望庐山瀑布》,让学生在诗画对比的过程中品味古诗营造的意境,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拓展美术教育内容,顺利完成德育渗透任务。

2.基于手工课程实施美术德育教育。手工课程是小学美术教育当中备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课程,同时这项课程也为美术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手工课上,学生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运用到诸多工具与材料,不单单可以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关心关爱和帮助他人的优良品格。在手工课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工具素材,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享受自由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在手工课教学环节,为了保证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模式,并要求学生收集生活当中的废旧物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让德育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在“美丽房子”的手工制作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当中收集一些废旧物品,比如纸盒、塑料杯、吸管等材料,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搭建房子。为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个小组要做好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准备工具,有的负责设计方案,有的负责加工制作,学生在分工协作当中彼此帮助共同进步,壮大集体力量,强化学生集体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让美术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3.结合美术教材实施美术德育教育。美术教材是小学美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工具,而且在小学美术教材当中有很多极具教育价值的课程内容,这些都能够降低美术德育的实施难度,增加学生参与美术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美术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挖掘,教师就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同时增强学生的德育认知。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中国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认真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画这一传统美术艺术的认识,让学生了解这种美术形式的悠久历史和承载的传统文化内容,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产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再如,在“保护水资源”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展示的有关于全球水资源现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价值和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在提高道德认知的同时,注意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

4.抓住重大节日实施美术德育教育。小学美术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能够只是依靠课堂教学和有限的课堂时间,否则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影响学生美术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在借助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理论素质的同时,还需要拓展实践平台,通过组织开展有效的美术实践活动延伸和拓展美术德育教育。抓住重大节日开展美术实践活动,可以为德育教育的推进落实创造良好条件,为德育活动的开展降低难度。比方说,很多小学生年龄小,还无法体会父母的艰辛,也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母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体现出美术学科的优势。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想日常生活当中妈妈会在家中做些什么,增强学生对母亲和母爱的认识,然后为学生播放和母爱相关的视频短片,展示母亲承受的痛苦和遇到的艰辛,让学生体会母亲抚养自己长大的辛苦。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怎样用美术形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恩,把美术学习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同学们感触颇深,创作出了各种作品,有的学生制作贺卡,有的学生给为母亲画一幅画,还有的学生制作手工艺品当作母亲节礼物。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契机加强德育渗透,保证美术德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在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美术德育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术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